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机器人与现代AI:一场千年未完的梦

2025年03月16日07:20:18 科学 1019

古代机器人与现代AI:一场千年未完的梦 - 天天要闻

古代机器人与现代AI:一场千年未完的梦 - 天天要闻

地球上首个迈步前行的机器人,乃是一个青铜铸就的巨人,名曰塔罗斯。其诞生之地并非麻省理工学院的机器人实验室,而是源自希腊神话中的创造之神赫淮斯托斯——早在荷马时代,希腊人便已构想出机器人仆人、能够自主活动的雕像,乃至古代形态的人工智能。而在印度的传说中,佛祖留下的圣物更是由机器人战士守护,这些战士的设计灵感竟然源自希腊罗马的真实自动装置。从杰森与阿尔戈英雄、美狄亚、代达罗斯、普罗米修斯到潘多拉的宝盒,我们都能从中发现自动装置的“神话”身影,其中不少机器还被描绘为采用与人类工匠制作工具和雕像相同的材料与技术打造。事实上,古代社会已经见证了众多能动装置的诞生,而这一切在学术重镇亚历山大(可视为古代的硅谷)达到巅峰,那里涌现了无数令人惊叹的自动装置创造。

古代机器人与现代AI:一场千年未完的梦 - 天天要闻塔洛斯之死”,鲁沃瓶画细节

阿德里安娜·梅厄所著的《神工智能:诸神与古代世界的神奇造物》是对创造人工生命这一永恒追求的开创性阐述,我们从中得以窥见古希腊、罗马、印度及中国神话如何构想人工生命、自动装置、自驱动装置与人类增强技术,以及这些神话构想又如何与古代真实存在的能动机器相互映照,共同勾勒出人类智慧与想象的辉煌篇章。不仅如此,这本引人入胜、图文并茂的作品还揭示了古代神话如何预言了当今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领域的诸多尖端创新,同时也彰显了科学如何始终深受想象力的驱动与启迪。作者通过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将古希腊神话中关于人造生命和智能机器的想象与现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巧妙的对比和联系,为读者呈现了一幅跨越时空的壮丽画卷。

人类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自视为理性的我们,是否仅仅是诸神手中的操纵木偶?古希腊人长久以来沉浸在这样的追问中,而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正是他们深层心理与思想探索的镜像。诸神与凡尘间错综复杂的情感纠葛,不仅映射了人类企图驾驭乃至超越自然界的深切渴望,也揭示了与之相伴的畏惧心理。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神性与人性的界限日益模糊,人类对于科技所蕴含的既璀璨又幽暗的力量,内心充满了兴奋而忧虑的复杂情感。这种情感反应是否为现代社会的特有现象?答案是否定的。早在约3000年前,古希腊的先人们就已对人造生命、基因改造、自动装置乃至人工智能等尖端科技的未来,展开了绚烂且充满想象力的探索与构想。

普罗米修斯以泥土塑造人类,并盗取天火;伊卡洛斯与父亲搜集鸟羽制作翅膀,企图逃离迷宫囚禁;赫淮斯托斯用青铜铸就机械巨人,守护克里特岛;皮格马利翁的象牙雕像因神祇的恩赐,幻化为肌肤白皙的少女;而潘多拉作为活灵活现的人偶,被宙斯派遣至人间,打开了带来灾难的盒子。甚至,古印度典籍中记载,佛陀的遗骨舍利是由仿古希腊罗马设计的武装机械人严密守护。当我们以“生物技术”和“机械技术”的视角审视希腊神话及欧亚古代传说时,这些看似“科幻”的情节便获得了全新的解读和意义。

古代机器人与现代AI:一场千年未完的梦 - 天天要闻雅典娜正用黏土制作一匹马的模型。雅典红绘风格酒罐,约公元前460年

尽管古代神话中的想象与实际工艺发明并不完全等同于现代意义上的机械和人工智能,但其中隐含的与现代科技观念相呼应的科学知识与预见性,却不容忽视。大约在电影被发明之前的2500年,古希腊花瓶画家以一种近乎“电影化”的技巧,绘制了关于著名的青铜机器人战士塔罗斯、高科技女巫美狄亚,以及执行邪恶任务飞向地球的女机器人潘多拉的故事。这些故事后来成为了诸多经典神话的源头。在诸如《大都会》(1927)、《弗兰肯斯坦》(1931)、《杰逊王子战群妖》(1963)、《银翼杀手》(1982及2017重启版)等电影中,乃至近期的科幻影视剧如《机械前锋》和《西部世界》中,我们都能清晰地感受到这些古老神话的回响。

这些想象反映了人类企图战胜衰老与死亡、强化自身能力,甚至创造出具有自主意识的“人造生命”的永恒追求。然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伦理和现实难题。阿德里安娜·梅厄通过深入的分析和讨论,揭示了这些难题的根源和本质。例如,当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开始具备自主意识和决策能力时,我们该如何界定它们的身份和权利?当这些技术被用于军事或政治目的时,我们又该如何确保它们的使用符合道德和法律标准?这些问题不仅关乎科技的发展,更关乎人类的未来和命运。《神工智能》跨越了令人惊叹的时间长河,在展现一幅幅奇妙、广阔且深邃的科技工艺奇观的同时,也揭示了古代智慧如何预先触及并解释了当今围绕人工智能、人机合作以及超人类主义的诸多争议。

