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做不到的,中国能!嫦娥六号钻取2米下月壤,创造人类历史

2024年05月11日16:25:09 科学 1125

信源:《嫦娥六号整装待发!此次“奔月”都有啥任务?》——环球网2024-05-03

美国做不到的,中国能!嫦娥六号钻取2米下月壤,创造人类历史 - 天天要闻

前言

5月3日,嫦娥六号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看了这个消息可真是振奋人心,其实发射成功在我们国家已经算是见怪不怪的消息了。

最让人激动的还是它很快就进入月球轨道,这次的任务很重要,就是要带回两千克月球背面样品,还要在月球2米的深度挖土。

这项任务的成功,将会创造人类新历史,那么,嫦娥六号是怎样做到的?

美国做不到的,中国能!嫦娥六号钻取2米下月壤,创造人类历史 - 天天要闻

任务的重要性

今年我们的航天事业进展可以说是飞速了,好消息是一个接着一个传出。

我们的嫦娥六号这次有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到月球背面采样

信源:美国做不到的,中国能!嫦娥六号钻取2米下月壤,创造人类历史 - 天天要闻

《嫦娥六号整装待发!此次“奔月”都有啥任务?》——环球网2024-05-03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从月球上带来的样本都是月球正面的。

这就引发不少科学家好奇,月球背面的土壤是怎样的?它会和正面一样吗?

如果这次我们的嫦娥六号成功完成任务,将会是首次成功采到月球背面样本的国家。

美国做不到的,中国能!嫦娥六号钻取2米下月壤,创造人类历史 - 天天要闻

信源:《九天揽月、探索不止!火箭“大力士”将托举嫦娥六号奔向月球》——央视网2024-05-03

美国做不到的,中国能!嫦娥六号钻取2米下月壤,创造人类历史 - 天天要闻

《九天揽月、探索不止!火箭“大力士”将托举嫦娥六号奔向月球》——央视网2024-05-03

为了能更顺利采摘样本,我们在嫦娥六号的设计上大有乾坤。

光从体积上看,嫦娥六号就比嫦娥五号一百公斤

这就表明要想把嫦娥六号送到太空,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

美国做不到的,中国能!嫦娥六号钻取2米下月壤,创造人类历史 - 天天要闻

长征五号要在将月球六号送到将近两百公里,距离地面41万公里的月球转移轨道。

因为体积较重,难度增加了不少,需要更大的琉璃罩才能包裹。

好在我们的相关技术人员用很巧妙的办法,成功解决这个困难。

美国做不到的,中国能!嫦娥六号钻取2米下月壤,创造人类历史 - 天天要闻

不光在嫦娥六号身上做出了改变,把长征五号也变成了“大力士”

相当于是一个大型捆绑式运载火箭,身上捆了四个助推器

美国做不到的,中国能!嫦娥六号钻取2米下月壤,创造人类历史 - 天天要闻

这些困难解决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要想在月球背面着陆,是一个很困难的事情。

为了更好的完成这项任务,我们的科研人员专门为嫦娥六号设计了十几个飞行任务

那么,嫦娥六号这次的任务有多困难?

美国做不到的,中国能!嫦娥六号钻取2米下月壤,创造人类历史 - 天天要闻

困难程度

虽然月球也算是我们的邻居了,但是我们对它的了解并不多。

经过科研人员、宇航员一点一点的探索,我们才能稍微了解它的面纱。

月球的自转和公转的周期相同,所以我们只能看到它的正面。

信源:《为何在月球背面着陆难于月球正面?》——国家航天局2015-12-09

美国做不到的,中国能!嫦娥六号钻取2米下月壤,创造人类历史 - 天天要闻

《为何在月球背面着陆难于月球正面?》——国家航天局2015-12-09

大部分的背面我们都看不到,只能靠航天技术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月球夜长很长,有些地区甚至没有光照,几乎一直处在阴影中。

这些困难都是嫦娥六号任务中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嫦娥六号要采用不同深度的土。

美国做不到的,中国能!嫦娥六号钻取2米下月壤,创造人类历史 - 天天要闻

从火箭发射到月球背面取样,再到成功返回地面。

看似并不是很困难的任务,过程要经历五十多天。

成功带回月土是很荣幸的一件事情,嫦娥五号带回月土的时候我们非常高兴。

信源:《无价之土!月球“土特产”有何价值?嫦娥五号带回月壤首次公开亮相》——央视网2021-02-24

美国做不到的,中国能!嫦娥六号钻取2米下月壤,创造人类历史 - 天天要闻

《无价之土!月球“土特产”有何价值?嫦娥五号带回月壤首次公开亮相》——央视网2021-02-24

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土有1731克,相信很多朋友在电视上看到过。

月土看起来很像细细的水泥,和我们地面的土不太一样。

它很细腻,直径大概是一百微米,在月球上大概有几米到几十米。

美国做不到的,中国能!嫦娥六号钻取2米下月壤,创造人类历史 - 天天要闻

经过科研人员的研究,他们发现这些月土,并不能种菜。

里面没有什么营养成分,什么菜都种不了。

美国做不到的,中国能!嫦娥六号钻取2米下月壤,创造人类历史 - 天天要闻

但是其中的很多含量是地球的很多倍,具体还有什么作用,我们还需要专业人员给我们解答。

正是因为月土很神秘,很多有用的物质还没有被开发。

很多科研人员才会对月球背后的土壤感兴趣,那么,嫦娥六号能否成功带回月土?

