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山西120米厚的煤层至少需要2440米的植物遗骸堆积,你信吗

2025年02月09日19:33:20 科学 1603

在全球能源领域中,煤炭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煤炭的形成是一个历经漫长岁月的过程。众多的植物残骸是其形成的基石。

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等各类植物,经过长年的积累,堆积成厚厚的腐植质。这些植物残骸在特定条件下被埋入地下,随着地壳的运动不断下沉,进而与空气隔绝

煤炭:山西120米厚的煤层至少需要2440米的植物遗骸堆积,你信吗 - 天天要闻


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中,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变化悄然发生,最终促使这些植物残骸转化为煤炭。此过程不仅耗时长久,且对条件的要求颇为严苛。石炭纪是煤炭形成的关键时期。那时,地球的气候温暖且湿润,大气中的氧气含量颇为丰富,为植物的蓬勃生长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陆地几乎被绿色植物全面覆盖,森林广袤无垠。石炭纪的森林层次丰富,上层耸立着高达二十多米的鳞木,中层有稍矮的栉羊齿等蕨类植物,下层则是多种低矮的蕨类和裸子植物。

煤炭:山西120米厚的煤层至少需要2440米的植物遗骸堆积,你信吗 - 天天要闻


如此丰富的植物资源,为煤炭的大量形成提供了充足的物质保障。
当大量植物在沼泽边缘凋零后,它们逐渐在水底堆积

而后,在地壳运动和水流的作用下,这些植物遗骸在地下历经腐化、挤压、变质和脱水等一系列过程,先转变为褐煤,接着在高温高压的进一步作用下,被压制成坚硬的烟煤无烟煤。这一时期形成的煤炭储量极为可观,山西某些煤层厚度达到120米,而美国阿巴拉契亚煤田更是规模惊人,煤层深厚,覆盖面积广阔,煤炭储量让人惊叹。

煤炭:山西120米厚的煤层至少需要2440米的植物遗骸堆积,你信吗 - 天天要闻

然而,煤炭的形成并非一路坦途,微生物分解便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微生物的种类繁多,包括细菌、真菌、病毒以及一些小型原生生物和显微藻类等,它们的繁殖速度极为迅速。

在微生物分解的过程中,有机物质会被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或无物木质素植物界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承担着维持木质部高硬度的职责,以支撑植物的整体重量。

煤炭:山西120米厚的煤层至少需要2440米的植物遗骸堆积,你信吗 - 天天要闻


氮元素是构成蛋白质氨基酸所必需的,微生物需要氮来合成用于分解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消化酶在能够分解木质素的微生物中,白腐菌是唯一可直接攻击木质素的生物,其对元素的利用效率明显高于其他微生物

相较之下,软腐菌主要分解树木中较为柔软的纤维素,对于木质素含量较高的树皮则难以有效分解褐腐菌对木质素的分解能力有限,但对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分解效果较为显著

煤炭:山西120米厚的煤层至少需要2440米的植物遗骸堆积,你信吗 - 天天要闻


在石炭纪,由于缺乏能够有效分解木质的微生物,植物残骸得以更易转化为煤炭。然而在现代,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发生了变化,对植物残骸的分解作用也有所不同,导致现代植物难以如石炭纪的植物那般大量形成煤炭。
自石炭纪往后,煤炭的形成出现了显著的变化在全球三大成煤期中,除了石炭纪产出的高品质无烟煤和烟煤外,侏罗纪白垩纪的煤炭主要为烟煤和褐煤,到了第三纪则以褐煤和泥炭为主

尽管后两个时期的成煤时间远比石炭纪长,但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其成煤储量都远远不及石炭纪。这是由于石炭纪独特的环境以及微生物的缺乏,共同促成了大量高品质煤炭的形成。

煤炭:山西120米厚的煤层至少需要2440米的植物遗骸堆积,你信吗 - 天天要闻


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和微生物的变化使得煤炭的形成条件不再如往昔那般有利。从石炭纪发展至现代,植物不断进化,其防护和生存能力持续增强,但在煤层中常见的植物化石,依然以石炭纪的蕨类植物为主,这从侧面凸显了石炭纪在煤炭形成历史中的重要地位。美国的阿巴拉契亚煤田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型煤田,其规模之宏大令人震撼。该煤田绵延1200公里,煤层厚度在500至900米之间,覆盖面积达18万平方公里。

当身处这片土地时,人们很难想象在其平常的地表之下,竟蕴藏着如此丰富的煤炭资源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工人们需要深入地下,面对复杂的地质状况和潜在的危险

