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是骗局还是超越了未来?嫦娥五号即将证明

2020年12月18日14:15:07 科学 1853

阿波罗骗局?

经过十几年的漫长等待,我们的嫦娥5号终于要踏上征途,去完成“绕、落、回”的最浓重一笔,许多朋友都不由得发出这样的感叹:“真是不容易呀!”

但是转回头一想,这样的事情,早在51年前美国人就超额完成了。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飞船就已经成功登陆月球,两名宇航员在月球表面蹦蹦跳跳两个半小时,拍了电视做了直播之后又搬了6公斤的石头和土壤回到地球。要知道,这一切都是在有人的状态下完成的,并且在此之前美国连一次无人月面返回实验都没有做过。

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是骗局还是超越了未来?嫦娥五号即将证明 - 天天要闻

奥尔德林在月球上设置科学仪器

是不是很神奇?相比之下,半个世纪之后的嫦娥5号要弱爆了对吧。那么,美国人是如何做到的呢?果真如某些人所说,阿波罗计划是一场骗局吗?

巨无霸火箭后无来者

土星五号,这是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它的总高度达到110.6米,发射总重量达到2970吨,能一次把140吨(超过2辆M1A2主战坦克)重的载荷送到近地轨道。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枚火箭能够超越土星五号,包括美国人自己,几十年来都无法再造出一枚这样的超重型运载火箭

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是骗局还是超越了未来?嫦娥五号即将证明 - 天天要闻

土星五号一次推两辆重型坦克很轻松

土星五号最初设计的指标是要向月球发射重达41吨的飞船,但经过多次改进设计,到阿波罗15号时,土星五号已经能将48.6吨的航天器组合体送到环绕月球的轨道。

土星五号如此强大的推力来自于5台Rocketdyne F-1发动机,这种发动机高达5.8米,干重8.4吨,使用液氧煤油为燃料,单台推力达到6.77兆牛。如此强劲的火箭发动机至今也是无法复制,F-1退役后,美国再也没造出来过

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是骗局还是超越了未来?嫦娥五号即将证明 - 天天要闻

德国人冯·布劳恩与F-1火箭发动机合影

阿波罗飞船

阿波罗飞船是迄今为止人类打造的第一款载人登月的飞船。在阿波罗11号之前它从来没有登上过月球,从来没有进行过月面上的任何试验,也没有尝试过从月球上返回和环月球轨道的交会对接。因此许多工作对于阿姆斯特朗机组来说全都是“大姑娘坐轿”头一回,与大姑娘不同的是,美国这三个宇航员要拼上自己的性命,完全信任总设计师、德国科学家冯·布劳恩和地面上参与设计和飞船建造的几十万人。

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是骗局还是超越了未来?嫦娥五号即将证明 - 天天要闻

阿波罗飞船组合体充满科幻感

别看阿波罗飞船的外表极其炫酷,即便是放在今天,它所显示出的科技感也依然无船能比。但是你如果进入到飞船的舱内,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番情景。它没有显示器,你找不到哪怕任何一块显示图像的屏幕,除了小小的观察窗和指示姿态的陀螺仪,其它就是大大小小密密麻麻一排排开关和指示灯。在从月球表面返回前,奥尔德林不小心碰断了其中一个断路器开关柄,差点儿害两个人都死在月亮上,好在宇航员是聪明的,他们最后用笔尖戳开了开关。

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是骗局还是超越了未来?嫦娥五号即将证明 - 天天要闻

阿波罗飞船指令舱

飞船上的计算机

60年代的飞船上有计算机吗?当然有。为了阿波罗计划,美国最顶尖的大学和企业一起推进了计算机科学的快速发展,其中IBM公司为土星五号制造了“运载火箭数字计算机(LVDC)”,它的主频为2M,总内存16384字节,重32.9公斤,安装在火箭上部的控制系统对接环内。

而在飞船内部则安装了两台由麻省理工学院研发、雷神公司制造的“阿波罗导航计算机(AGC)”,指令舱和登月舱各一台。上图左上方灰色带按钮的就是AGC,登月舱里也有一台一模一样的。

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是骗局还是超越了未来?嫦娥五号即将证明 - 天天要闻

飞船着陆器操控台上的AGC计算机面板

这两台用于飞船导航弹道计算的计算机性能如何?它的CPU里总共只有12300个晶体管,运存2K,只读存储器36K。它的运算能力还不如我们今天音乐贺卡里的芯片,而随随便便一个表情包就能把它的存储器占满。

