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通过平台看CBA联赛,两场比赛,一场广东对北控,一场青岛对宁波。实力相差悬殊,广东第三节已是97:62大比分领先,胜利之势不可逆转;而另一场比赛还有1分多钟,青岛已经99:65领先宁波。总之一句话索然无味。感觉现在的CBA已经变成了曹操军中的口令-“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呢?
CBA的比赛水平已大不如前
一是疫情影响下,联盟不会变通改变赛程。很多队连报名人员都凑不齐,6-8人轮换的就有平时的饮水机队员和还没康复的“伤病员”,有的队员人上场了,脚下都没有根,如何能保证赛事质量呢?不精彩的比赛又有谁爱看呢?
二是CBA联盟把转播权卖给了某平台,别说地方台,连央视体育台也看不到转播;不光是平时看不到球,连传统节日的冬至大战-广东对浙江的比赛都看不到,你说广大球迷能没有意见吗?有的球迷甚至不分青红皂白地骂央视,岂知央视根本无权传播呢?看不到球,対篮球的关注度势必会降低。而失去了广大球迷的关注,CBA发展的土壤还会那么有养分,那么可持续吗?最后谁受损?当然是也只能是中国篮球。
如今的球赛已不是所有球迷都能看到
三是篮协把中国篮球健康发展的经给念歪了。篮协高高在上,只负责打官腔和发号施令。哪有几条接地气的措施?很多关键场次裁判成为主角,甚至是最终胜负的决定者;执法尺度时紧时松,紧时体毛犯规,松时冲撞无罪。下封口令不允许对裁判员的判罚提出质疑,这是什么作风?太官僚了吧,为自己遮羞还是纵容裁判胡来?政令一刀切,全不顾各队的实际情况;赛后处罚双标,同样的问题,追款的结果完全不同。商业化严重,让最普及的运动项目与人民群众的观赛需要完全背离!
没有全国球迷的支持和关注,CBA能燃起来吗?
不知道篮协在想什么?但总之赞助商的利益要考虑,转播商的利盖要考虑,组织者的利益要考虑,自己的利益更要考虑。唯独全国球迷的利益不考虑或者不认真考虑。
现在篮协也抱怨自己的工作不被支持不被理解。
可他们知道吗?之前没职业化时和职业化初期,中国篮球能称霸亚洲能冲进世界前八,现在呢?亚洲第八。
他们知道吗?之前没职业化时和职业化初期,我们起码电视上不必花钱看球,也能看到自己喜欢球队的比赛,为什么现在说职业化更成熟了,广大球迷反而还看不到球了?难道职业化成不成功是以群众看不看到球为衡量标准,而且是看不到才是成功?
CBA该何去何从?
真不知道CBA该往哪儿发展?也不知道篮协要把中国篮球引向何方?但不管怎样,他们都应该知道:没有全国球迷的支持,中国篮球没有出路。舍全国球迷的本逐资本运营的末,不会有好结果!
大家觉得呢?
关注我,一起聊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