美国做不到的,中国能!嫦娥六号钻取2米下月壤,创造人类历史 - 天天要闻

环环相扣

嫦娥六号是采用两种不同的方式挖土,与其说是挖土,不如说是钻土。

月球的便面并不是平面,有很多坑,所以钻土的方式更合适

它要从不同地域采相关土壤,还会采取地下两米的月土。

信源:《新闻多一度|嫦娥六号启程“奔月” 在月球背面“挖土”有多难?》——新京报2024-05-03

美国做不到的,中国能!嫦娥六号钻取2米下月壤,创造人类历史 - 天天要闻

《新闻多一度|嫦娥六号启程“奔月” 在月球背面“挖土”有多难?》——新京报2024-05-03

如果这次嫦娥六号圆满成功,会让我们对月球更加了解。

因为嫦娥五号从月球正面取回的月土,科研人员已经在里面发现了新的矿物“嫦娥石”。

要想成功将月土带回地面,嫦娥六号还要下很大的功夫

美国做不到的,中国能!嫦娥六号钻取2米下月壤,创造人类历史 - 天天要闻

任务的着陆点是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它可是世界上公认月球上最大的盆地。

不止是最大,深度也是大家想想不到的深度

嫦娥六号要自动绕月飞行,在采集样本的时候,可能会遇见很多我们没有预测的危险。

美国做不到的,中国能!嫦娥六号钻取2米下月壤,创造人类历史 - 天天要闻

在成功采到月土后,还要带着月土返回地面

它的十几项任务是环环相扣的,每一个都有存在的意义。

美国做不到的,中国能!嫦娥六号钻取2米下月壤,创造人类历史 - 天天要闻

目前这个任务还是很难的,没有国家完成,美国的技术也没有完成。

他们做不到的技术,我们却能,也说明以后我们的技术会越来越强大。

信源:《人类首次月背采样被寄予厚望》——科技日报2024-05-10

美国做不到的,中国能!嫦娥六号钻取2米下月壤,创造人类历史 - 天天要闻

《人类首次月背采样被寄予厚望》——科技日报2024-05-10

我们的嫦娥六号,被人类首次月背采样给予厚望。

因为我们是首个敢尝试这项挑战的国家,非常震撼人心。

这也说明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在航天领域发展的越来越优秀。

美国做不到的,中国能!嫦娥六号钻取2米下月壤,创造人类历史 - 天天要闻

结语

相信嫦娥六号会成功回家,这次的成功也是我们航天技术的一项重大进步,也能让我们更多的了解月球背后的秘密。

最后,我们祝愿嫦娥六号早日完成任务,我们国家的航天技术发展的越来越快吧!

信息来源

《嫦娥六号整装待发!此次“奔月”都有啥任务?》——环球网2024-05-03

《九天揽月、探索不止!火箭“大力士”将托举嫦娥六号奔向月球》——央视网2024-05-03

《为何在月球背面着陆难于月球正面?》——国家航天局2015-12-09

《无价之土!月球“土特产”有何价值?嫦娥五号带回月壤首次公开亮相》——央视网2021-02-24

《新闻多一度|嫦娥六号启程“奔月” 在月球背面“挖土”有多难?》——新京报2024-05-03

《人类首次月背采样被寄予厚望》——科技日报2024-05-10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研究发现消失的尼罗河支流 或助解开金字塔建造之谜 - 天天要闻

研究发现消失的尼罗河支流 或助解开金字塔建造之谜

新华社北京5月21日电 研究人员日前绘制出尼罗河一条现已干涸的支流地图,认为它可能帮助古埃及人建造了31座金字塔,包括著名的吉萨金字塔群。研究成果由最新一期英国《通讯-地球与环境》杂志刊载。 埃及金字塔最集中的地区是自吉萨市向南至利什特村之间的一片沙漠。那里距离尼罗河有数十公里远,但发现了港口遗迹。埃及学家...
2023年重庆长江干流监测到鱼类93种 珍稀特有鱼类出现频率增加 - 天天要闻

