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讲个故事吧:
2020年1月,著名NBA球员科比·布莱恩特因飞机失事而去世。
一时间,NBA的球迷或非球迷都陷入了悲痛之中。
我的哥哥,也是科比的忠实球迷之一。
在看到这个热搜时,哥哥出人意料的很平静。
如同往常一样,吃饭,上课、睡觉。
好像完全不记得这个自年少时代起就钦佩的偶像。
即使哥哥的朋友们唾弃他是个“假粉丝”,他也毫不在乎,我行我素。
我当时不明白,直到后来偶然的一天,我读到了《局外人》这本书。
一个人对他所不了解的东西,总是会有一些夸张失真的想法。
小说的主人公默尔索,是一家普通公司的小职员。
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不清楚。养老院发来电报:“母逝。明日葬。此致。”等于什么都没说。兴许是昨天吧。
他向老板告假,去养老院办母亲的丧事。
他没有像其他来吊唁的人一样痛哭流涕,甚至想在母亲的棺材钱抽一根烟。
第二天,他遇见了之前的女同事玛丽,他们吃饭、看电影还一起回了家。
像往常那样。
直到,在那个海滩上,他开枪射杀了朋友的死对头——一个阿拉伯人。
于是,司法机构自以为正义的审批就此开始了。
妈妈的去世与开枪射杀阿拉伯人这件事被千方百计地联系在一起。
我的灵魂与我之间的距离如此遥远 而我的存在却如此真实。
很荒谬吧。
“抱着杀人犯的心理埋葬了自己的母亲。”
因为在母亲葬礼的时候没要表现出悲伤,仿佛无动于衷。
所以把一场正当的自我防卫,变成了蓄谋已久的谋杀 。
默尔索,成了一个冷酷无情、大逆不道的杀人犯。
法庭上的默尔索受千夫所指。
可他自己,却是一副无所谓的模样。
“Whatever”随便,他对这个世界莫不关心,连同自己的婚姻、工作、甚至于生命。
仿佛经历这一切的并不是他,而是一个局外人。
“因为我没有什么好说的,所以我不说话。”
即使被荒谬地判了死刑。
我体验到这个世界如此像我,如此友爱,我觉得我过去曾经是幸福的,我现在仍然是幸福的。为了把一切都做得完善,为了使我感到不那么孤独,我还希望处决我的那一天有很多人来观看,希望他们对我报以仇恨的喊叫声。
默尔索真的不爱自己的妈妈吗?
恐怕不是。
他只是,没有在人前表达出强烈悲伤的情绪。
才会显得那么格格不入。
不要先入为主的带着有色眼镜看人,未知全貌,不予置评。
1957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加缪《局外人》的颁奖词:
由于他重要的著作,在这著作中他以明察而热切的眼光照亮了我们这时代人类良心的种种问题。
相貌丑陋、言行粗鲁的人一定是恶人吗?
慈眉善目、温文尔雅的人一定是好人吗?
你不知道,那个总是对自己的狗大喊大叫的口是心非的老人,其实每天都有细心的替患有皮肤病的狗擦药。
你不知道,看似对偶像的离世无动于衷的哥哥,常常对着电脑桌面上那个抱着篮球的大个子发呆。
这个世界上,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不要带着有色眼镜看人,先入为主,有时一开始就是偏颇的。
写在最后: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希望你也能从书中获得不一样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