唐朝的皇家禁卫军分为亲卫、勋卫和翊卫,通称三卫。开元年间,禁卫军中有一位姓李的官员,因为官职卑微而为人敦厚,平时人们都以李三卫来称呼他,时间久了,竟也忘了他原来的名字。
有一次,李三卫离开长安到青州办事,路经陕西境内的时候,在华岳庙前遇见一个衣着破旧寒酸的婢女。
婢女对三卫说道:“我家娘子想见见您。”说完,不等三卫问话,转身径直往前走了。
李三卫疑惑不解,也只有随着婢女走。没走多远,一位年少的妇人快步迎上来,婢女口称“娘子”,施礼后退下。
李三卫见妇人年纪大约十六、七岁,姿质超群,而脸色却十分苍白憔悴,并且面带凄楚之色。
妇人说道:“妾并非人类,乃是华岳大帝的三儿媳妇。我娘家远在北海,自从嫁到这儿以后,已经三年没有得到娘家的书信了。我的丈夫性情凶狠粗暴,欺我与娘家音信隔绝已久,经常虐待我。”说着,妇人已经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李三卫深为同情,边叹气边来回踱步搓手,只是遗憾自己一介凡夫,无力相救。
妇人强忍悲痛说道:“我听说您要到北海那边去,想托您捎一封信。如果能够送到,我父亲一定会给您丰厚的报酬。”
李三卫接过信,问道:“到了北海,我把信交给谁呢?我又不知道贵府在哪里。”
妇人回答:“您只要敲一敲海池边上的第二棵树,自然会有人出来接待。”妇人说罢,又再三叮咛嘱托,言辞恳切,随后就辞去了。
李三卫到达北海后,找到那棵树,用手轻敲,果然显现出一个朱漆大门,有仆人应声走出。
三卫把信交给他,不一会儿,仆人出来告诉三卫:“大王请您进去。”
李三卫跟随仆人进入府内,一眼便看见高堂上端坐着北海龙王。北海龙王头戴冠冕,身穿大红龙袍,左右有上千的侍女簇拥,十足的王家气派!
北海龙王见到三卫很高兴,说道:“我已经三年没有收到女儿的信了。”
龙王匆匆读过信后,勃然大怒,说道:“这奴才竟敢这样对待我儿,气煞我了!”
龙王立即召来两名大将,命令他们率五万精兵,于十五日西伐华岳,只可胜不许败。两名大将都是巨头大鼻,面目狰狞可怕,令李三卫不敢多看。
龙王派兵点将之后,命人取出两匹绢送给三卫。三卫原以为龙王会赠给自己奇珍异宝,结果只得到普普通通的两匹绢,嘴上不敢多言,心里不知埋怨了多少句,原来龙王也是小气鬼罢了!
龙王嘱咐三卫:“这两匹绢可以卖两万贯钱,千万不要轻易贱卖给人家了。”
李三卫闷闷不乐地出了龙王府,想亲眼验证一下北海龙王西伐华岳的事,就又回到了陕西境内。到了十五日那天,天色快黑的时候,李三卫远远看见东方的天空布满了黑云,缓缓向西浮动。
不一会儿,又从西方吹来一片云彩,和东方的黑云相接。天空中立刻电闪雷鸣,狂风大作,隐约能听见两军人马厮杀搏斗的声音。双方交战时间很长,到天明的时候,华山一带的山川都变成了红色以及焦黑之色。
李三卫看得心惊肉跳,慌忙离开了。
回到长安,三卫依照龙王的话,两匹绢要价两万贯。众人听说此事,非常诧异,继而纷纷讥笑他漫天要价。
没过几天,有一个骑白马的男子前来买李三卫的绢,十分爽快,立即付清两万贯钱,买下了绢。李三卫也吃惊不小,没想到果然有人肯出高价钱,就问他买这绢派什么用场。
那男子回答说:“您有所不知,渭川神的小女儿近日要出嫁,这两匹绢正好可以用来送礼。北海绢乃天下第一绢,这才不辱没我的身份,让渭川神轻看啊!”
李三卫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得到北海绢的。
后来,李三卫再一次路过华岳庙的时候,上次所遇见的婢女又来说道:“我家娘子前来谢恩。”
李三卫抬眼看去,只见一辆装饰华丽的车子缓缓而来。那妇人全然不是原来的憔悴模样,被十几个美丽侍女簇拥着,衣服光彩鲜丽,眼睛顾盼有神,几乎让三卫认不出来了。
妇人深施一礼,说道:“蒙您传信告知我父母,妾才得以脱离苦海。此恩此德,妾身永志不忘。不过,我丈夫因为您替我传书的缘故,十分怨恨您。他现在率领五百兵士,在前面的潼关列阵相候。您如果去了,肯定会蒙受灾难。”
兰卫又怕又急,赶忙揖拜求救。
妇人从容一笑,说道:“您不用怕,暂且回到长安。不久,大唐皇帝要东幸洛阳,您若是跟随载鼓的车辆,鬼神都畏惧鼓车,您也就安然无恙了。”
说完,妇人连同侍女以及车辆腾云而去。李三卫不敢前行,连夜赶回长安。
后来,唐玄宗果然东幸洛阳。三卫用钱买通掌管鼓车的人,随鼓车出了潼关,果真没有祸事发生。
参考资料《广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