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号回家在即,月球样本能“扛得住”与大气摩擦的超高温吗?

2020年12月11日22:50:20 科学 1254

嫦娥五号任务是一项伟大的壮举,是近44年来,人类再一次进入月球上采集月壤样本的举措,对于全中国和全世界来说都意义非凡;就连多次登月成功收集月球样本的美国,也不惜低下头,想与中国一起分享成果。

目前嫦娥五号探测器已经在太空中完成了大半的任务,从发射靠近月球进行绕月,到登陆月球开始采集样本,再到离开月球都已经顺利完成,就差圆满落地回家了;似乎一切都来的很快,从11月24日4时胖五将嫦娥五号探测器送离地球,到12月6日12时嫦娥五号探测器的上升器将月球样本送离月球表面只用了不到13天的时间,有点速战速决的意思了。

当然在月球上取样的任务远没有我说的这么简单,需要克服重重困难,以及不断试验尝试拥有大量的资源与技术储备才能做到,同样将样本顺利送回地面也需要克服众多困难。

嫦娥五号回家在即,月球样本能“扛得住”与大气摩擦的超高温吗? - 天天要闻


大家都应该还记得宇航员乘坐太空舱降落到地面时出舱的画面吧;宇航员坐在凳子上,而身后的太空舱却一片漆黑。这正是因为太空仓在返回地球时,速度太快与大气摩擦所产生的超高温烧黑的。或者是太空空中掉落到地表的陨石都是如此。通常表面有灼烧过的痕迹。

那么一个物体从太空着陆地球地面经过大气层时,究竟需要承受多高的温度?

“热障”与“黑障区”

高速飞行的陨星进入大气层与空气剧烈摩擦,会发生猛烈燃烧而发出的光亮。当宇宙航天器完成任务返回地球时,面临着与陨星同样的残酷生存环境。“研究表明,当宇宙飞行器的飞行速度达到3倍声速时,其前端温度可达330℃;当飞行速度为6倍声速时,可达1480℃。宇宙飞行器遨游太空归来,到达离地面60~70千米时,速度仍然保持在声速的20多倍,温度在10 000℃以上,这样的高温足以把航天器化作一团烈火”。高速导致高温,这似乎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障碍,人们把这种障碍称为“热障”。

返回舱在此区域下降到一定高度时,会接收不到地面发送的无线电信号,地面也接收不到返回舱发送的无线电信号,因此,这一区域也被称为无线电“黑障区”。

嫦娥五号回家在即,月球样本能“扛得住”与大气摩擦的超高温吗? - 天天要闻

珍贵的月球样本能“扛得住”与大气摩擦的超高温吗?

其实我国早年在已经进行过相关试验,为嫦娥五号探测器返回时作出了充分的准备。为了让样本不在不在大气中被超高温烧毁,嫦娥五号在穿越大气层时选择了“弹跳式”再入返回技术。以下为返回模型图

嫦娥五号回家在即,月球样本能“扛得住”与大气摩擦的超高温吗? - 天天要闻

当嫦娥五号第一次进入大气层时会以每秒11.2公里的第二宇宙速度进入,如果这样直接穿过大气层直接到达地面,那么样本必将在大气中被烧毁,但只要返回舱第一次进入大气层前调整好一个角度,那么返回舱就会像打水漂一样,弹出大气层发生第二次进入大气层的现象。这样就能让返回舱在进入大气层时的初始速度降下来。初始速度越小,返回舱在大气层中所受到的最高温就会降低,从而保护了返回舱以及内部物体的安全。

而且在返回舱的外层,安装有特殊的烧蚀材料,这种材料气化热大,热容量大,绝热性好,向外界辐射热量的功能强。当返回舱在与大气层发生剧烈的摩擦时,表面的烧蚀材料会通过分解、熔化、蒸发、升华、侵蚀等物理和化学变化带走大量的热量,达到控制返回舱表面温度的效果。

所以我们的宇航员能够顺利返回地球,离不开烧蚀材料的功劳。我相信宇航员的身体都能承受住返回舱的环境,月球样本也能承受得了。况且月球样本在月球表面所处的环境本就恶劣,没有大气层包裹的月球表面白天最高温度160℃,夜间最低温度-180℃。

嫦娥五号回家在即,月球样本能“扛得住”与大气摩擦的超高温吗? - 天天要闻

烧蚀材料的实验数据

此外月球样本的降落地点在内蒙古四子王旗航天着陆场,这里地势平坦开阔,没有大的河流湖泊,全年干燥少雨,空气能见度高,地表结实,能够保证月球样本平安到家。

总结

我国科学家们为这次的任务作出了充分的准备,为嫦娥五号探测器设计了独特的“水漂式”返回方式,以及特殊的航天隔热材料和安全的着陆地点,来确保嫦娥五号的顺利返回。

因为整个任务的大部分都已经成功完成了,相信最后的返回任务一定也能顺利完成,所以我们就安心的等待嫦娥五号探测器好消息传来吧!

嫦娥五号回家在即,月球样本能“扛得住”与大气摩擦的超高温吗? - 天天要闻

点个赞呗!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 天天要闻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磁体馈线采购包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其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在合肥竣工,并交付起运位于法国的ITER现场。这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顺利完成。ITER磁体馈线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被称为ITER磁体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 天天要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4月13日,副省长、市委书记张振丰在温州学研究联合会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足温州、研究温州、服务温州”,深化时间维度、放大空间维度,贯通历史研究温州、跳出温州研究温州,努力打造温州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学术研究的...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 天天要闻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极目新闻记者 张秀娟通讯员 赵梦洁 黄晓彧 林敏“小朋友们,外来入侵物种包括哪些呢?”“在咱们出国旅游前,需注意哪些问题呢?”4月12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武汉海关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海关开放日”活动。15名小学生化身“国门小卫士”,零距离体验、参与海关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 天天要闻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顶端新闻记者 杨逍 文 时硕 图如果你向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过在其他星球上跳跃?在本次国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动体验机前,你每次的纵身一跃,都会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员服的小人,来到月球、金星、火星、火卫二、土卫一等星体上,屏幕的上方记录着你的跳跃高度。在月球,你轻轻一跃就能达到3米高度,轻松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 天天要闻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是多重气象条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气象监测和专家分析,此次强风具有以下关键成因:一、极端天气系统的叠加效应1.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 天天要闻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据央视网报道,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将进入倒计时。上周,神十九乘组稳步推进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在开展站内环境监测、设备检查维护等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健康维护。神十九乘组利用脑电设备开展了多项实验的测试工作,地面科研人员将利用获取的数据探究重力对视觉运动信息...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 天天要闻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模仿人类奔跑、跳跃、空翻,像人一样说话、思考甚至察言观色。这不是科幻电影对未来的虚构,而是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阔步向前的现实。小时候的你,是不是也曾畅想过:家里有一个机器人,能买菜、做饭、铺床、扫地,帮你干农活,还可以照顾家里老人……时至今日,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正在变成现实。“12点了,您该吃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