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江苏南京多人聚集放生牛奶,危害有多大?背后暗藏什么秘密

随着年关将至,2023年已经到了最后一天了。不少人今年受大环境的影响,不仅没有挣到钱,还丢了工作,真可谓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不好的事情都聚集在一起了。一些善男信女人为了来年能顺风顺水,开启了一年一度的“放生”花招。

为何叫“放生”花招?主要由于放生的行为实在是太奇葩,比如将北极狐放生到沙漠中,把淡水鱼扔进海里等,甚至出现放生矿泉水、鳄雀鳝、鱼豆腐等行为,放生可谓是千奇百怪,引起不少网友的关注。近日在江苏南京的一个公园出现有人放生“牛奶”的行为。

据网友拍摄的视频显示,在江苏南京的一个公园内,大量善男信女在公园内将大量牛奶倒在河内。根据知情人透露,他们将整箱的牛奶倒在桶里,一起倒入河道内(倾倒的河道属于长江)。

在三名男生将牛奶倒入河内后,江面局部地方瞬间呈现乳白色,岸边的一些女性十分虔诚地说着什么。对此当地公园的管理人员表示,听说过这个事情,但是觉得不可思议,认为这种行为是不允许的,不允许这种行为发生。

有网友表示,“还不如直接放生钱”“孔子没看懂,孟子没看懂,老子也没看懂”“这样的就要抓起来罚款!并列严厉打击那些组织的人!捐给孤儿院不香吗?!”等等。那么,将大量牛奶倒入河道内的危害有多大?

奇葩的放生牛奶,危害有多大?

“放生牛奶”是今年出现最新的放生类型,相较于放生活体生物而言,放生牛奶短期内可能不会出现严重的危害,但是其行为潜藏着巨大危害,严重可威胁生态平衡。

第一、放生牛奶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牛奶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和糖分等有机物,当这些有机物进入水体后,会在水中分解,从而消耗水中的氧气。这种现象导致水体缺氧,对水中生物的生存造成严重威胁。

第二、放生牛奶中的有机物还可能成为细菌和藻类等微生物的养料,引发水体富营养化的现象。富营养化会导致水体中藻类过度生长,形成藻华,进而影响水质和生态平衡。藻华会使水体变得浑浊,阻碍光线的透入,影响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从而影响水中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第三、富营养化还会导致水体中的氧气浓度急剧下降,从而对水中生物造成窒息。这对于水中的鱼类和其他生物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可能会导致大量的生物死亡,破坏水体的生态平衡。

因此,放生牛奶对水体生态系统造成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为了保护水体环境,我们应该杜绝放生牛奶的行为,同时加强对于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共同保护我们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

大量牛奶倒入长江,或将破坏长江禁渔计划

长江作为我国的母亲河,横贯东西,孕育了4300多种水生生物,其中,长江全流域共分布有416种鱼类,其中纯淡水鱼类有362种,长江特有鱼类178种,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淡水鱼原种场。

长江是中国最重要的河流之一,拥有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白鱀豚、白鲟、中华鲟、长江鲟、长江江豚等12种国家重点保护水生生物在长江流域生息。其中,白鱀豚是世界上数量最为稀少的鲸类之一,令人惋惜的是,2007年,白鳍豚被宣布功能性灭绝。

为了挽救长江的生态环境,目前长江已正式实施了“十年禁渔”计划。这一举措的目的在于让长江灭绝的生物有望重新回归大自然,使长江的生物资源能够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这也是白鲟再次出现的最后一丝希望所在。

“十年禁渔”对长江的作用不可小觑。首先,它有望增加长江流域的生物种群数量;其次,扩大水生生物种群有利于长江流域水生系统的稳定;第三,大量生物种群的出现有望净化长江流域的水质;最后,这一举措有利于大型生物种群的栖息生活。

因此,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对中国乃至全球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十年禁渔”计划,我们有望见证长江生态环境的恢复,为后代留下更为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也为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然而,在我国江苏南京出现大量年轻人在长江流域出现放生“牛奶”的行为,破坏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影响了我国长江禁渔的计划,严重甚至可能破坏“长江禁渔十年”计划。

总结

长江内“放生”牛奶,不一定是喂鱼而是对鱼类的天敌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大量繁殖,可以导致生态破坏。

最后,呼吁放生前一定要做好攻略,切勿做违背自然法则的事情,让“无知”的你成为千古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