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味”相投,才能做朋友

作者 | 陈之涵来源 | 科技宣传文化资源库

莫名对一个素未谋面的人感到亲近?恭喜你,你很可能一见钟情、坠入爱河了。

什么?你是异性恋,此人与你性别相同?那你应该只是遇上了“气味”相投的好朋友。

一项6月24日发表于《科学进展》的研究指出,气味,可能是突如其来的好感之源……

好朋友,闻着差不多

亲密的朋友,连体味都一样?这是真的。

此次,科学家邀请20对密友参与实验。受试者年龄在22岁至39岁之间,性别相同。他们声称自己曾与好友一见如故,在还未交换个人信息前,就下定决心和对方发展友谊。

实验期间,受试者都严格遵守“气味管控”协议。他们不沾辛辣食物,远离宠物或伴侣,穿上干净的棉质T恤休息6小时。

随后,作为体味载体的T恤被研究人员一并收集,送入一种“电子鼻”智能设备中进行分子组成分析。同时,为保证结果准确,研究者还将T恤两两分组(可能来自亲密朋友,也可能随机分配),并额外邀请25名志愿者“人工辨味”。

结果,不论机器还是人类,都不约而同地准确识别出:密友的T恤气味十分相似,而陌生人的T恤气味则“天差地别”。

要交友,先对“味”

通过以上实验,研究者确定,气味与交友息息相关。

但具体是友谊塑造气味?还是气味激发友谊?他们并不确定(比如,朋友间相似的生活习惯,相似的饮食爱好,也可能令二者体味相近)。

为厘清二者间的因果关系,研究者重新招募了一批互不相识的志愿者,开展了另一项名为“镜子游戏”的测试——游戏要求志愿者两两配对,在无言语交流的前提下模仿对方的动作。

测试结束后,研究者又邀请他们参与好感度调查。结果显示,1/3的志愿者与搭档在完成测试后互有好感,并表示期待与对方多多见面。研究者发现,这些人的气味分子同样展现出高度相似性。

而表示相互“无感”的志愿者,其体味的相似度也较低,甚至称得上“毫不相干”。

“借助气味相似性分析,我们最终成功预测了77%的志愿者是否合拍,对不合拍者的预测准确率也达到68%。”研究者表示。“更重要的是,气味越相似的人,对对方的满意度就越高,也更默契、更能相互理解。”

“闻香识友”是什么原理?

在非人哺乳动物中,“气味”是重要的社交工具,很多动物靠它分清敌友。

但在人类社交场合中,“互相靠近闻来闻去”并不文雅。所以平时,“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主要仰仗语言,嗅觉的重要性也自然被削弱了。”这也是“气味”的社交作用一直被严重低估的重要原因。

此次的研究证明,在“闻味识友”这件事儿上,人类与动物并无不同——“气味”相投(体味相似),才更可能成为朋友。

研究者推测,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大脑已经适应自己散发的气味,不易对与之如出一辙的气味产生恐惧。相反,当散发着陌生体味的陌生人接近时,大脑不得不提高警惕,作为“恐惧中心”的杏仁核顺带被激活,引发一系列负面情绪。

这或许也能解释为何你与密友相处时,总是身心舒畅。

不信?快让好闺蜜or好基友交出ta的汗衫。

参考文献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bn0154

https://phys.org/news/2022-06-friends-people-drawn.html

往期精彩回顾

|你避之不及的螨虫,或将与人类融为一体……

|Nature:重磅!人在睡觉时癌细胞会加速转移

|两名试车员身亡!蔚来汽车两次回应贴皆否认与车辆有关

|破纪录!最古老的肚脐,居然来自……

-扫码阅读更多科学家的故事-

科技发展的背后离不开科技工作者的奉献

阅读“科技工作者”

点分享

点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