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钟看完,国内十条新闻摘要,国产600公斤涡扇发动机成功点火

2024年12月29日04:42:04 科学 1571


三分钟看完,国内十条新闻摘要,国产600公斤涡扇发动机成功点火 - 天天要闻

每天和大家一起聊聊最新鲜的新闻!恳请您随手点个关注、送个小心心,这可是小编坚持更新的最大动力呀!您的支持,小编感激不尽!

文|诸葛点兵

编辑|诸葛点兵


今天是2024年12月29日星期天,今日要闻有:

三分钟看完,国内十条新闻摘要,国产600公斤涡扇发动机成功点火 - 天天要闻


第一、12月28日,北京天文馆举办“问月——中国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月球样品展”,展示我国带回的月球样品,彰显科技实力和历史性突破。展览分为“说月”“揽月”“踏月”三部分,以科学逻辑框架和10个引导问题,层层递进揭示月壤奥秘。观众将通过全方位展示,深入了解月球及探月工程的重大成就,感受中国探月的辉煌历程与未来探索的无限可能。

三分钟看完,国内十条新闻摘要,国产600公斤涡扇发动机成功点火 - 天天要闻

三分钟看完,国内十条新闻摘要,国产600公斤涡扇发动机成功点火 - 天天要闻

三分钟看完,国内十条新闻摘要,国产600公斤涡扇发动机成功点火 - 天天要闻


可喜可贺的说:嫦娥五号月球样品展的开启,不仅是科技成果的展示,更是我国航天精神的生动写照,从“说月”到“揽月”,再到“踏月”,展览让我们感受到探索未知的勇气和坚持。


第二、长光卫星成功完成国内首次星地100Gbps激光通信试验,标志着我国在超高速光网传输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团队历时两年攻克多项关键技术,优化车载激光通信地面站,验证了技术可行性和先进性。这一突破显著提升遥感卫星数据传输效率,为甚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组网建设提供坚实技术支撑,助力遥感数据在国防、灾害监测、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并推动遥感数据服务向大众拓展。

三分钟看完,国内十条新闻摘要,国产600公斤涡扇发动机成功点火 - 天天要闻

三分钟看完,国内十条新闻摘要,国产600公斤涡扇发动机成功点火 - 天天要闻


可喜可贺的说:相比传统无线电通信,激光通信速率、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上优势显著,为甚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组网和数据回传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三:12月28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宣布,飞腾国产CPU销量突破1000万片。这些芯片被广泛应用于国家重点项目和关键行业,提供重要的算力支持。飞腾公司不断攻克技术难题,推出高性能的腾云S5000C服务器芯片和腾锐D3000桌面处理器,以满足高性能计算和安全需求,并助力AI与数字化转型的发展。

三分钟看完,国内十条新闻摘要,国产600公斤涡扇发动机成功点火 - 天天要闻

三分钟看完,国内十条新闻摘要,国产600公斤涡扇发动机成功点火 - 天天要闻


可喜可贺的说:飞腾国产CPU销量突破1000万片,不仅是技术上的里程碑,更是中国芯片产业自立自强的有力见证。


第四:12月27日,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宣布,我国首款自主研发的600公斤推力级涡扇发动机成功完成首次点火测试。这款发动机专为高端无人机设计,具有在1.5万米高空、0.8马赫高速飞行的能力,同时具备长航时和高可靠性,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预计2025年完成首飞,2026年实现定型,将大幅提升1.5-4吨级无人机的性能和应用水平。

三分钟看完,国内十条新闻摘要,国产600公斤涡扇发动机成功点火 - 天天要闻


可喜可贺的说:涡扇发动机成功点火,不仅标志着我国航空发动机技术的又一突破,更体现了自主创新的强大实力。


第五:12月27日,成渝中线高铁重庆枢纽井口双线特大桥成功完成“托梁换柱”施工,为高铁穿越沪蓉线新井口嘉陵江特大桥创造条件。这项工程通过新建两个门式墩替代原23号墩、24号墩,技术复杂、精度要求极高。施工需在31.5小时内完成,同时确保结构稳定性与受力合理性。本次工程使用40套千斤顶,推力达8000吨,钢连梁定位精度控制在1毫米内,开创全国铁路建设先例,彰显中国桥梁技术的创新与实力。

三分钟看完,国内十条新闻摘要,国产600公斤涡扇发动机成功点火 - 天天要闻

三分钟看完,国内十条新闻摘要,国产600公斤涡扇发动机成功点火 - 天天要闻


可喜可贺的说:这一壮举标志着我国铁路建设水平迈向新高度,不仅为成渝中线高铁提供了关键保障,也为未来复杂条件下的桥梁改造积累了宝贵经验。


第六: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已于12月27日正式投运,这是我国首个高海拔特高压工程。它将西南电网主网架电压提升至1000千伏,有助于川西清洁能源开发,同时更好地承接西北电力,每年可为四川、重庆输送约350亿千瓦时清洁电能,相当于近1000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这项工程不仅优化了区域电力资源配置,还提升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电力保障能力。

三分钟看完,国内十条新闻摘要,国产600公斤涡扇发动机成功点火 - 天天要闻

三分钟看完,国内十条新闻摘要,国产600公斤涡扇发动机成功点火 - 天天要闻


我感受到:这项工程对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推动力,也为国家在高海拔地区,克服种种技术难关而骄傲。


第七:2024年,新疆棉花总产量达到568.6万吨,比去年增加了57.4万吨,再次创下新高,占全国总产量的92.2%。这一成绩离不开新疆持续推动棉花向优势产区集中的努力。目前,34个地方主产县和73个兵团农场承担了全区95%以上的种植任务。今年,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增至3671.9万亩,增长3.3%。通过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如水肥精准调控、绿色防控等,新疆棉花单产也提高到154.9公斤/亩,增长7.6%。