煤炭:山西120米厚的煤层至少需要2440米的植物遗骸堆积,你信吗 - 天天要闻


然而,正是他们的辛勤劳作,使得这些煤炭得以被开采出来,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业生产提供了坚实的能源支撑。煤炭不仅仅是一种能源,更是地球历史的忠实记录者。
在远古时代,地球上生长着大量的植物,这些植物在死亡后,经过一系列的地质演变,被深埋于地下

随着时光的流转,在高温、高压等条件的作用下,逐渐转化为煤炭。从地球历史的角度来看,煤炭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繁杂的过程,它铭刻了地球在不同时期的环境和生态变化。

煤炭:山西120米厚的煤层至少需要2440米的植物遗骸堆积,你信吗 - 天天要闻


通过对煤炭的研究,我们能够了解到过去地球上的气候、植被等多方面的信息石炭纪作为煤炭形成的重要时期,当时温暖潮湿的气候和茂盛的植物生长,为煤炭的大量形成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而阿巴拉契亚煤田的存在,为我们探究地球历史提供了重要的线索该煤田的地层中蕴含着丰富的地质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深入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地球的演化进程以及煤炭形成的机理。。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认识2种丁酸衍生物 - 天天要闻

认识2种丁酸衍生物

丁酸钠与三丁酸甘油酯作为丁酸的衍生物,在动物消化道中被分解成丁酸和其他物质。他们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来源于丁酸。肠道上皮细胞优先选用丁酸作为能量源。作为一种短链脂肪酸,丁酸在进入小肠后部分以非离子形式被肠道黏膜细胞吸走,直接为肠黏膜细胞生长和增
米东区:这一电化学储能电站项目推进中 - 天天要闻

米东区:这一电化学储能电站项目推进中

(米东区融媒体中心记者:黄鹏报道)7月9日,记者在位于米东区北部沙漠东北部的新疆华电乌鲁木齐光伏基地100万千瓦/400万千瓦时独立新型储能示范项目现场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对设备进行吊装调试。该项目总投资约30亿元,是全国单体容量最大的电化学
脑图谱大科学计划时机已来!中国科学家十项成果给大脑绘高清地图 - 天天要闻

脑图谱大科学计划时机已来!中国科学家十项成果给大脑绘高清地图

人类大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组织,要理解大脑的工作原理首先要了解其中的细胞种类和神经联接规律,近日中国科学家联合发布系列成果给大脑绘制“高清地图”。 7月10日深夜,中国科学家联合发布介观脑图谱系列成果,实现从啮齿类到灵长类大脑的跨越。10项成果以专题论文集的形式集中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神经元》《发育...
国际突破!中大培育光子“双胞胎”,辐射强度达单光子水平 - 天天要闻

国际突破!中大培育光子“双胞胎”,辐射强度达单光子水平

7月9日,《自然》杂志(Nature)在线发表中山大学物理学院王雪华、刘进教授团队主导的最新研究成果。该团队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腔诱导自发双光子辐射方案,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与单光子辐射强度相当的自发双光子辐射,研发出保真度高达99.4%的按需触发
微型肝脏,是未来希望,还是科技乌托邦 - 天天要闻

微型肝脏,是未来希望,还是科技乌托邦

文︱陆弃随着全球器官移植需求持续攀升,传统器官捐献严重不足的问题愈发凸显。美国初创企业LyGenesis推出了一个令人振奋的创新方案:通过将供体肝细胞注射至患者体内淋巴结中培育“微型肝脏”,尝试在患者自身体内制造可替代肝脏功能的器官。
“软黄金”冬虫夏草,你真的了解吗? - 天天要闻

“软黄金”冬虫夏草,你真的了解吗?

冬虫夏草千年传承的滋补良药采药人的寻觅自公元780年起冬虫夏草便以其独特的药用价值被载入史册从《藏本草》到《中国药典》均有记载李时珍更将其誉为“人身不老药”赞其兼具虫之阳刚与草之阴柔成为中药中独一无二的“阴阳同补”圣品享有“东方圣草”“药中
【链博传奇】中国中车:塑轨道之“链”,与世界同行 - 天天要闻

【链博传奇】中国中车:塑轨道之“链”,与世界同行

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车”)是中国轨道交通装备领域的“链”主企业,是全球规模领先、品种齐全、技术一流的高端装备制造商和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清洁能源装备骨干企业。当前,中国中车搭建了世界领先的轨道交通装备产品技术研发平台,构建了完整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体系,开创了轨道交通装备和清洁能源装...
全国AI精英宜宾对决 长江首城创新大赛点燃人工智能新引擎 - 天天要闻

全国AI精英宜宾对决 长江首城创新大赛点燃人工智能新引擎

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11日电(吴平华 杨锦 )智汇长江首城,共享成长价值,10日,由宜宾市科学技术局、宜宾市数据局、宜宾市高铁南片区开发建设指挥部办公室联合主办,北京中关村信息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长江首城宜创汇”协同创新大赛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