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赋能女科学家?大湾区科学论坛上,她们建议→

2024年11月18日02:42:05 科学 1354

“在我们出海的团队里,从首席专家、骨干学者,到青年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其中都有女性的身影。”

在11月17日举行的2024大湾区科学论坛女科学家分论坛上,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实验室(广州)、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教授唐丹玲自豪地说道。

如何赋能女科学家?大湾区科学论坛上,她们建议→ - 天天要闻

2024大湾区科学论坛女科学家分论坛。

为分享前沿科技成果和个人成长历程,优化女科学家科技创新环境,2024大湾区科学论坛女科学家分论坛邀请9位女性科技工作者进行主旨报告与圆桌讨论,围绕如何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大湾区科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加强对女科技工作者的赋能等话题展开探讨。

“最强大脑”“乘风破浪”

她力量”助力前沿创新

人工智能算法已经发展了数十年,为什么近几年迎来了爆发性的成果?算力的提升是一个重要推手。”

在主旨报告环节,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主任卢宇彤分享了人工智能与超级计算大数据融合发展的前景与机遇。

她指出,人工智能技术凭借对复杂高维空间的快速处理能力,极大缩短了计算的时间,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但它在用于科学计算的时候,精度依然不够高。”卢宇彤表示,科研工作者正在把超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融合,搭建科研平台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除了“超级大脑”,“她力量”在深海同样得到彰显。

深海油气资源怎样精准探测开发,海底滑坡、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如何及时监控?女科学家分论坛主旨报告环节,唐丹玲分享了团队最新开展的海洋重力仪研发进展。

“由于卫星数据无法对水下情况进行探测,水下导航常常依赖水面测量数据进行修订。一旦海洋环境发生变化,数据准确性就会受到影响,甚至诱发危险。”唐丹玲介绍,为了提升深海探测的准确性,她和团队近年来一直致力于研发新型的海洋重力仪,依据重力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探究深海构造。

从事海洋生态环境卫星遥感等研究数十年,唐丹玲深知海洋科考任务条件艰苦,可这几年她发现,身边的女性科学家身影逐渐多了起来。“我的团队里有近三分之一的研究人员都是女性,是实验室里女性比例最高的科研团队。”她鼓励年轻女性科学家,要将个人研究兴趣与国家、区域发展需求结合起来,勇敢迈出第一步,实现个人的梦想。

如何赋能女科学家?大湾区科学论坛上,她们建议→ - 天天要闻

2024大湾区科学论坛女科学家分论坛。

破解“女科学家去哪了”

呼吁更多政策资金支持

“全国科技工作者中,女性占比与男性基本一致,但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占比中,女性只占6%。”主旨演讲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陈春英提到的一组数据引发了不少在场女性科学家的讨论。

“女科学家去了哪里?”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博士生导师赵静表示,女性科研工作者在本职工作外往往还承担着照顾家庭、养育子女等责任。“在人才成长与考核的周期里,应当给予女科学家,尤其是青年女性科研工作者更多的时间。”她说。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作物生物安全基础科学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杨青表示,男女之间在智力与科研素养上并不存在差异,除了要鼓励女性科研工作者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敢于突破创新之外,友好的外部环境同样重要。

对此,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陈燕结合个人求学与工作经历建议,可以为女性科学家提供资金、政策等支持,进一步拓宽女性在前沿科技创新领域的机会和空间。

采写:南方+记者 陈子阳

摄影:南方+记者 许舒智

【作者】 陈子阳;许舒智

大湾区科学论坛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90%稀土中国掌控!美国7000万卖厂悔断肠?今我们技术卡它脖子 - 天天要闻

90%稀土中国掌控!美国7000万卖厂悔断肠?今我们技术卡它脖子

美国这会儿估计正对着空气拍大腿。20多年前7000万美元就卖掉的稀土工厂,现在想花7亿都买不回来。更扎心的是,全球90%的稀土话语权攥在咱们手里,它想造点像样的东西,还得看咱们脸色。这事儿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稀土这玩意儿,听着像土里的稀罕物,
清华大学韩敏芳教授团队:从实验室到应用转化,高性能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理论与实践 - 天天要闻

清华大学韩敏芳教授团队:从实验室到应用转化,高性能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理论与实践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转换技术,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其高能量转换效率和广泛的燃料适应性使其在能源领域具备了独特的优势,特别是在分布式发电、便携式能源装置和大型电力系统等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平板式SOFC电池堆重复单元(CRU)及千瓦级电堆实物图▲ 2011~2020 年全球SO...
颠覆医学!AI帮助无精男喜当爹,800万扫描找出3个生命火种 - 天天要闻

颠覆医学!AI帮助无精男喜当爹,800万扫描找出3个生命火种

专注AIGC领域的专业社区,关注微软&OpenAI、百度文心一言、讯飞星火等大语言模型(LLM)的发展和应用落地,聚焦LLM的市场研究和AIGC开发者生态,欢迎关注!全球著名媒体CNN消息,一对国外夫妇饱受18年不孕不育折磨,主要原因是丈夫患有无精症,精液中无法检测到精子,而这是导致男性不育的罕见病症之一。在传统检查中,即使...
罕见!今年三伏天近10年来最短 - 天天要闻

罕见!今年三伏天近10年来最短

7月7日,小暑,迎风穿夏,寻觅清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夏天开始变得潮湿闷热,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也快到来。在过去10年,从2015年至2024年,连续10年的“三伏”都是40天。而今年的“三伏天”7月20日入伏,8月18日出伏,仅30天,是近10年来最短的一次。酷热还没真正开始,暑意已经蔓延。此时,寻一处清凉,成了夏...
国科大毕业生探访怀柔“一城两都” - 天天要闻

国科大毕业生探访怀柔“一城两都”

7月5日一早,雨过天晴。怀柔科学城新质生产力创造中心门前,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毕业生们正带着家人走下大巴车,准备进展厅“探秘”——这是中国科学院大学2025年毕业典礼走进“一城两都”活动的首站。
记者手记:从“离科学最近的地方”扬帆报国之路 - 天天要闻

记者手记:从“离科学最近的地方”扬帆报国之路

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 记者手记:从“离科学最近的地方”扬帆报国之路新华社记者刘祯7月的北京,骄阳似火。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的运动场座无虚席,热烈的氛围比骄阳更胜。6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大学2025年度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这里举行。万余名毕业生即将从这个被称作“离科学最近的地方”启程,奔赴各自的科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