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桉树成为白头叶猴新食物,我们还要说桉树有毒吗?

近日,广西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板利片区子母山山脚监测发现,桉树被白头叶猴猴群采食。据观察,白头叶猴采食的桉树品种为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林木起源为人工种植,树龄约8年。被采食部分包括树皮、树枝、树叶。

我们知道,桉树树叶是澳大利亚树袋熊的主要食物,而世界濒危、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白头叶猴也被发现采食尾巨桉,再一次证明了桉树并非有毒树。

广西引种桉树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如今的种植面积高达4550万亩,超过全国数量过半,每年生产木材超过3000万立方米,妥妥的广西第一用材林树种。

然而,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桉树一直备受争议,各种各样或真或假的传言层出不穷,其中尤以“桉树有毒”最受关注,毕竟桉树在广西无处不在,随处可见,早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尽管官方部门曾多次澄清、辟谣,但仍无法平息传言,且还有越来越激烈之势。

还记得,网上曾流传过一起所谓的“桉毒”事件,发生在2014年5月24日。广西上林县西燕镇拉欧庄村民卢某出现腹痛、腹泻、头晕等中毒现象,当时很多人都认为是桉树的毒水渗入水窖所致。后经调查,查明是他给自家的桉树施放了一种名为“呋喃丹”的剧毒农药,因为下雨农药渗入了自家的水窖中,导致他发生中毒。

那只是一个剧毒农药残留事件,完完全全与桉树无关。传言四起的原因,无非是背后的利益博弈,还有就是无处不在的红眼病所致。

树袋熊喜食桉树树叶,白头叶猴也以桉树树皮、树枝、树叶为食,虽然人与动物之间有差异,但动物食用桉树足以证明桉树没有毒性,如果硬说桉树有毒,那岂不是给桉树扣上莫须有的罪名。

其实,桉树树叶可供药用,其药性平、辛、苦,具有清热解毒、杀虫止痒、收敛生肌等功效,可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肺炎、咳嗽、上呼吸道感染及皮肤疾病等。民间的应用简单又方便,比如桉树叶煮水喝来预防流行感冒,桉树叶煮水洗澡来缓解肌肉疲劳等。

上世纪60年代,广西某地流行麻疹及感冒、脑膜炎,当地政府要求村民用桉树叶煮水,大碗饮用。还有网友回忆道,他在读中学的时候,有一粉店老板用桉树叶煮水当茶喝,他和同学几乎天天都喝,从来没有什么不良反应。

既然桉树没有毒性,桉树为什么会给人有毒的错觉呢?原因就是那桉树独有的桉树油。

桉树含有桉树油,会散发出类似樟脑和冰片的强烈气味。这种刺激性气味有人觉得香,也有人觉得臭,对这种气味过敏的人会认为其有毒。

人类对气味的敏感度、喜好度各有不同,就如有人独爱榴莲、有人望而却步一样,如果单单凭桉树油的气味断言其有毒,岂不是想当然了!

那么,桉树油是什么样的东西呢?

桉树油为无色至淡黄色液体,可通过桉树叶、枝经蒸汽蒸馏而获得,其主要成分是桉树脑,一般含量达70%-90%,并含少量的醛和萜烯等,因具有良好的杀菌特性,因此经常作为化工原料,用于止咳剂、漱口水、牙膏、牙粉、除臭剂和其他个人卫生用品。

还有一点,就是桉树油有驱蚊的功效。桉树引种之初,大多种植于庭院之中或者房前屋后,除了观赏之外,驱蚊也是一个考量。

最新发现了白头叶猴可以桉树为食,也再次证明了桉树无毒,我们知道这仍无法平息“桉树有毒”的传言,肯定有人又会反问:怎么不去桉树林区里体验一下?

国有林场一直是广西桉树发展的先锋,特别是自治区直属的国有林场遍植桉树,而林场职工长年累月生活、工作在桉树包围之中,也没有体验到传说中桉树所谓的毒副作用,比如东门林场、高峰林场、钦廉林场等,他们大规模种植桉树30多年,也没听说过有职工受到此类毒害。

我们可以理性思考一下:在长达100多年的引种历史中,从未见过桉树有毒的研究报告,也从未见过桉树有毒的真实报道,这又是为什么呢?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凡事具有多面性。出发点不同,对桉树的评价也就不同,不奢求一千个同样的评价,但评价之前,做一些客观的了解和理性的思考,我们就不会轻易一棒子把桉树打死。键盘侠容易做,但我们不要做了某些人帮凶。

存在就有其合理性。广西桉树能够短时间内广泛种植,取得令人咋舌的成就,肯定有着巨大的理由。

想想,多想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