2023年重庆长江干流监测到鱼类93种 珍稀特有鱼类出现频率增加

封面新闻记者 李茂佳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来临之际,5月21日,重庆市生态环境局举行重庆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情况新闻发布会。2023年,重庆长江干流监测到鱼类93种,较禁捕前增加47种。长江鲟从禁捕前监测到的7尾增加到249尾,珍稀特有鱼类出现频率增加,出现范围扩大。新闻发布会现场。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卫表示...
全球首台!我国量子测量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 天天要闻

全球首台!我国量子测量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5月21日,全国首届量子精密测量赋能产业发展大会,在安徽合肥举办。会上,全球首台商用低温版量子钻石原子力显微镜正式亮相。该显微镜由国仪量子技术(合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仪量子”)自主研制,这标志着我国量子精密测量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取得重要突破。△低温版量子钻石原子力显微镜。图片来源:国仪量子国...
世界首次:科学家成功对 μ 子实行“冷却”加速,约达光速 4% - 天天要闻

世界首次:科学家成功对 μ 子实行“冷却”加速,约达光速 4%

IT之家 5 月 21 日消息,日本 J-PARC 研究中心、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机构联合发布公报,宣布完成了业内首次对 μ 子进行“冷却”和加速的操作,朝着实现世界首个 μ 子(渺子)加速器迈出了一大步。据介绍,研究团队在 J-PARC 中心使带一颗正电荷的正 μ 子减速到几乎停止(光速的 0.002%)的状态,并使正 μ 子的方向和速度...
气象水文部门预测:今年“龙舟水”水情较往年略偏重 - 天天要闻

气象水文部门预测:今年“龙舟水”水情较往年略偏重

5月20日迎来“小满”节气,民谚有云“小满小满,江河渐满”。进入“小满”节气,雨水丰盈,江河的水逐渐增多。根据广州市水文气象数据统计,5月20日广州市降暴雨,其中白云、花都、增城等区降大暴雨,全市平均日雨量74.0毫米。豆大雨点落在地面,溅起水花。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子良受强降雨影响,5月20日全市江河水位...
值得收藏!《常州市野生鸟类图册》发布 - 天天要闻

值得收藏!《常州市野生鸟类图册》发布

现代快报讯(记者 陆文杰)鸟类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指示类群,是评价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关键性指标。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常州鸟类生境状况大幅提升,越来越多的野生鸟类翱翔在青山绿水间,野外鸟类记录不断刷新,珍稀鸟类频频亮相。它们用翅膀为生态环境投票,实名认证了常州生物多样性工作的丰硕成果。在5·22国际生物多样...
马斯克豪言:30年内火星城市崛起,人类新家园即将诞生! - 天天要闻

马斯克豪言:30年内火星城市崛起,人类新家园即将诞生!

埃隆·马斯克,这个科技界的狂人,他总是有着让人震惊的想法和计划。这不,他又在火星上动起了脑筋。他旗下的SpaceX公司,一直在研究怎么把人送上火星,还在想方设法要在那上面建个城市。图片来自网络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可是挺活跃的,他就在那儿说,未来30年,火星上肯定会有人类城市。
研究发现英国 AI 聊天机器人的安全措施容易被绕过 - 天天要闻

研究发现英国 AI 聊天机器人的安全措施容易被绕过

划重点:- ️  英国政府研究人员发现,防止 AI 聊天机器人发出非法、有毒或露骨回应的保护措施可以被简单的技术绕过。-   通过测试,研究人员发现五个系统 “极易受到攻击”,甚至在没有有针对性地绕过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也能产生有害回应。-   安全防护可以通过 “相当简单” 的攻击绕过,例如指示系统以 “当然,...
聚智聚力 14位院士专家齐聚长沙助推南华大学高质量发展 - 天天要闻

聚智聚力 14位院士专家齐聚长沙助推南华大学高质量发展

华声在线5月20日讯(通讯员 夏文辉 记者 卢小伟)5月20日上午,南华大学高质量发展战略咨询会在长沙召开。14位院士专家齐聚一堂,为推动南华大学高质量发展问诊把脉,为加快推动南华大学“双一流”建设贡献新思路、新方案。 曹正平 摄中国科学院院士饶子和、沈岩、高福、贺福初、顾宁、陈晔光、骆清铭,中国工程院院士欧阳...
脑洞大开的神经科知识记忆方法,知识点‘顺’间记住 - 天天要闻

脑洞大开的神经科知识记忆方法,知识点‘顺’间记住

最近复习考试时,搜集到一些很有趣的神经科知识点记忆口诀,我整理了一下分享给大家,希望能为你枯燥的学习带来一丝乐趣和便利。如果你的知识库中也藏着类似的秘密武器,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让我们一起丰富这个神经科知识的记忆宝库~Wallenberg综合征——钱医生教三基延髓背外侧综合征(Wallenberg综合征)最常见的原因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