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胀看病确诊食管癌!无症状的食管早癌能提前N年发现?全靠两样


食管癌是全世界死亡率第六高的癌症,在中国发病率也较高。因为食道黏膜的神经少,不容易产生疼痛或不适,所以早期的食管癌通常没有任何症状。食管癌在发现时,多数都是中晚期了。病人一般是因为无法吞下食物才察觉到异常,此时病情已经很严重。提高食管癌治愈率的有效手段仍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近日,55岁的裴女士因腹胀到九龙坡区第二人民医院消化疾病中心就诊,本院内镜中心主任樊丽琳博士亲自为裴女士做了消化道检查。樊博士是原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内科学(消化系病)博士,尤其在消化系统内镜检查和诊断领域经验丰富、技术精湛。

检查时,樊博士敏锐地发现在距门齿约30cm处有多处片状发红,于是将内窥镜切换至BLI模式下放大观察,查见食管黏膜发红处IPCL增粗,扭曲,有癌变可能。当即征得患者同意后镜下取样活检。活检结果考虑为食管早癌,随即予以内镜下微创切除治疗,证实为食管早癌,行治愈性切除,现已出院随访中。

在本次裴女士食管早癌治疗的成功,两个因素缺一不可。樊丽琳博士在消化系统内镜检查和诊断领域丰富的经验、精湛的技术至关重要九龙坡区第二人民医院新引进的奥林巴斯290电子胃肠镜系统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奥林巴斯290电子胃肠镜系统被誉为“消化道保护神”,它采用最新的光学数字技术,能够更加清晰、仔细地观察消化道内壁的微小组织和隐藏病变,帮助医生准确、迅速地发现病灶,可以极大提高早期胃肠癌症筛查的阳性活检率,开启了内科诊疗新“镜”界,提升了对于早期消化道癌症的诊疗能力。

樊博士表示裴女士是幸运的,能这么早发现和治疗。在现代医疗条件下,早期消化道癌症患者如果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手术,治愈效果是很好的,5年存活率可以超过95%,而一旦拖延到中晚期,治愈几率将大大降低。

因此,我们建议有条件的市民体检时千万不要忘记消化道内镜检查。生命只有一次,只有医患共同努力,才能做到早诊早治,将癌症扼杀于摇篮之中。及早检查,防患未然!请把这篇文章转给你所关心的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