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不幸!美航天一天两次失利月球着陆器登月失利,星舰发射失利

黑色24小时

2025年3月7日,美国航天史写下灰暗一页。

凌晨1点31分,“直觉机器”公司的“雅典娜号”月球着陆器在月球南极触地瞬间倒立栽倒,太阳能板无法展开,科学仪器近乎瘫痪;7小时后,SpaceX“星舰”第八次试飞的二级火箭失控翻滚,炸成碎片坠入加勒比海。一天两次失利,美国航天从月球到近地轨道全线受挫。

“雅典娜号”登月失败:两年两次栽在同一坑里

“雅典娜号”是NASA商业月球有效载荷服务计划(CLPS)的明星项目,携带了钻探设备、质谱仪和日本Dymon公司的机器人,目标是在月球南极寻找水冰。然而着陆器倒立姿态导致90%的科学任务泡汤。更尴尬的是,这已是“直觉机器”公司两年内第二次因姿态问题失败——2024年的“奥德修斯号”同样断腿侧翻。

NASA的算盘落空了。商业合作本为降低探月成本,但两次失败让6250万美元投资打了水漂。公司CEO史蒂夫·阿尔特穆斯坦承:“股价一天暴跌20%,我们得重新评估技术路线。”

着陆腿设计缺陷是核心问题。月球南极地形复杂,着陆器需自主避障并调整姿态,但“直觉机器”的导航算法显然未通过实战考验。更讽刺的是,与“雅典娜号”同批发射的“奥丁”小行星探测器和“月球开拓者”轨道器也出现通信故障,三台探测器全军覆没。

星舰八飞失败:马斯克的烟花秀

SpaceX的“筷子夹火箭”技术第三次成功验证:一级助推器在发射8分钟后精准落回发射塔。但二级火箭的失控却让马斯克的脸面碎了一地。直播画面显示,二级火箭在太空中疯狂旋转,发动机多次异常关机,最终解体成流星雨。

星舰二级的可靠性已成顽疾。第七次试飞因燃料泄漏失败,第八次改进了发动机防火墙,却栽在姿态控制上。NASA阿尔忒弥斯计划协调员杰夫·雷德蒙直言:“星舰是载人登月的关键,但现在连无人试飞都过不了关。”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已介入调查,要求SpaceX提交事故报告。更尴尬的是,飞船残骸导致佛罗里达州4个机场停飞,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航班被迫改道。

对比视角:中国航天的稳健与美国的冒进

中国嫦娥五号月球采样返回任务成功率100%,背后是超万次地面模拟试验。而美国商业航天为压缩成本,跳过长周期验证,直接上马高风险任务。正如《航天国际》评论:“中国用十年磨一剑,美国企业却在赌概率。”

中国探月工程核心部件100%国产,而美国着陆器的导航芯片依赖进口。NASA监察长报告显示,阿尔忒弥斯计划超支40%,部分因外包部件质量失控。

行业反思

SpaceX用可回收火箭颠覆传统,但星舰连续八次失败暴露过度聚焦一级技术的战略失误;“直觉机器”的快速迭代则牺牲了系统冗余性。

NASA将53%的探月任务外包给私企,但CLPS计划成功率仅33%。航天政策专家约翰·洛格斯登警告:“商业合作不能替代国家主导的核心技术攻关。”

未来:星辰大海还要摔多少跟头?

马斯克宣布“4-6周内重启发射”,但星舰二级的技术黑洞短期内难填平;“直觉机器”的第三台着陆器仍在设计中,市场耐心已所剩无几。

中国正稳步推进2030年载人登月,而美国阿尔忒弥斯计划的载人时间表已从2025年推迟至2028年。月球开发的主导权,正在向东倾斜。

参考资料:

《黑色24小时!美国一天2起航天事故,雅典娜倒立登月,星舰解体爆炸》,中国航天网

《美国航天遭遇黑色星期五:月球着陆器再次翻车,星舰二级再次解体》,环球时报

《最新两连败!美国月球着陆器又侧翻,NASA被质疑:为啥中国能?》,科技日报

《美“星舰”第八次试飞失败 美航管局要求SpaceX展开调查》,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