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乒坛“不老松”球友张国华
作者 谭爱平
我2017年退休后,与球友相约成立了一个海口夕阳“乐友”乒乓球队,其寓意为“以球为乐 以球交友”。五年来,交球友无数,但让我最难忘的是海南垦区乒坛74岁的“不老松”球友张国华。
初识张国华是在2016年海南省农垦海口老干部活动中心三楼乒乓球馆由海南农垦主办的全国农垦系统老年人乒乓球邀请赛上,当时由他领衔的“山里巴人”乒乓球队被特邀参加这次比赛,与全国农垦“省级”老年乒乓球队较量,虽然在小组赛获胜取得出线资格而最终未能取得名次,但他和他的队友们在赛场上不畏强手、敢打敢拼的精神和勇气,让我第一次对他有了深刻的印象。
2018年张国华(左)在海南琼海博鳌和世界乒乓冠军刘伟合影留念
熟悉张国华是我2017年退休以后,海口夕阳“乐友”乒乓球队成立之初,作为队长的我带领队友老王、老杨3人到当时的海南垦区东太农场东平片区与张国华任队长的“山里巴人”乒乓球队开展球技交流,得到张国华和他的队友们的热情接待和款待。这次活动我们两个球队之间除了交流球技外,张国华还热情地向我们介绍了“山里巴人”乒乓球队日常管理和开展活动的具体做法和经验,让我大开眼界,收获多多。
一个自行组织的乒乓球队,在没有任何部门拨给经费的情况下,活动能开展得如此好且长期坚持下来,给寂静的山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欢乐,成了一道山区靓丽的风景线。还曾多次代表农场、东平居参加农垦老年体协、琼海市举办的各种乒乓球赛事,陆续捧回金奖、银、铜奖,优胜奖、优秀奖。如今“山里巴人”球队的名声越来越大,慕名前来交流球技的球队越来越多。
这次球技交流回来之后,我便学习借鉴“山里巴人”乒乓球队的做法,扩大了“乐友”队队伍,吸收了3位女队员,自费购置配齐了两套有统一标识的球衣、球裤及球鞋。同时也初步制订出球队的日常活动和外出开展球技交流活动的具体办法等,其效果立竿见影。
此后,我们“乐友”队每年都要与“山里巴人”球队交流或他们邀请我们参加他们举办的乒乓球赛事等活动,而作为双方各自球队的队长,我与张国华自然联系也就比较多,对其也就逐渐熟悉了起来。
近两三年由于疫情影响,虽然我们两支球队之间面对面的球技交流减少了,但我与张国华之间的联系却有增无减。每逢节假日或疫情严重期间,打开微信时总能及时看到他温馨的问候和深情的祝福;每当“山里巴人”球队开展了活动或他有作品在报刊网站发表或其它好事喜事,他都会及时发送过来让我分享。有时他还会给我发送一些他家人活动的照片,由此我对他的家庭也就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张国华有一个美满幸福的大家庭,目前在琼海东平居住的只有他们夫妻俩人,妻子退休前是一名小学教师,心地善良,全力支持他的工作。两个女儿都工作生活在广州,一个外孙女曾留学英国,一个外孙男当兵。
我非常羡慕他的幸福大家庭也打心眼里为他高兴。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与张国华的接触越来越多,对他也就越来越了解和熟悉了,慢慢地从他身上我感悟到、学到了很多老前辈的那种精神和特质,并深深地教育和感动了我。归纳起来,张国华让我感动的有他的球品、文品和人品。
张国华手捧获奖奖杯留影
感动于他的球品
张国华自小与乒乓球结缘,六七岁开始打球,与乒乓球结缘己60多年,曾是当地"独霸"一方的老牌冠军,是德高望重的人物。他认为,球品是人在打球时表现出来的人品,是互动关系的一种具体化。好的人品,可以导致好的球品,从好的球品中,也可以推导出这人的人品不错。因此,张国华从不倚老卖老,非常注重球品,且球品极佳。与他打球是一种享受。因为他打球懂得照顾别人的感受,尊重对手。
记得我到他的东平居乒乓球馆第一次与他交手,首局他以较大的比分赢我之后,第二局便适当的放点球让我打,多打几个来回,竟然还有意让我赢了第二局。最终他3比2险胜。其实,我心里明白,我与他的球技还差一个档次,真正认真对打起来我不是他的对手,想赢一局都很困难,是他有意识地让我这个远道而来的球友输得体面一些,享受到比赛的乐趣。
后来据我观察,他与低手打球,不会拼命在那里杀球以显示自己水平很高,而是适当的放点球给别人打,多打两个来回,让对手也能享受到打球的乐趣,同时他也不会心不在焉、很不耐烦来打球,更不会高高在上,以师者的姿态评论或批评别人,而是在聊天或吃饭交流中给予对方恰当的指点。
与平手打球,因为对手水平与自己相当,他会全力以赴,在技术和战术上认真争取每一分每一球,做到胜不骄败不馁。赢球了不骄傲,夸赞对手打得好,表扬对手的特长;输球了输得起,不斤斤计较,不找理由,只会表示好好练球,吸取经验,争取下次再努力扳回来。
与高手打球,他会谦虚地主动地向高手请教咨询。每每有新队员加入,他总是耐心地给队员们传授如何接发球,巧打落点球,把握好关键的“那一分”球。还常常提醒队员,球不落地,没定格在“11分”,不管领先落后,都不能轻易放松和放弃,以他那仅有的“半桶水”,毫无保留地全“倒”给他们。
