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巴黎奥运会球拍被踩坏后,王楚钦的球拍再遭意外。5月19日下午,在2025年国际乒联多哈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混双1/16决赛中,中国选手王楚钦的球拍在赛前检测环节出现受损情况。20日,国际乒联表示,将继续深入调查球拍受损原因,并形成书面调查报告。同时,国际乒联表示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将进一步完善赛事组织和管理工作,加强对运动员装备的保护。(5月20日央视新闻)
王楚钦介绍,混双比赛进场时,就感觉球台上的球拍有些不对劲,后来发现海绵开裂了,交涉无果后只能拿副板出战。他提醒国际乒联,球拍是运动员最信赖的武器,希望他们在检测时能好好保护。
极目新闻:是否被动过手脚得说清楚
根据乒乓球比赛的规则,球员在比赛前要将球拍交给裁判,经专人检测球拍规格、平整度、覆盖层厚度等,合格后放入密封袋保存,赛前由裁判带到比赛球台。奇怪之处就在,王楚钦在赛后表示,那块球拍上午用来正常进行了单打比赛,下午混双赛前送检时是完好无损的,进场后发现海绵开了一部分。这里就存在矛盾之处了。裁判表示赛前的球拍检测没有问题,王楚钦称送检时是完好无损的,为何拿到手上,海绵与球板之间裂了一个口子?不少中国网友认为球拍被人故意动了手脚。哪怕是检测环节受损,检测人员负责任的话,为什么又将受损的球拍送到运动员手中?
当然,到底是何原因导致球拍受损还有待调查,是不是有人故意损坏球拍更不必急于得出结论。但更吊诡的是,巴黎奥运会混双夺冠后,王楚钦的球拍在混乱中被人踩断。这同样让人想问,为什么类似事件一再出现在王楚钦身上?
千龙网:暴露赛事组织管理上短板
根据王楚钦采访,此次球拍问题或与器材检测流程疏漏相关。运动员球拍接连出现问题,背后反映出的是赛事主办方细节管理上的短板。
正如王楚钦所言,球拍是运动员最珍贵最信赖的武器。当球拍频频出状况,不仅影响技术发挥,更影响运动员心理状态。当运动员不得不为“武器”分心,必然影响比赛正常发挥。高水平竞技场上,每一个环节都牵动着比赛的走向,而保障运动员装备的安全,本应是办赛工作的重中之重。无论是检测流程的不严谨,还是赛场管理的疏忽,都不应成为影响运动员正常比赛的因素。赛事主办方应从细节出发,坚持“以运动员为中心”,运动员团队也要充分做好备案,保障运动员的权益,让运动员专注赛场拼搏。
北京日报:国际乒联该认真反思了
一场乒乓球比赛,对选手而言最重要的就是球拍,还没等打呢,“武器”先废了,换谁都会在心态上有所波动。此次,王楚钦更换了备用拍完成比赛并获胜,可试问如果影响了比赛进程或结果,该由谁来承担这个责任呢?
如此“低级错误”令人震惊且愤怒。组织办赛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安全、专业,最核心的原则就是尊重运动员、维护运动员的权益。眼下,国际乒联需要认真调查每一个环节,而非强调“程序完整”。球拍究竟是哪个环节损坏的?其中有没有人为因素?后续采取何种措施完善?这些问题等待回应。往远了看,无论是球员发声,还是舆论抨击,最终目的都是推动乒乓球这项运动健康发展。希望相关方面以此事为契机,拿出应有的态度、做好该做的事,真正维护赛事公平公正。
(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本文(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版权归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本文,请后台联系取得授权,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同时注明来源正观新闻及原作者,并不得将本文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