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荒”到“山绿” 他们在高原上与恶劣环境“硬碰硬”

2024年04月27日22:52:27 科学 6044

眼下,正是全国各地植树添绿的好时节。地处“三江之源”的青海,是我国的重要生态屏障。但是,由于高寒少雨、紫外线强、蒸发量大,青海高原部分地区,常年植被稀少,是国内植树造林难度较大的区域之一。在这里,如何找到适合的树种,如何让一棵树成功活下去,都比很多地方难上很多。而这么难的事情,有人却干了几十年。

这两天,青海西宁南北山地区,正在进行大规模植树。西宁南北山,地势陡峭、海拔高、植树难度大。护林员们只能靠人力将一棵棵树苗背上山种植。

从“山荒”到“山绿” 他们在高原上与恶劣环境“硬碰硬” - 天天要闻

青海西宁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所长 张锦梅:这里面都是石头,石膏质的那一种土质,挖坑的时候非常难。有的时候可能挖一个小时才能挖出来一个坑,有的时候有的遇到好一点,可能挖个20分钟,30分钟。

每年这个时候,张锦梅都会跟着林业工人们一起进山种树,并观察树种生长情况。

高原山区地质条件复杂,不仅含碱量高,而且岩石块也多,再加上气候条件多变,树木生存条件恶劣。除了种树,张锦梅还需要观察树木的枯死状况,并收集不同树木在高原上的生存情况,以找到高原树木更多存活的密码。

从“山荒”到“山绿” 他们在高原上与恶劣环境“硬碰硬” - 天天要闻

青海西宁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所长 张锦梅:这个春天干旱少雨,基本上是地上部分已经开始活动了,地下部分还没有解冻,那么根系不能活动。再加上整个的使劲吹风,风吹死了可以说是。

张锦梅说,在高原上,想要提高植树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种苗是关键。几十年来,她和同事们不断筛选抗旱良株,并将种苗严格分级后带土移栽。观察它们是否适应高原气候。

从“山荒”到“山绿” 他们在高原上与恶劣环境“硬碰硬” - 天天要闻

张锦梅已收集优质高原树种质资源上千份。为了采集到这些优良品种,张锦梅跑遍高原地区,平均每年在野外作业超过200天。

青海西宁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所长 张锦梅:我自己一年里买的最多的就是鞋,我的脚底下基本上是老茧,每过一段时间我拿刀片也必须割掉,要不然走不成路。

从“山荒”到“山绿” 他们在高原上与恶劣环境“硬碰硬” - 天天要闻

在与恶劣自然环境“硬碰硬”的日子里,张锦梅与同事终于探索制定出杨树等8个品种的育苗栽植技术规范,将造林成活率提高到80%以上,其中选出的“树干高、树径粗、树冠阔、抗逆性强”的杨树良种,育种周期缩短了3至5年。好树苗还要种好。和其他地域相比,在高原悬崖上种树,植树者要面对的不仅是恶劣的土壤条件,还要面对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

山上土壤条件差,种树者需要在山体上挖出一道道阶梯,树苗还要带着营养土运上悬崖,难度可想而知。

从“山荒”到“山绿” 他们在高原上与恶劣环境“硬碰硬” - 天天要闻

青海西宁市南北山绿化护林员 汪明福:有时候下雨,我们干活,有时候有危险,怕滑倒。

经过植树人的多年努力,如今,西宁市南北两山的森林覆盖率,由最初的7.2%提升到79%,高寒干旱的西宁森林覆盖率达到37%。一代代植树人,正让这片高原变得更绿、更美。

(总台记者 陈晨 崔建军 柳成 青海台 殷一元)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新研究:气候变化可能加剧中风等神经系统疾病 - 天天要闻

