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俄乌双方积极备战之际,一位俄罗斯高级外交官却表示,莫斯科已经准备好和西方进行“正常对话”。
当地时间7日,俄罗斯外交部第二欧洲司司长谢尔盖·别利亚耶夫比在接受采访时强调,俄罗斯准备与“任何人,包括英国人、芬兰人、瑞典人”交谈,共同讨论使俄乌局势正常化、将风险降至最低的方法。
难道,俄罗斯这是打算“服软”了?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一来,俄方此前也支持对话沟通,只是拒绝与泽连斯基政府谈判罢了。
原因很简单,俄外交部部长拉夫罗夫在年初举行的年度新闻发布会上,便已公开强调:莫斯科“与泽连斯基无法进行谈判”,因为泽连斯基政府提出的要求太过离谱,比如要求俄方支持所谓的战争赔款等。
更重要的是,俄方认为“西方为乌克兰做了所有的决定”,泽连斯基政府已经沦为美西方的“傀儡”。既然如此,与其与乌克兰谈判,不如直接和西方谈判,这样才有效率。
二来,俄方愿意进行的是“正常对话”,不正常的对话当然不会接受。
何为不正常的对话?最直接的例子就是当初的“明斯克会谈”,莫斯科方面认为俄方在签署《明斯克协议》时,遭到了西方的欺骗。就连已经卸任的德国前总理默克尔也承认,当初推动“明斯克会谈”,是为了给乌克兰备战争取时间。
除此之外,莫斯科还想听些“新鲜内容”。别利亚耶夫表示,如果西方只是在谈判桌旁向俄方“宣读那些已经在公开场合发布的声明”,那么任何谈判都没有意义。
换言之,俄罗斯希望和西方来一场真正的对话,不要有太多的冠冕堂皇,也不要硬扯民主自由,直接将各自的条件和筹码摆在谈判桌上,提出各自的利益需求,并进行交换与媾和。
三来,对话虽然围绕着俄乌冲突,但俄方与西方的谈判绝不仅限于此。
单单讨论乌克兰局势,那对俄罗斯和欧美而言意义还不够大,莫斯科希望进行的是“安全保障谈判”,即谈判范围至少需要扩大至“欧洲-大西洋地区的安全体系”,以争取更实质性的和平。
当然了,俄罗斯与西方可以对话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去年9月发生的“北溪管道遭破坏事件”。
截止目前,西方仍不愿进行公开透明的调查,对俄方提出的所有建议和问题,西方要么不予以回答,要么就明确地说“不”。很显然,诸如此类的问题需要将真相公之于众,而不是可疑地隐瞒或拒绝沟通。
总之,俄方外交官的态度并没有体现所谓的“俄方服软”。相反,莫斯科这次喊话西方、寻求“正常对话”的背后,其实体现了俄罗斯的底气。
一方面,就连美国的盟友都承认,拒绝谈判的不是俄罗斯和乌克兰,而是西方。
日前,去年刚刚卸任的以色列前总理贝内特透露,他在担任以色列总理时,曾在俄乌冲突刚刚爆发的时候寻求调停冲突。当时,贝内特在普京和泽连斯基之间反复沟通,甚至得到了双方的承诺。
俄乌两国领导人都愿意做出让步,普京承诺“不会杀死泽连斯基”,甚至愿意放弃谋求对乌“去军事化”和“去纳粹化”,泽连斯基则愿意承诺乌克兰不会加入北约。
可在之后的谈判中,西方却决定“碾碎普京”,而不是促成停火。这一说法也印证了俄外长拉夫罗夫此前的指控,即“美国和英国的直接指使主宰了泽连斯基政府”,这才迫使基辅当局退出了谈判进程。
毋庸置疑,贝内特的证词戳破了西方虚伪的面具,真正阻碍谈判、拒绝停火、煽动战争的国家不是俄乌,而是英美。
另一方面,目前的俄乌战局其实对莫斯科有利,俄方自然更有底气提出新一轮谈判。
最新消息显示,俄乌围绕巴赫穆特的战争愈发激烈,从东面而来的俄军在南北方向颇有进展,正在朝着包围巴赫穆特的目标前进。在这其中,俄“瓦格纳”雇佣军出色地完成了先锋工作,试图配合俄军将巴赫穆特的乌军“包饺子”。
此外,据西方媒体报道,分别来自美国、波兰和格鲁吉亚的三只雇佣兵团已经先后宣布撤离乌克兰,显然是认为收益和代价不成正比。众所周知,这种雇佣兵一般只能打“顺风仗”,如果撤离就意味着他们并不看好乌军的处境。
总而言之,种种迹象表明,有关各方是时候重新坐下谈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