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是骗局还是超越了未来?嫦娥五号即将证明 - 天天要闻

计算机爱好者拆开了一台AGC存储器

AGC的体积是庞大的,它的磁芯存储器相当于一个中号行李箱。密密麻麻的线路需要经验丰富的纺织女工来穿。而为了在这些线路中存储36K的控制程序,麻省理工学院的程序员们花了整整5年时间,硬是把一人高的源程序浓缩成不到36K的代码,好塞进那体积庞大容量又小得可怜的ROM里头。

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是骗局还是超越了未来?嫦娥五号即将证明 - 天天要闻

这么厚的控制程序要浓缩成36K代码,你信吗?

麻省理工学院直到1966年计算机交付前仍然没能把程序里的bug消除干净,最后是在IBM的帮助下勉强完成了数据计算,避免了阿波罗计划的流产。即便如此,阿波罗11号在降落月球时还是处理不过来雷达数据,宕机了,最后不得不依靠阿姆斯特朗手动操作完成降落

你可能会认为,既然宇航员这么厉害,还要什么计算机,直接由宇航员把飞船开到月球完事了。这种想法很天真,实际上月球距离地球平均达到38万公里,差之毫厘失之万里,没有计算机计算轨道是到不了月球的。

宇航员的训练

考虑到当时计算机的算力实在太差,所以NASA还是对宇航员进行了长时间严苛训练,以他们的经验来充当计算机的备胎。这一招在整个阿波罗计划中都被证明是有效的。

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是骗局还是超越了未来?嫦娥五号即将证明 - 天天要闻

宇航员需要记住月球表面地形地貌

在阿波罗计划实施前,美国向月球发射了几颗轨道探测器,用来拍摄月球表面的情况,同时让科学家们确定在月球表面的着陆地点。在拿到照片并确定下来着陆区后,NASA找来画师(没错就是画画的),把探测器拍下的沿途月球表面的图像画在墙上。

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是骗局还是超越了未来?嫦娥五号即将证明 - 天天要闻

画师将月面地形画在墙上

然后再由宇航员坐在模拟舱里,对着仪表板和巨大画布,手握操纵杆一遍一遍地“飞”,好让他们把将要经过的环形山、沟谷、山脉等图像刻在脑子里,到时候好手动操控飞船正确降落。

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是骗局还是超越了未来?嫦娥五号即将证明 - 天天要闻

宇航员对着练,很原始,不简单

在本文的末尾,我将奉上阿波罗11号飞船在月面降落以及离开月球时的视频片段,敬请欣赏。

在离开月球之后,飞船上升段与轨道舱(指令舱)的交会对接也同样需要宇航员进行驾驶,在长达3小时45分钟的追逐接近之后,三名宇航员密切配合,才能将两舱对接在一起。交会对接完成后,飞船上的两名宇航员回到轨道舱,并且将从月球上采集到的样本固定好,抛弃掉上升段,然后飞回地球。

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是骗局还是超越了未来?嫦娥五号即将证明 - 天天要闻

指令舱与上升段追逐对接

阿波罗“奇迹”

阿波罗飞船总共进行了11次载人飞行,其中阿波罗7号和9号绕地飞行;8号、10号绕月飞行;13号中途发生爆炸事故惊险返回;11、12、14、15、16、17号飞船成功将12名宇航员和3辆月球车送到月球表面;总共带回382公斤月球岩石和土壤样品;拍下大量照片和视频图像,做了电视直播。照理说这应该是件板上钉钉的科学事件,然而几十年来围绕在阿波罗周围的阴谋论却始终没有散去。

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是骗局还是超越了未来?嫦娥五号即将证明 - 天天要闻

宇航员在摄影棚里训练

阴谋论者认为阿波罗计划是一个计划周密的庞大骗局,土星五号上了天,但并没有飞去月球,所有月球表面的图像都是演员们在好莱坞的摄影棚里拍摄的。其目的是让美国人产生自豪感,同时忽悠苏联耗费国力与美国开展太空竞赛......吧啦吧啦。

阴谋论者提出的证据非常多,科学家们也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辟谣,但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有些事情你永远都无法让所有人都满意。更何况,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科技水平还不发达的情况下,美国人连许多最基本的测试都没有做就冒险将宇航员送上月球,这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被称作是“奇迹”了。