在张国华优良的球风影响下,“山里巴人”乒乓球队如今既有好的球技,更有好的球品,举手投足精神抖擞,经常给人们眼前一亮!特别是每逢集体活动或外出打球,队员们个个衣冠整洁,穿着有球队统一标识的服装,手握有档次又得心应手的球拍,脚穿名牌而舒适的“战靴”,是一支有战斗力、有凝聚力、有感召力、有良好精神风貌的球队。
“乐友”乒乓球队与“山里巴人”乒乓球队(张国华前排左一)交流球技后合影
感动于他的文品
生活中张国华,是个多才多艺的多面手。他爱好广泛,除了拿手的乒乓球外,写作、唱歌、跳舞、爬山、游泳样样都有一手。特别是写作,写得一手好文章。他所采写的稿件,绝大部分的人物、事件都是发生于身边或所在地。无论是春夏秋冬、无论是白天黑夜,只要有新闻线索、有写作题材,他就会在第一时间完成写作任务,写出真实感人的新闻作品或拍摄出饱含深情的图片,这是他内心深处对写作的真情流露。
“留心听、用心记,认准目标,深入采写”这是张国华多年来的写作方法,因而他的新闻作品,来源生活、符合实际,充满正能量,为大家所认可、所喜爱。比如,海南农垦创建60周年华诞,海南农垦总局举行一次盛大的男女团体、男女单打的乒乓球比赛。比赛经过3天的激烈角逐,排定座次后,他作为单位选派的参赛队员,也是一名义务宣传员,立即给国家级刊物《乒乓世界》杂志发去一则比赛简讯,此稿刊登于2011年第10期的《乒乓世界》上,使农垦的乒乓球活动得到一次宣传展示。
又如,他撰写的《山里巴人的乒乓情怀》《点燃乒乓火种 传递美好希望》《谱写人生“第二春”》淋漓尽致地写出了“山里巴人”对乒乓球的痴情与执着,先后在中国乒乓球协会、中国体育报业联合主办的《乒乓世界》杂志发表,当年轰动了整个山区,为点燃山区文体活动和老年体育活动的火种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据初步统计,仅退休后他采写的新闻稿件、文艺作品在各类报刊、网站就发表了250余篇次,并有多篇获奖。近日,张国华又把他从2014年至2021年8年间在海南农垦老体协主办的季刊《绿海夕阳》个人或与他人合作发表的50多篇稿件文章,约13万字,刊用的近100张相片,编辑印刷成书,免费赠送给“乐友”队队员和其他前来交流球技的球友,获得球友们的一致点赞!
多年来,张国华扎实的文字功底,被同行们所看好。2014被海南农垦老年体协主办的《绿海夕阳》杂志聘为特约记者;2015年被吸收为琼海市作家协会会员;2018年被《老年体育报》授予2017年度优秀通讯员称号,并被任命为该报驻海南新闻中心主任至今。
作者与张国华交流球技后合影
感动于他的人品
张国华不仅球品和文品是我学习的榜样,他的人品更是我学习的楷模。
他为人温柔敦厚,胸怀开阔,做事诚实,待人和蔼。几十年间,他以帮助他人为己任,并乐此不疲。早期人们经常找他帮忙写各种书信、合同、海报、广告、请帖等,他总是有求必应;邻居88岁的老妇王启英久病卧床、起居行走不方便,张国华就给她送一副崭新的不锈钢轮椅;一球友盖房少了购买材料钱,张国华和妻子一说,就借出6万元。
“山里巴人”乒乓球队成立之初,他自掏腰包精心布置球馆,出资3000多元,为30多位队员每人购买一个100多元的尼龙佩袋,还常常为来访球友比赛垫钱,购买茶水、饮料、就餐等,作为每月养老金较低的农场退休职工的他来说,这点让我特别的感动。
张国民乐于助人的品德,不仅体现在物质上,还体现在精神上。2020年我父亲过世对我打击很大,有很长一段时间心情郁闷无心写作,故也无任何作品发表。突然有一天他发来微信:“谭老师,您好!好久没拜读到您的美文了呀!您可多发些稿件到《海南老年》杂志呀。”同时还热情简要地向我介绍了该杂志用稿的基本情况。随后不久又发来了投稿邮箱、地址等。正是在他的热心鼓励和帮助下,半年后我首次在《海南老年》杂志2022年第1期发表了“我和我的乒乓球友”一文。这一好消息又是他第一时间发微信告知我的,让我这个发表过不少文章的老球友也激动了大半天。
张国华自上世纪60年代中进入海南农垦系统工作后,一直末离开过农垦直至退休。在整个海南垦区乒坛,可以说张国华可谓是无人不知,声名远赫,让人感动的事迹不胜枚举,得到他教诲和帮助的人也不胜其数,而我只是其中的一个。
感谢《丰融春秋》公众号提供的这样一个平台,让我有机会用朴素的语言述说多年来心中的这份感动。
2022年9月10日
作者简介:谭爱平,海南农垦人,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职业教育名师、全国十佳班主任等10余项国级省级荣誉。现任海南省农垦海口中专学校关工委主任和离退休职工党支部书记。担任关工委主任5年,深入班级义务讲座527场、爱心捐款6万余元。带领学校关工委打造出“让主题讲座在班级‘亮’起来”、“让主题教育读书活动在班级‘动’起来”、助力学校“帮困助学”、办好“四个讲堂”助力学生成长等工作品牌。2020年被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2021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2022年学校关工委被评为海南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