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虱子的起源——非洲鸟传兽,兽传人

张爱玲说——“生活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

虱子,是一类昆虫的通称,包含近5000种无翅寄生昆虫。它们是专性寄生虫,生活在温血宿主(鸟类和哺乳动物)的毛发或羽毛中。

人也有毛,躲不开虱子的侵扰;而没毛的穿山甲就完全不长虱子。

嚼&吸

直到上个世纪,虱子在人类社会中依然无处不在。即使是今天,有些地方的人依然会受到滋扰。

虱子从行为上大致分两类——“嚼”虱,以皮肤和碎屑为食,“吸”虱则刺穿宿主的皮肤,以血液和其他分泌物为食。这两种虱子都以哺乳动物为食,但吸虱是哺乳动物独有的,换句话说,鸟儿从不挨咬。

许多虱子是特定于单一宿主物种的,并与之共同进化。并且,它们只生活在身体的特定部位,随着它们生活的小“世界”一起运转。

向别的动物身上移居的行为,在虱子的世界中堪称哥伦布式的伟大征途。

虱子的起源

根据一项新的研究,第一只居住在哺乳动物身上的虱子很可能是从鸟类身上来的。该研究发表在《自然生态学与进化》杂志上,比较了虱子及其哺乳动物宿主的基因组和家谱。

研究者找到了基因上的证据——几千万年前,出现了宿主跳跃事件,由此开始了哺乳动物和虱子之间的共同进化,剪不断的联系。

蹄兔,非洲兽总目一员

所有主要哺乳动物身上的虱子群体,包括人类身上虱子,均起源于非洲兽总目的共同祖先。非洲兽总目是一组主要分布于非洲的哺乳动物,包括蹄兔、大象、象鼩等。

从鸟搬到非洲哺乳动物身上后,这些虱子适应了新世界,并通过宿主转换过程,继续在其他主要哺乳动物群体中安居乐业。

非洲的人类祖先干了些什么好事?

按近代曾经的观点,虱子不会从鸟类身上转移到哺乳动物身上。

这项新研究证实了:一旦鸟身上的虱子学会了如何以哺乳动物为食,它们就可以更容易地从一个哺乳动物物种跳到另一个物种,而且可能有更多的机会这样做。

接下来就是——鸟传兽,兽传兽,兽传人,人传人。

顺带一提,根据2007年出版的《类人猿灵长类虱子的进化史》:人类身上的头虱和体虱与黑猩猩的虱子有共同祖先;而阴虱大猩猩身上的虱子有共同祖先......

这,非洲祖先都干了些什么好事......

写在最后

如果你的生活中每日和动物为伍,记得注意清洗。说不定哪天,它们身上的虱子觉得你味道不错,就搬家住过来了呢。

最后,万一你真的面对了虱子侵扰——头虱的话,梳子可以去掉虫、虫卵、药效、或寻常的洗发水也能起到控制作用,最不济,剃个光头,虱子就不会搬过来了。阴虱同理。

而体虱则像文章开头张爱玲所说,是住在衣服上的,好好洗洗,大不了一把火烧了......

作者感谢你的关注(¬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