牺牲太大!美国59岁女宇航员被抬出舱,身体机能出现明显变化

时隔九个月,滞留在天空中的两位宇航员终于返回地球,并且成功落地。

所有人都为这一消息开心不已,然而,滞留在天空中的九个月,对宇航员身体的机能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因为长时间生活在失重环境下,59岁的女宇航员苏妮塔·威廉姆斯在落地后只能被抬出舱,而且身体机能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文本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文章, 部分细节存在艺术加工请注意甄别

让我们将时间倒回到2024年6月5日,这一天,美国宇航员苏妮塔·威廉姆斯与巴里·E·威尔莫尔肩负重任,乘坐波音公司的“星际客机”飞船——“卡利普索”号,踏上了为期8天的太空征程。

此次任务旨在执行“星际航班”的首次载人试飞,目的地为国际空间站,承载着航天领域的重大期望。

起初,一切按部就班,进展看似顺利,但好景不长,飞船接连暴露出诸多技术故障。

推进器突发故障,紧接着氦气泄漏等问题接踵而至,犹如一记记重锤,打破了原本平静的任务节奏。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状况,NASA迅速启动应急机制,任务控制中心的专家们争分夺秒,日夜不休地评估局势,全力寻求既能保障宇航员安全,又能解决飞船故障的最佳方案。

然而,问题的复杂性远超预期,故障解决时限始终悬而未决。

原本短暂的8天任务,无奈被迫延长,且何时结束变得难以预测。

随着时间的推移,宇航员们逐渐适应了这意外的“长驻”状态。

尽管是被迫滞留太空,他们依然坚守职责,全身心投入到各项任务中。

空间站设备的维护、科研实验的严谨实施、对外界数据的细致监测与分析,每一项工作都不容有丝毫差错。

然而,漫长而单调的工作难免让人产生烦闷情绪,为了缓解压力,苏妮塔找到了独特的消遣方式——观赏太空日落。

在漫长的九个月滞留期间,她几乎每隔几个小时就能目睹一次日落盛景,累计观赏次数不下四千六百次。

那绚烂的日落虽美,却也难以驱散她内心深处因长期滞留产生的烦闷与不知所措。

而且长期处于微重力环境,对他们的身体也造成了极大的挑战。

苏妮塔回到地面后坦言,经过数月滞留,自己身体机能明显衰退,灵活性大不如前,体重也大幅减少。

从之前流传于网络的照片中可以清晰看到,她面容愈发消瘦,肌肉也出现了萎缩迹象。

而比身体变化更煎熬的,是那一次次落空的返航计划。

原本预计短短几周就能返回地球,却因技术故障与复杂的安全评估,返航日期不断推迟。

波音公司“星际客机”飞船的推进系统问题,使得返航计划陷入僵局。

NASA与SpaceX紧急协调,经过慎重考虑,最终决定启用SpaceX的“龙”飞船来接应宇航员。

这一决定虽为救援带来希望,但也意味着宇航员们的归期再次延迟至2025年3月。

在漫长的等待中,宇航员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尽管他们努力克制,但内心的焦虑与无奈仍隐约可见。

终于,在历经多次波折后,2025年3月18日,苏妮·威廉姆斯、巴里·威尔莫尔,与同行的尼克·黑格、俄罗斯宇航员戈尔布诺夫,搭乘“龙”飞船结束了长达九个月的太空滞留,踏上归乡之路。

此次救援行动堪称SpaceX与NASA紧密合作的典范,SpaceX凭借“龙”飞船及“猎鹰9号”火箭强大的搭载能力,成功将宇航员从太空安全带回地球。

从国际空间站起飞后的17小时里,飞行过程危机四伏,充满未知挑战,好在,在3月18日下午,飞船在佛罗里达州附近海域成功降落。

那一刻,所有关注此次事件的人都长舒了一口气。

成功落地后,舱门缓缓打开,尼克·黑格面带微笑,率先挥手致意,随后戈尔布诺夫也顺利出舱。

最后露面的威廉姆斯和威尔莫尔,精神状态尚可,威尔莫尔笑着竖起大拇指,威廉姆斯也全程保持微笑。

然而,长时间的失重环境让他们的身体难以在短时间内适应地球重力,只能由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抬出船舱。

威廉姆斯在后续采访中透露,长期太空生活严重影响了她的基本活动能力,重新适应走路、坐下、躺下等日常动作,都变得异常艰难。

为全面评估宇航员身体状况,NASA安排他们返航后立即接受全方位体检。

医疗团队重点关注骨密度、肌肉强度、心血管功能等方面的变化。

而且长期太空驻留,宇航员不仅身体机能下降,还可能面临视力下降、免疫功能紊乱等健康风险。为此,他们将展开为期数周的重力适应训练,逐步找回在地球生活的感觉。

令人意外的是,除了关注宇航员身体状况,大众对他们的“加班费”也极为关心。

据悉,滞留太空的两位宇航员,年薪在125133-162672美元区间,而这多出来的280多天“加班费”仅1148美元,折合人民币约8300元。

消息一经披露,网友纷纷吐槽,认为如此微薄的加班费与他们所经历的漫长太空滞留极不匹配,实在有失公允。

追根溯源,此次宇航员身体出现问题的根源在于飞船故障。

这一事件深刻凸显了航天任务的高风险性,以及完善应急预案的紧迫性与重要性。

威尔莫尔和威廉姆斯因技术故障被迫延长停留时间,幸运的是NASA和SpaceX及时调整计划,才确保了他们的安全返回。

这次事件无疑为全球航天事业敲响了警钟,未来的航天任务,必须在技术研发上加大投入力度,从根本上降低故障发生概率。

对于推进器等关键设备,持续优化设计与制造工艺,提升其稳定性与可靠性刻不容缓。

同时,应急预案需进一步细化完善,不仅要能应对设备故障,更要充分考虑宇航员长期驻留太空时可能遭遇的各类突发健康状况,构建起快速有效的救援体系。

此外,宇航员保障机制也亟待革新,除了提高物质待遇,更要高度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在任务期间配备专业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抵御长期太空生活带来的巨大压力。

只有全方位提升航天任务的安全性与保障性,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才能更加坚实有力,减少宇航员们不必要的牺牲,让太空探索之路更加顺畅无阻。

参考资料:

1、滞留太空超9个月,美国女宇航员承认健康出问题 光明网 2025年3月19日发布

2、马斯克出手!滞留太空9个多月的2名美国宇航员,返回地球!女宇航员健康出问题 鲁中晨报 2025年3月19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