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每当夜幕降临,那里又会发生什么?
“朱诺”探测器拍摄的木卫二表面。遍布整个画面的细小亮点,是木星强辐射环境中的高能粒子击打传感器产生的“噪点”。NASA / JPL-Caltech / SwRI
“朱诺”木星探测器近日传回了一张细节极为丰富的木卫二(Europa,欧罗巴)表面照片。
照片拍摄的冰面宽150千米,长200千米,展现了许多交错的冰脊和沟槽。木卫二冰面上还有一些奇怪的特征,比如右下方的音符状斑块,可能是从木卫二内部海洋涌出的物质。
照片是“朱诺”9月29日近距离飞掠木卫二的过程中拍摄的,当时它的飞行速度高达每秒24千米,距离木卫二冰面只有412千米。其拍摄的照片分辨率达到了每像素256至340米。
拍摄这张照片的并不是著名的“朱诺相机”,而是用来感知和维持探测器姿态的“恒星参考单元相机”。该相机通过拍摄星空,用恒星的位置来确定探测器的方位。但在这次飞掠过程中,它被当成了科研设备,拍摄了这张黑白照片。
有意思的是,这张照片是在黑暗中拍摄的。当时照片所摄区域正是夜晚,唯一的光源是木星云顶反射的太阳光。而弱光拍摄正是“恒星参考单元相机”所擅长的。此前它还拍摄过木星昏暗的环,以及木星大气层中的浅层闪电。能够拍到这张照片,也说明木星的反射光有多强。
木卫二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卫星,科学家怀疑其内部的海洋中可能存在生物,至少是微生物。虽然在暴露于木星周边强辐射环境中的木卫二冰面,存在生物的可能性似乎不大。但谁知道每当夜幕降临,“欧罗巴”星球的表面又会发生什么呢?
“朱诺”探测器在同一次飞掠过程中拍摄的比较完整的木卫二照片。这张照片拍摄的是木卫二的日照面。经过处理后其细节的丰富程度同样惊人。NASA / JPL-Caltech / SwRI / MSSS / Björn Jónsson
处理前(左)后(右)照片细节对比。NASA / JPL-Caltech / SwRI / MSSS / Navaneeth Krishnan
参考
NASA’s Juno Gets Highest-Resolution Close-Up of Jupiter’s Moon Europa
https://www.jpl.nasa.gov/news/nasas-juno-gets-highest-resolution-close-up-of-jupiters-moon-euro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