新研究:气候变化可能加剧中风等神经系统疾病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一项新研究发现,气候变化可能会对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产生负面影响,加剧患者病情。该研究结果发表在新一期英国《柳叶刀·神经学》杂志上。伦敦大学学院研究小组对1968年至2023年间全球发表的332篇相关论文进行了分析。研究人员考虑了19种不同的神经系统疾病,包括中风、偏头痛、阿尔茨海默病、脑膜炎、癫痫...
福州是一个奇迹,河口盆地世界上都少见 - 天天要闻

福州是一个奇迹,河口盆地世界上都少见

河流入海口(及入湖口)通常形成的是三角洲,或者河口湾。像福建省省会福州这样的河口盆地,在世界上都是少见的。它群山蜿蜒,河海相会,是山水造就的海上福地,也是地形构造的一个奇迹。▲福州是典型的河口盆地,周围一圈山完全可以合围,基本没有缺口河口最常见的是三角洲。
展现科普独特魅力!2024年四川省科普讲解大赛圆满落幕 - 天天要闻

展现科普独特魅力!2024年四川省科普讲解大赛圆满落幕

封面新闻记者 边雪5月17日,记者从四川省科技厅获悉,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厅主办,四川省科技交流中心、四川广播电视台承办的2024年四川省科普讲解大赛总决赛在成都成功举行。四川省科技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赵敏出席并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川省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杨正林出席比赛并担任评委。成都海关、省气象局...
中国与巴西推进航天合作,涉及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等方面合作 - 天天要闻

中国与巴西推进航天合作,涉及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等方面合作

IT之家 5 月 17 日消息,中国、巴西航天合作已有 30 年以上历史(1988 年 7 月中巴签署关于核准研制地球资源卫星的协议书),此前已联合研制多颗中巴地球资源卫星,为拉美、非洲、东盟等地区的诸多发展中国家提供了 50 余万景遥感卫星数据。国家航天局官方现宣布,局长张克俭 5 月 16 日以视频方式与巴西航天局马可・安东尼...
NASA供应商:阿波罗号把几百公斤重的月球车送上去毫无实际意义 - 天天要闻

NASA供应商:阿波罗号把几百公斤重的月球车送上去毫无实际意义

在探讨NASA阿波罗登月计划及其科学价值时,我们不能仅仅从物资运输的角度来衡量其意义,而应将其置于更广阔的历史、科学与技术进步的背景中综合考量。阿波罗计划,作为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壮举,其深远影响远远超越了“送几百公斤重的月球车”或“带回几百公斤月球岩石”的表面现象。
"巴铁惊喜!嫦娥六号释放神秘卫星,中国航天再创辉煌 - 天天要闻

"巴铁惊喜!嫦娥六号释放神秘卫星,中国航天再创辉煌

震惊!最新消息传来,据中国国家航天局确认,嫦娥六号在执行月球探测任务期间,成功释放了一颗神秘卫星。这一突破性的事件令整个航天界为之振奋,更让国内外航天爱好者纷纷瞩目。嫦娥六号释放神秘卫星引发科技热潮中国航天科技再上新高峰!
台湾网友泪目感叹:“团团”“回来”了! - 天天要闻

台湾网友泪目感叹:“团团”“回来”了!

17日,台北市动物园在“濒危动物故事馆”展出已病逝大陆赠台大熊猫“团团”的形态标本。据悉,“团团”做得非常逼真,包含舌头、蛀牙、口水都真实呈现,唤回粉丝们与它共度过往点滴。“好想念‘团团’!”“就像我们的家人一样!
搭建粤港澳科普交流平台 广州坚持科普发展“引进来”和“走出去” - 天天要闻

搭建粤港澳科普交流平台 广州坚持科普发展“引进来”和“走出去”

5月17日下午,由广州市科学技术局指导,广东科学中心、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馆联盟、广州科普联盟主办的2024年粤港澳科普交流系列活动暨科普能力培训会在广东科学中心圆满举办。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馆联盟、广州科普联盟、广东省科技馆研究会成员单位代表、科普融媒体战略共建单位和媒体单位代表等约300人参加会议。记者了解到,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