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永远没有办法解决问题


人与人的大脑可以联系在一起,组成一个大脑的网络。这种大脑网络的运作是当前的科学无法测量的。虽然仍处在假说阶段,但是还可以进一步设想如下情况:现在的自己还可能与过去的自己、未来的自己联系在一起。可以说,如果一想起过去就产生不愉快的心情,其实是由于现在的自己正在模仿过去的自己的大脑。

若是基于镜像神经元学说来解释这件事,可以说是S先生的大脑访问了未来的自己,于是唤醒了对“未来”的不安。S先生之所以说“去跟对方道歉太痛苦了”,是由于如果去道歉的话就真的会面对失败的未来,而未来的自己的大脑是与现在的自己的大脑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便会生出不安,发生故障,变得失去干劲儿。

如果有人说:“我对未来很不安。”周围很多人通常会对他说:“你多虑了。”或者诸如此类的话。然而实际上,这种不安是否真的是多虑,谁也不知道。也许是因为在未来真的会遇到令人不安的状态,所以现在想到时才会不安。也就是说,对未来的不安不是一句“多虑”就能消除的。

然而,也不必因此而变得绝望。如果真的不是多虑,那么现在感受到的痛苦就是在把未来的失败告诉自己。而且这样一来,只要在当前尽可能地考量未来可能会出现的失败,自然就能发现不会导致失败的选项,也就是说,可以借此找出通往成功的行为方式。

为了消除这一故障,我所建议的方法是:从失败的未来中学习,从而做出最佳选择。

这种设想并没有取得科学证据的支持,因此可能会有人反对执行下文所述的这种消除故障的方法。在此,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外化训练,目的是让自己相信:我并不是因为懈怠才逃避讨厌的事物,而是在回避自己本有可能开启的未来。

下面对这种方法进行具体介绍。




从失败的未来中学习

为了从失败的未来中学习,需要高度重视凭直觉感受到的“痛苦”“没干劲儿”这样的感觉。

首先,想象一种令你感到“做起来会很痛苦”的行为,然后决定不做出这一行为。在S先生的例子里,由于他感到“去跟对方道歉太痛苦了”,所以要先决定“不去道歉”。

决定“不去道歉”后,又会紧接着浮现出下一个令人感到不安的问题,比如对方生气了,打电话到公司怒吼道:“为什么没来道歉!”这一场景也会令S先生感到痛苦,因此请再次避开该场景。

如果接下来涌现的场景依然是不愉快的,那么就像在“纸牌翻翻乐”这个游戏中翻到了数字相同的牌时一样,让场景全部翻篇儿。不要在这里进行深入思考,请在瞬间做出决定。

这样一来,时间轴会不断改变,未来也会发生变化。因为不去道歉而可能发生的未来事件将会一幕幕地浮现在自己的脑海里。

让脑海中浮现出可以想象出来的场景,就像把纸牌一张张翻过来一样,不必看牌面,直到最后什么都想不出来了为止。那么在此之后又会怎样呢?到那时,你就会找出哪种未来是最成功的。这就是让自己变得能够自如地采取行动的方法。

感到不安就意味着,未来真的很有可能会失败。如果在此时选择逃避,在时间轴上的彼时必定还是会在劫难逃。通过反复像上面所说的那样将浮现出的讨厌感觉抹除掉,就能够了解到可能会出现的各种失败。

看到失败的未来的同时,也就了解到了怎样的行为会导致失败。在“纸牌翻翻乐”中,一旦翻开纸牌就能知道哪个数字的牌在哪里,这种感觉与之有些相似。

最终什么都想不出来了的状态,就是你已经自动地完成了学习、知道了最好的行动是什么。如果直觉告诉你“就是这样,就是现在”,那么你就一定可以自发地动起来。

从失败中进行学习,学习得越多,就越会自然而然地明白该怎么做才能成功。如果觉得某种行为“真讨厌”,那么实际上可能的确如此,令人讨厌的未来正等在前方;这种感觉是准确无误的,因此一定要将这样的未来消灭掉。

S先生曾认为“去跟对方道歉太痛苦了”,但他在采取了上述方法后,最终还是选择了去道歉。不是迫不得已地去道歉,而是主动为之。按照这样的方法,在合适的场合必须说的话就会自动、流利地说出来。由于已经从未来的失败中吸取了教训,所以便不会再出现同样的失败了。



推荐阅读

“废柴”“咸鱼”“佛系”“拖延症晚期”“上班烦,下班瘫”……原来并不是我太懒,“故障”的原因往往出乎意料。

日本著名心理咨询师、畅销书作家大岛信赖全新力作,基于超过7万次临床治疗经验,指明无力感的三大肇因,提出十几种简单技巧,让你瞬间元气补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