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顶䳭现身蛇岛保护区 这是大连地区首次记录到该种鸟类

2025年05月19日11:30:27 科学 8367

白顶䳭现身蛇岛保护区 这是大连地区首次记录到该种鸟类 - 天天要闻

5月15日,辽宁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新纪录鸟类-白顶䳭(jí),同时也是大连地区首次记录到该种鸟类。

春天是候鸟迁徙和蛇岛蝮活动的高峰期,每年这个时候蛇岛保护区的科研人员都会在蛇岛开展“蛇岛蝮种群生命表研究”工作,辽宁蛇岛老铁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人员王小平介绍说,5月15日傍晚,忙碌了一天的科研人员在树林边休息时,意外发现一只非常活泼的鸟,在悬崖边反复跳跃,外形特征和飞行姿态与保护区常见的鸟类明显不同,陌生的感觉让科研人员产生了好奇心,当即取来相机记录下了这只鸟的照片。经过认真的比对,确定该鸟为一只雌性的白顶䳭,这不仅是蛇岛保护区的鸟类新纪录,同时也是大连地区的首次记录。

近年来,保护区新纪录鸟类逐渐增多,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保护区科研观测设备质量提升,科研人员观测水平也在逐步提高。二是蛇岛处在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的通道上,每年春秋有大批候鸟经此迁徙,且蛇岛面积小,在岛上停歇的鸟类更容易被发现。

白顶䳭是雀形目鹟科䳭属的小型鸣禽。雄鸟以黑白相间的燕尾服外观著称,头顶、颈部及背部白色,雌鸟偏褐色,具皮黄色眉纹和胸部。分布自罗马尼亚至俄罗斯南部、蒙古及中国中部,冬季迁往东北非洲。在中国新疆西部、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及辽宁西部等北方地区常见。

2024年7月,辽宁蛇岛老铁山自然保护区正式加入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标志着其生态价值获得国际认可。

老铁山地处辽东半岛最南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区关键“节点”,保护区现观测记录鸟类21目67科375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21种、二级保护鸟类65种。尤为震撼的是,2024年9月23日、24日,保护区连续两日监测到单日超万只猛禽过境,刷新中国大陆猛禽监测数量纪录。

半岛晨报、39度视频首席记者张锡明 实习生陈虹伶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雷军发长文讲述小米芯片之路 - 天天要闻

雷军发长文讲述小米芯片之路

5月19日,雷军发文称今年是小米创业15周年。早在11年前,2014年,我们就开始芯片研发之旅。潇湘晨报综合报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报料”一键直达;或微信添加报料客服:cspxxcb;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如需内容合作,请拨打政企服务专席19176699651。...
白顶䳭现身蛇岛保护区 这是大连地区首次记录到该种鸟类 - 天天要闻

白顶䳭现身蛇岛保护区 这是大连地区首次记录到该种鸟类

5月15日,辽宁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新纪录鸟类-白顶䳭(jí),同时也是大连地区首次记录到该种鸟类。春天是候鸟迁徙和蛇岛蝮活动的高峰期,每年这个时候蛇岛保护区的科研人员都会在蛇岛开展“蛇岛蝮种群生命表研究”工作,辽宁蛇岛老铁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人员王小平介绍说,5月15日傍晚,忙碌了一天的科...
这位海关女专家手机相册里分门别类存储着9000多张鸟类照片 - 天天要闻

这位海关女专家手机相册里分门别类存储着9000多张鸟类照片

在世界海关组织的讲台上,她是用流利英文向国外海关官员解析中国自贸协定细则的“原产地专家”;在世纪公园的晨曦中,她是鸟友们亲切称呼的“白鹡鸰”。她叫张玉华,是海关总署税管局(上海)的业务骨干,用6年时间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编织出一张独特的生态观
研究称树木在日食期间可以“对话” 科学家:离了大谱 - 天天要闻

研究称树木在日食期间可以“对话” 科学家:离了大谱

【CNMO科技消息】人类一直好奇,树木是否只是自然界中的沉默存在?它们有没有感知?能不能交流?最近一项研究提出一个引人关注的观点:在日食期间,云杉树之间可能发生了某种形式的“对话”,这一说法在科学界引发了争议。 这项研究由一个科研团队在2020年日食期间展开,地点是意大利阿尔卑斯山区。他们监测了三棵云杉树,...
马关发现野生云南蓝果树 - 天天要闻

马关发现野生云南蓝果树

云南蓝果树。税玉民摄 云南网讯(记者徐申黄鹏通讯员王发勇)去年,马关古林箐省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和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税玉民研究团队在保护区内发现了1株蓝果树科植物。近日,经过1年多的....
在上海,机器人正加速“进化” - 天天要闻

在上海,机器人正加速“进化”

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开源通用人形机器人公版机“青龙”,正在进行抓握训练。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供图 今年三月,二〇二五F1中国大奖赛在上海国际赛车场开赛。赛事期间,傅利叶人形机器人吸引众多观众驻足观看。傅利叶供图 上海开普勒机器人有限公司在上汽通用汽车完成实景实训。图为开普勒K2“大黄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