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令之美·夏至|蝉始鸣,花似锦,山色映夏凉

“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夏至,又称“夏节”“夏至节”,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它通常在公历6月21日至22日交节。在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达到一年中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的浙江树人学院夏花绚烂,树木繁茂,绿茵渐浓,荷花盛开,充满夏日的韵味。

l 绿荫夏日长,校园景致新

“夏至到,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这一时节,天气普遍炎热,雨水充沛,万物繁茂。浙江树人学院景致更新,充满了青春的气息和大自然的芬芳。越湖里的荷花竞相开放,绿叶间点缀着粉嫩的花蕊,散发出阵阵清香。阳光洒在柳叶上,泛起金光点点;映在湖面上,闪着粼粼波光。野鸭在水中嬉戏,享受日光,悠然自得。

骄阳显得绿意更浓,树木的枝叶变得更加葱郁。教学楼旁,一排排高大的香樟树,为过路的师生遮蔽烈日。傍晚时分,夕阳西下,天空被染上橙红色,为校园镀上了金色的光辉。学生们三俩成群,或漫步在校园小径,听取蝉鸣,享受夏夜的晚风;或坐在草坪上,分享着一日的趣事。

严一凡制

l 夏至韵悠悠,习俗传千古

夏至是一个古老且有韵味的节气,不仅带来了炎炎夏日的热情,更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

在夏至这天,人们会举行庄重的“祭神祀祖”仪式。香烟袅袅,烛光摇曳间,家族成员们齐聚一堂,共同缅怀先人的功德,感受那份源远流长的家族情感。在南方的一些地区,人们还会举行盛大的龙舟比赛,“我的家乡每年都会在夏至左右赛龙舟,既锻炼了身体又增添了节日氛围。”来自浙江杭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11班杜金阳说道。而在北方,人们则更钟情于到河边纳凉,享受风的清凉,以消夏避伏。“在兰州,每逢夏至都酷暑难耐。我们便会选择到黄河边的茶摊子避暑,它几乎成了我们每年避暑首选之地。”来自甘肃兰州新闻学221班的李萌谈道。

在饮食上,还有“冬至饺子夏至面”食俗。面条象征着生活的顺遂与长久,因此人们会在夏至食用面条,感受面条的爽滑与汤汁的鲜美。“吃麦粽”是夏至时节的另一个独特习俗。麦粽选用新鲜的麦叶包裹糯米和其他食材制成,清香可口,寓意着丰收和吉祥。网络与新媒体(3+2)231班的杨昕柔来自浙江舟山,她介绍道:“每年的夏至我都会尝到家人亲手做的麦粽,这份香甜不仅仅是一种味蕾的享受,更是一种情感传递,用美食的方式感受与家人团聚的温馨,在我看来是最直接也最温暖的方式。”

严一凡制

l 夏至宜养心,迎考定无忧

今日夏至,盛夏将至。阳光热烈,万物繁茂。此刻不仅是养生的关键时节,更是树人学子们迎接期末考试的重要阶段。

夏至养生要注重饮食,应保持清淡,多吃瓜果蔬菜,以解暑热、养身心。生活作息宜规律,坚持早睡早起,蓄养精力,以顺应自然之道。同时,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燕麦、坚果等,能帮助我们稳定情绪,缓解压力。此外,运动也是情绪的调节剂,散步、慢跑、瑜伽等,都能让我们释放压力,回归宁静。

夏至不仅需要养生,更需养心。面对期末,情绪调节至关重要。保持积极心态,制定合理复习计划,有条不紊地备考至关重要。来自通信工程221班的陈菁华分享道:“当你感到压力时,深呼吸、听音乐或短暂休息都是我认为能够放松身心的不错选择”。

严一凡制

时逢夏至,一年过半。草长莺飞,黄鹂鸣唱,这是夏至时节的独有景致。蝉声阵阵的夏日时光,燥热浓淡相宜。在六月仲夏,每一位树人学子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感受传统、拥抱成长,以最佳状态迎接每一场考试,共同书写属于他们的夏日篇章。


文字:袁文苹 张婕

图片:严一凡

编辑:沈雅针

责编:叶怡铭

审核:曾晓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