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二十余省的省考的日子。求学二十余载,终于有一场考试给我,是为了工作,不再是为求学。
坐在曾承载过我六年时光(三年初中、三年高中)的母校,看着曾经熟悉如今有些陌生的一草一木,我心中百感交集。
初遇母校,是在2008年。彼时的我还只是一个刚刚从乡下来到城里的黄毛丫头。十来岁的年纪,根本不懂什么叫未来、什么叫理想、什么叫爱情。只知道眼前有什么好吃、之后有什么好玩。当时的我就像是进城之后的陈奂生,看什么都新奇、做什么都要掂量掂量价格。直到我的父母和我说想进这里的初中,还有个分班考试。只有当考试成绩达到校线我才有机会留在这所城市。
当时的我十二岁,那时候哪里懂什么“改变命运”的高深话术。只不过说有考试,那就去吧。我现在还记得那时候孤身前往考场,坐在一个教室的最后一排,监考老师在我身后坐着,她翘起来的二郎腿总是时不时进入我的视线。我记得如此清楚,是因为,那是我和母校的第一次会面。
考试之后是漫长的等待。三天之后的一个下午,父母和我去到学校。领导说,榜上有名就是被录取了。北广场上,人特别多,大家挤着争相向前,熙熙攘攘、摩肩接踵、吵吵闹闹。我屏住呼吸耐着性子在一张一张的红纸上寻找我的名字。终于我看见了。等我从人群挤出来,我才看见妈妈微湿的眼眶以及举出的大拇指。榜上有名,意味着农村娃娃终于可以在城市读书了。
这是我记忆中,第一次知道成绩原来可以决定我的人生去向。
在那之后就是中考、高考、考研、考公……人生也像是在流水线上。我被催促着长大,又被推着向前。每一场考试的身后,都有父母满含期待的眼光跟随者我进入考场。那些期待,后来也都落在了实处。尽管过程艰辛异常。中考也是在母校。在某个三楼靠窗第一个位置,后来那间教室成了“340”,我高一语文老师当班主任的那个班。如此凑巧,我是语文课代表,我将这种神奇的相遇叫做缘分。高考两次,第一次在另一所高中,那所高中的色调有点暗,我在它的楼梯间走着,一不小心撞到了玻璃。第一次高考发挥失常。第二次,我又回来了母校。这次的座位在第二排中间位置。左上方是高补中心的同学。熟悉的教室、熟悉的同学,这次我没有再失常。考研两次。第一次在大学校园。第二次在母校。位置在北楼二楼某间教室靠门第三排第四个座位。那天的晚霞很好。我也如愿开始了后来这三年。我一度认为我的考试生涯就要结束了。没想到,人生这场考试,才刚刚开始。
研究生第三年。想想这一路,我亦走过很多弯路。那时,是陷在情绪中的我无法自救;是处在自我拉扯状态下的我迷茫无助;是用更深的痛刺激痛苦状态下的我清醒……这一路,得到一些、失去一些,终于学会释怀一点。
今天在考场上,下午四点半,听见那句熟悉的“考试终了”,也有一丝如释重负。结果好坏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交上了一份属于自己的答卷。
宇宙的尽头是编制吗?我很想告诉自己说,“不是。”因为我理想中的宇宙的尽头,是一个淡然的、豁达的、快乐的自己。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只想成为一个快乐的大人。但是,我看到那么多人追逐在“名利场”上,我又会怀疑,这漫漫一生,难道就要在同辈压力之中混沌度日吗?
2023年2月25日的这一场考试,标志着我即将从学生转变为社畜,也意味着,从此之后,我也要为了碎银几两奔波劳苦。体制内外其实并无差别,活着,就是要劳动。
最后,我还想重复一遍,我认为,宇宙的尽头是一个快乐明媚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