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是骗局还是超越了未来?嫦娥五号即将证明 - 天天要闻

宇航员在月面起跳敬礼

看过下面两段视频,你相信阿波罗计划是真实存在的吗?或许,我们还是需要等待嫦娥5号挖回来的月球土壤给出答案。

阿波罗11号在月球表面降落的过程

阿波罗11号从月面上升与指令舱交会对接

#科学燃计划# #嫦娥五号为何是我国最复杂的航天任务#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以科技创新开辟生物制药新赛道 - 天天要闻

以科技创新开辟生物制药新赛道

转自:黑龙江日报免疫球蛋白生产车间。□文/摄 本报记者 孙铭阳在哈尔滨利民经济技术开发区四平路77号,一家现代化生物医药企业正以蓬勃之势崛起。
寿命长短,头发先知?医生:寿命长的人,头发会有4个特征 - 天天要闻

寿命长短,头发先知?医生:寿命长的人,头发会有4个特征

导 语白头发越长越多是怎么回事?45岁的老李近来发现自己的头发白得越来越快,不禁感慨岁月不饶人。一天,他与好友老张在公园里散步,聊起了各自的近况。老李叹气道:“我这头发,白得真快,看来是真老了。”朋友却笑着安慰他:“你这头‘少年白’是福气!我听说长白头发的人不容易患癌呢!”随即,朋友就给老李的微信弹了...
我的和田老师——我在研究室的工作习惯 - 天天要闻

我的和田老师——我在研究室的工作习惯

和田先生公司的研究院在日本姬路市,位于神户南侧的小城市,该公司的主打产品有PEO(聚环氧依稀)和SAP(高分子吸水性树脂),是面向中国出口量最大的产品。PEO主要是制造生活用纸的纸浆分散剂,全世界有三家,美国一家,日本两家,台湾一家是和田先
研究发现石榴皮可用来制作可食用的草莓保鲜涂层 - 天天要闻

研究发现石榴皮可用来制作可食用的草莓保鲜涂层

如果你吃过石榴,一定会知道石榴的很大一部分是由厚厚的果皮组成的——这些果皮通常会被扔掉。然而,这些果皮就可以用作可食用的涂层,帮助防止草莓腐烂。将试验草莓浸入石榴提取物涂层中虽然所有水果都容易变质,但草莓的保质期特别短。
《科学》警示:1岁前接触抗生素,可能增加糖尿病风险! - 天天要闻

《科学》警示:1岁前接触抗生素,可能增加糖尿病风险!

2025年3月7日,发表于知名期刊《科学》杂志的一项研究探讨了生命早期微生物对胰岛β细胞发育及糖尿病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婴儿期关键发育阶段接触抗生素(纳入本项研究的小鼠相当于人类婴儿 7 至 12 个月),会抑制胰岛β细胞的生长,进而增
科普|结石“家族”大揭秘 - 天天要闻

科普|结石“家族”大揭秘

澎湃新闻记者 蒋立冬 AI创意在人体这个精密的生命系统中,某些器官正在悄悄上演着“水晶奇观”。当尿液中的矿物质浓度超过临界值,那些原本溶解的微小粒子就会像冬季窗棂上的冰花般结晶成形。这些形态各异的结石不仅是人体代谢失衡的警示灯,更是威胁健康的隐形杀手。让我们走近这些特殊的“地质构造”,揭开它们的神秘面纱...
从太空上扔下一张纸,会完好无损地飘落到地面吗? - 天天要闻

从太空上扔下一张纸,会完好无损地飘落到地面吗?

假设我们从空间站(约 400 公里高度)释放一张纸,它的初始运动状态就与空间站同步。空间站以约 27600 公里 / 小时的速度绕地球飞行,这意味着纸张一开始也会具有这样的高速。在这样的速度下,纸张并不会立即朝着地球下落,而是会在轨道上运行
“人民科学家”赵忠贤 - 天天要闻

“人民科学家”赵忠贤

“人民科学家”赵忠贤图为赵忠贤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演示磁悬浮现象(2017年1月8日摄)。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摄 赵忠贤是我国高温超导研究主要的倡导者、推动者和践行者,带领团队攻坚克难、潜心致研,为高温超导研究在中国扎根并跻身国际前列作出突出贡献,在国际超导界享有盛誉。 赵忠贤,男,汉族,中共党员,194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