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独占了万有引力的成果,还不足以解除对胡克的恨,当他于1703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的主席,就下令在皇家学会除去所有的胡克的肖像。所以当时英国许多著名的科学家中就是胡克的肖像没有流传下来。牛顿活了80岁,但他40年用于科学研究,另外40年他居然沉迷于神学。他用许多“科学现象”来证明上帝的存在,甚至在研究地球有多少岁时,他居然用《圣经》推算出6000年。这样鲜明的对比,很难让人们把这些事与这个科学巨人联系起来。
凿壁偷光的匡衡,其并不聪明,科举考试更是多次未中第。但其为人比较精明。中了最后一等后,靠着为人的精明劲,官至丞相。有人说匡衡官至在想后开始贪污受贿,与奸臣同流合污,新皇帝即位后就算计同为奸臣的石显;有人说,他只是在避其锋芒,待新皇帝即位后即成功弹劾奸臣石显。但不可否认的是,匡衡确实是贪污了一些土地。至于匡衡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需要大家自己去探究了。
很多历史人物的真实人生,其实我们都不甚了解。很多情况下,我们所了解的一个人,都是具有片面性的,不真实的。
当我们看到一个历史人物的故事时,他可能只是一个轶闻,不一定真实。就算是史书也有可能是假的,毕竟作者也是有立场的。
这就跟学习一样,不要盲信、盲从。多方面了解,归于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