古代机器人与现代AI:一场千年未完的梦 - 天天要闻《神工智能:诸神与古代世界的神奇造物》,[美]阿德里安娜·梅厄 著,吴丽萍 译,九州出版社2024年出版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杜克大学研究:若在工作中使用生成式AI,同事可能会质疑你的能力 - 天天要闻

杜克大学研究:若在工作中使用生成式AI,同事可能会质疑你的能力

IT之家 5 月 9 日消息,据外媒 Neowin 今日报道,美国杜克大学的最新研究指出,尽管 AI 工具能提高工作效率,但像 ChatGPT、Claude 和 Gemini 等工具的使用可能会让同事和经理认为你的能力不足。这项研究题为《使用 AI 工具会遭遇社交评价惩罚》,已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刊登(IT之家附链接:点此前往)。研究通过四...
Nature Biotechnology | 小身材,大作为:研究人员如何“炼”出超强迷你基因编辑器NovaIscB? - 天天要闻

Nature Biotechnology | 小身材,大作为:研究人员如何“炼”出超强迷你基因编辑器NovaIscB?

引言如果我们可以精确地改写生命的蓝图,纠正那些导致遗传疾病的微小错误,或者巧妙地调控基因的表达,让细胞按照我们的意愿行事。这不是遥远的幻想,而是基因编辑技术正在开启的未来。长期以来,CRISPR-Cas9系统一直是这场革命中最闪耀的明星,它像一把精确的分子剪刀,为研究人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力量。然而,就像任何强...
宁波食品接触材料测试怎么办理? - 天天要闻

宁波食品接触材料测试怎么办理?

现代餐饮业和家庭生活中,食品接触材料作为直接接触食物的器具,其材质安全性直接影响消费者健康。根据国际食品安全标准,所有可能与食品接触的材料都必须经过严格检测,以确保不会向食品迁移有害物质。
“太空鲨鱼”黑洞被发现:距地球 6 亿光年,偏离星系中心 - 天天要闻

“太空鲨鱼”黑洞被发现:距地球 6 亿光年,偏离星系中心

IT之家 5 月 9 日消息,美国宇航局(NASA)昨日(5 月 8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天文学家借助哈勃太空望远镜,发现了一个隐藏在 6 亿光年之外的“太空鲨鱼”,一个隐秘的超大质量黑洞,质量约为太阳的 100 万倍。IT之家援引博文介绍,该黑洞不像典型的超大质量黑洞那样位于星系中心,而是游荡在星系内部,吞噬任何靠近的恒星...
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 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效能 - 天天要闻

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 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效能

研发人员在实验室研发产品。文丨罗嘉文新质生产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演进方向,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人才既是创新的发起者,也是技术应用的实践者,是形成新质生产力最活跃的主体。
从科幻走向现实 今年我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将突破38亿元 - 天天要闻

从科幻走向现实 今年我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将突破38亿元

脑机接口技术,作为“十四五”规划纲要中重点发展的“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被形象地誉为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的“信息高速公路”。今年以来,随着人工智能、神经生物学、传感器等技术提升,“脑机接口”这项听起来很科幻的技术,正逐步走进我
锂电池隔膜薄型化对涂布技术的挑战 - 天天要闻

锂电池隔膜薄型化对涂布技术的挑战

当前,锂电隔膜行业正面临着技术同质化加剧、产能结构性过剩、价格恶性竞争及产业颠覆性变革的严峻复杂形势。涂覆材料的多元化和涂布工艺的优化创新正在加速推进隔膜产品的迭代升级。为满足更多应用场景和高能量密度要求的需要,隔膜薄型化渐成趋势。
“每一次升空都是战斗启航!” - 天天要闻

“每一次升空都是战斗启航!”

作者 | 傅金泉、常永健、傅琳、罗陈建 等近日,南部战区海军航空兵某部开展高强度、跨昼夜实战化训练,锤炼部队全时域作战能力。晨光熹微,停机坪上一架架战机整齐列阵、蓄势待发。“准备完毕,请示起飞!”随着塔台指挥员发出指令,数架战机接续起飞,奔赴目标空域。桨叶飞旋,战机轰鸣,道道航迹划破天幕。任务舱内,战勤...
全国仅剩1只!悬赏10万寻找 - 天天要闻

全国仅剩1只!悬赏10万寻找

近日“比大熊猫更濒危的动物全国仅剩1只”话题在微博上引发广泛关注斑鳖这一物种进入大家的视野有网友戏称其为“世界上最孤独的动物”此后网络上一则“寻找最后的斑鳖,发现活体奖励10万元”帖子出现在多个社交平台并引发关注⬇️ ⬇️ ⬇️帖子中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