三分钟看完,国内十条新闻摘要,国产600公斤涡扇发动机成功点火 - 天天要闻

三分钟看完,国内十条新闻摘要,国产600公斤涡扇发动机成功点火 - 天天要闻


我感受到: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与区域优势结合的智慧,这种探索,将为全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


第八:今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达到了14130亿斤,比去年增加了222亿斤,实现历史性突破。这一成就得益于增加种植面积、提高单产以及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今年粮食种植面积达到17.90亿亩,增加525.8万亩,面积扩大对增产贡献约两成。亩均产量达到394.7公斤,比去年提高5.1公斤/亩,单产提升贡献了增产的主要部分。

三分钟看完,国内十条新闻摘要,国产600公斤涡扇发动机成功点火 - 天天要闻


可喜可贺的说:这一成果不仅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也看到我国粮食产量屡创新高,我感到无比振奋,相信科技与农业的深度融合,将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更多动力!


第九:国家移民管理局预测,随着多项便利政策的持续优化,元旦假期全国口岸将迎来出入境高峰。这些政策包括外国人过境免签、免签入境,以及内地居民赴港澳“一签多行”“一周一行”等措施。预计高峰时段出现在2024年12月31日晚和2025年1月1日,全国日均出入境旅客将达到205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8.8%。

三分钟看完,国内十条新闻摘要,国产600公斤涡扇发动机成功点火 - 天天要闻


我感受到:便利政策的实施,不仅拉动了跨境旅游和交流,也彰显了我国对外开放和服务水平的提升,便利更多人畅通出行。


第十:12月27日,中国下水了首艘076型两栖攻击舰“四川舰”,这是一艘排水量超4万吨的先进战舰,被称为“轻型航空母舰”。该舰首次配备电磁弹射器,可发射和回收固定翼飞机与无人机,还具备双舰岛结构,分别负责导航和航空指挥。相比现役两栖舰,其更宽、更强,既能执行无人机作战和传统两栖任务,也能用于人道援助和救灾。这标志着中国海军新海上战力的崛起,为硬实力与软实力的投射提供重要平台。

三分钟看完,国内十条新闻摘要,国产600公斤涡扇发动机成功点火 - 天天要闻

三分钟看完,国内十条新闻摘要,国产600公斤涡扇发动机成功点火 - 天天要闻

三分钟看完,国内十条新闻摘要,国产600公斤涡扇发动机成功点火 - 天天要闻


我感受到:通过提升自主研发能力,我国在海洋领域的地位日益巩固,这种科技与实力的结合,为我国追求和平发展、维护全球稳定增添了更多底气。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对新闻有任何看法欢迎大家评论区评论!

三分钟看完,国内十条新闻摘要,国产600公斤涡扇发动机成功点火 - 天天要闻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进口原木里竟爬出4只毒蜘蛛!海关紧急拦截,其中一种毒液可致人中毒 - 天天要闻

进口原木里竟爬出4只毒蜘蛛!海关紧急拦截,其中一种毒液可致人中毒

近日,广州海关所属佛山海关关员在对2批进口原木进行查验时,发现集装箱内壁附着不少蜘蛛网。经进一步检查,现场关员在集装箱内截获4只活体蜘蛛。经送技术机构鉴定,确认上述蜘蛛为1只阿根廷啡黄蜘蛛和3只库拉卡维寇蛛,均属于外来物种。其中库拉卡维寇蛛属于有毒蜘蛛,其毒液含有神经毒素,被咬伤后可能会引起局部红肿和全...
中国芯片设备进口狂潮背后:买得越多,卡得越紧? - 天天要闻

中国芯片设备进口狂潮背后:买得越多,卡得越紧?

最近跟朋友聊起芯片产业,有个数字让我惊掉下巴——2024年全球芯片设备卖了1171.4亿美元,光咱们中国就买走了495.5亿,占比超过四成!这相当于全球每卖出三台造芯片的机器,就有一台是运往中国内地的。但细想之下,这个数字既让人振奋,又让人
卡式炉爆炸,多人被严重烫伤!紧急提醒 - 天天要闻

卡式炉爆炸,多人被严重烫伤!紧急提醒

最近不少人外出露营卡式炉成了必备品但千万要注意使用安全!5月3日北京一起卡式炉爆炸事故7人受伤登上热搜引发关注据媒体报道,北京的陈先生与邻居两家人五一假期在野外烧烤时,刚购入一个月、仅使用过两次的卡式炉突然爆炸,导致7人不同程度受伤,部分伤
颜宁再次打假:科学家不需要“完美人设” | 新京报快评 - 天天要闻

颜宁再次打假:科学家不需要“完美人设” | 新京报快评

▲颜宁在其微博发布声明,辟谣网传简历。图/颜宁微博截图知名科学家颜宁再次公开打假,打假的对象仍是假简历。据报道,5月4日,颜宁在其微博上发帖辟谣,“一份不知道谁缺乏常识造出来的真真假假的简历从前年就开始流传,哪怕也许出于好心,也是不对的,已被我投诉掉了,不知道为啥现在又被翻出来”。并请微博节后尽快清理...
人工智能还将带来多少可能? - 天天要闻

人工智能还将带来多少可能?

原创 黄鑫 经济日报与大模型对话,生成一件大师风格画作;依托人工智能技术规划路线,具身智能机器人可精准识别和抓取零部件……日前举办的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集中展示了多项新技术新成果,生动展现了数字经济的澎湃活力,而人工智能技术在其中扮演着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