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001
赛场上她是气场全开的“跨栏魔女”,不断招黑又硬刚黑粉,让100米栏成了她的个人秀场。
场下的她却常常抱着母亲痛哭流涕!连没有朋友都要伤心许久。
难以想象在遭遇全网黑时,她是怎么扛过来的!
吴艳妮的人生究竟是怎样的呢?她又为何会有这样的双面性格?
说起吴艳妮小时候,用她妈妈熊艳的话说,那就是个“多动症”的孩子,三岁半开始为了让她“静下来”,家人就带着她上各种兴趣班。
结果是学乐理她站几十分钟就打盹,弹钢琴踩坏了踏板,拨拉古筝弹断了一小半琴弦,气得老师找上了门。
赔了琴钱剩下的课自然没法继续,唯一能让她坚持下来的,是四肢都能舒展开的民族舞,而且还跳得挺好,每次表演都是领舞。
直到上学运动会成了这个活泼好动女孩的另一个舞台,从学前班到小学毕业,场场运动会她拿的都是第一名。
一次县运动会上,她在100米和800米比赛中都拿了冠军,一下就被资中县体校教练看中了。
虽然家里人对她从舞蹈转去竞技体育有些犹豫,但毕竟舞蹈等级考试已经通过,升学有了保障。
可妈妈以前也是运动员,深知这条路的辛苦,但孩子自己想试试,每天在操场上跑过来跑过去,比舞蹈有意思,孩子自己的兴趣,最终还是决定了方向。
天赋这东西盖不住,短短三个月试训,女儿进步就非常大,于是又被推荐给了成都华阳中学田径教练叶虎。
接受短跑系统训练两年,她一直是队里跑得最快的那一个,2012年她被保送去了北体,也正式主攻女子100米栏。
当时的她根本没接触过这个项目,教练带来了国家队的栏架,84厘米高,直接让她试跑。
她没打怵利索地跑了一圈,教练后来回忆说,她的速度和弹跳不是最顶尖的,但那股“不怯场”的劲儿太加分了,这是运动员在大赛中相当重要的心理素质。
后来她的名字开始频繁出现在国内女子100米栏的榜单上,到了2023年更是实现了质的飞跃。
而大家开始认识这位个性十足的姑娘,紧接着是8月在成都的大运会,主场作战的她更是爆发出了惊人的能量。
赛后她被记者团团围住,她自信地喊出了那句响亮的“咱们奥运见”,那一刻她彻底“出圈”,从体育圈火到了大街小巷。
其实她能有今天这份自信,张扬,甚至在大众面前能泰然自若展现自己的“人来疯”,离不开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的引导,就是她的妈妈。
其实她妈妈年轻时也是运动员,从小用一种非常独特的“反内耗”式教育方式,成为了女儿成长路上最坚实的后盾。
在@瑞私拜talk 的访谈中,妈妈回忆起女儿刚去北体上学那会儿,那是她第一次长时间离开家,从省队的环境来到新的集体。
妈妈说竞技体校有些女孩不爱跟女儿玩,吃饭,洗澡,训练,她都一个人,小姑娘感觉被孤立了特别郁闷,哭着给妈妈打了电话。
一般家长听到孩子这样,可能心疼得不行,或者急着分析原因找人求情,但她的反应非常独特。
没有觉得这是天大的坎儿,只是云淡风轻地开导女儿,说别人不理她就不理她,也没什么好哭的,妈妈可以和她当朋友也能聊天。
不是去强求融入,而是引导孩子接受现实,找到内心真正的连接,不为不属于自己的关系内耗,过了一个月女儿也慢慢在这个集体里找到了自己的朋友。
“这有什么的,又不要你命”,这句话简直是妈妈教育的精髓,女儿遇到挫折,遭遇坎儿,她总是用这种态度轻描淡写地引导。
有网友认为妈妈这样的教育太暖心了,教会女儿不怕孤单,妈妈就是最好的依靠。
这并不是说她不在乎,而是她教会女儿不要把一时的失利,不要让内心的情绪过度消耗自己。
抢跑了,没拿到成绩,遇到网暴,都可以用这句话来开解自己,这种教育方式让女儿从小就有了接受可能不被所有人喜欢的平常心。
不把孩子放在温室里,鼓励她去闯,去试错,去接受不完美的现实,同时又提供无条件的情感支持的,真的是很会教育孩子了。
而说回到吴艳妮,其实不管有妈妈的支持,让她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她小时候也有个偶像。
7岁那年她跟着外公一起看雅典奥运会,电视里中国大哥哥在跨栏赛道上飞驰,最终站上了最高领奖台。
虽然那时候对跨栏没概念,但她就觉得这个哥哥好厉害,能拿冠军,长大后她才知道,儿时看到的那个英雄就是中国田径的传奇刘翔。
成为运动员后,她把刘翔看做追赶的目标和学习的对象。
她用实力刷新成绩,回应质疑。
当然这份努力,大家也是尽收眼底,也有网友认为只要她也努力训练,脚踏实地,肯定能为国争光,总有一天会成为女版的刘翔,这话说得真的很鼓劲了。
不过实际上,想要实现这个目标,对她来说还有一段路要走,还记得2019年她离东京奥运会的参赛标准只差0.03秒,那一次的错过让参加奥运会的渴望更加笃定。
随后的俄勒冈世锦赛,世界纪录被刷新到12秒12,巴黎奥运会的门槛也随之提高到了12秒77。
压力摆在眼前但她从未松懈,不断冲击着自己的最好成绩,直到2023年成都大运会的赛场,她跑出了12秒76。
可走向奥运决赛的道路并不是坦途,大运会后的亚洲田径锦标赛,她出现了抢跑失误,没能完成比赛,伴随而来的就是巨大的讨论。
但她似乎总有办法消化这些,网友安慰和鼓励的话,让她特别暖心,经历了这些她变得更加成熟,更能理解关注度背后意味着什么。
她明白在赛场上,大家看到的是她光鲜亮丽,霸气十足的一面,但在赛场下,为了换来这几秒的爆发,她必须付出不为人知的低调汗水。
而他早前在人民日报的采访中,她再次强调了刘长春,刘翔,苏炳添这些前辈对她的影响。
她认为人有梦想和目标是最酷的,谈到退役她毫不犹豫地说,自己会“一直跑下去,直到跑不动为止”。
祝福她能够越跑越快,创造更多更好的成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