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周刊丨“追火箭”的年轻人 下一站:拍摄“嫦娥六号”

2024年04月27日22:32:38 科学 2694

谢集潇,1999年出生于北京,从小酷爱航天。

2020年7月,海南文昌,天问一号发射,他当时是北京服装学院广告专业的学生。

摄影师 谢集潇:官方的发射直播更关注的是任务或者型号本身的内容,我们想提供的是新闻之外的另一种视角。我们想通过更精美的影像去记录一次发射,机位可能不是最近的。

新闻周刊丨“追火箭”的年轻人 下一站:拍摄“嫦娥六号” - 天天要闻

摄影师 谢集潇:最出彩的画面是天舟二号发射的时候,当时正好是夜间的发射,整个海滩上全是黑的,只有些星星点点手机的光。点火升空以后,火焰把整个沙滩照亮,一下子就能看见沙滩很多人,大家拿着手机跟着火箭开始转头的过程,我们觉得特别震撼。

新闻周刊丨“追火箭”的年轻人 下一站:拍摄“嫦娥六号” - 天天要闻

新闻周刊丨“追火箭”的年轻人 下一站:拍摄“嫦娥六号” - 天天要闻

摄影师 谢集潇:我还在念大三的时候,临发射前,我还以为这是一次“平平无奇”题材的拍摄;但是当你看见火箭点火升空,过了一会儿,远处火箭巨大的声音撞到你身上的时候,你能感觉到自己同样被这样一次发射感染到了,我觉得这是人生难得的一种体验。

新闻周刊丨“追火箭”的年轻人 下一站:拍摄“嫦娥六号” - 天天要闻

摄影师 谢集潇:到了2021年4月份,要发射中国空间站第一个舱段,这又是一个特别精彩,特别震撼的事情。我们在网上发了一个招募,当时没想到一下子一百多人在网上填了我们报名的问卷。实际那一次拍摄有六七十人参与进来。他们都是自己花钱买机票,订酒店,很多学校甚至是学校的摄影社团,十个人一块过来。既然大家都对这个事这么感兴趣,就想能不能把它变成持续稳定的团队。

新闻周刊丨“追火箭”的年轻人 下一站:拍摄“嫦娥六号” - 天天要闻

摄影师 谢集潇:天和核心舱发射以后,整个中国空间站建造一期工程,我们是全程参与了。像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我们慢慢都有些合作。

新闻周刊丨“追火箭”的年轻人 下一站:拍摄“嫦娥六号” - 天天要闻

摄影师 谢集潇:山东海阳一个海上的发射场,主要是以发射民营任务为主的海上发射场。今年年初,一个民营航天公司在海阳做一次发射,是世界上最大的固体火箭发射,在船上我架了机位。因为离火箭太近了,我们也错误预估了火箭点火时候巨大的推力,一点火那个爆发力,我们有几台放在船上的相机,直接被冲到海里去了。

新闻周刊丨“追火箭”的年轻人 下一站:拍摄“嫦娥六号” - 天天要闻

摄影师 谢集潇:慢慢我们发现,原来中国除了官方的发射以外,其实还是有很多民营航天公司的。越来越多的民营航天公司,我们都开始有接触。有的是我们拍他们的火箭发射,有的是我们去拍他们的发动机试车。

新闻周刊丨“追火箭”的年轻人 下一站:拍摄“嫦娥六号” - 天天要闻

蓝箭航天媒体公关经理 王轶辉:他们对这个行业的向往,有好奇心的追求,以及有一些梦想在。所以特别希望可以和他们一起创作出一些比较好的作品。

新闻周刊丨“追火箭”的年轻人 下一站:拍摄“嫦娥六号” - 天天要闻

摄影师 谢集潇:我们想把全球范围内航天相关的资讯让更多人知道,像之前星舰的几次试验,我们都进行转播和解说。太空探索这件事情是不分国界的,真正热爱航天的或者做航天的人,不仅仅局限于自己的国家,我们都是怀揣着星辰大海去追逐航天。

新闻周刊丨“追火箭”的年轻人 下一站:拍摄“嫦娥六号” - 天天要闻

摄影师 谢集潇:嫦娥六号目前的志愿者招募还在进行中,预期这次可能会有一百多人参与到整个嫦娥六号科普内容的制作中。

新闻周刊丨“追火箭”的年轻人 下一站:拍摄“嫦娥六号” - 天天要闻

摄影师 谢集潇:我们希望能伴随着中国航天的成长,去建立一个专业的航天和群众之间的桥梁。

(编导 徐新)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宇宙第一大行金条掺假风波,工行澄清来了 - 天天要闻

宇宙第一大行金条掺假风波,工行澄清来了

周末贵金属时间,小伙伴们大家好。这两天有关在宇宙第一大行买到掺假金条的消息在朋友圈刷屏了。昨天半夜,终于等来了工行的澄清公告:当然是不属实。这是怎么回事呢?说是有一位客户在工行的南翔支行购买了两款金条。结果在剪开加工首饰的过程中发现疑似杂质。我们通过网上的图片看到,剪开后里面有些发黑。工行上海嘉定支...
中国工程院院士葛世荣出任江西理工大学校长 - 天天要闻

中国工程院院士葛世荣出任江西理工大学校长

5月9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葛世荣等同志职务任免的通知,经省政府研究决定:聘任葛世荣为江西理工大学校长。此前,葛世荣担任过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长、党委副书记。葛世荣个人简介葛世荣,男,1963年4月出生,工学博士,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1983年7月,葛世荣在黑龙江矿业学院(现黑龙江...
西安雷雨夜再现龙形不明飞行物,有人称听到类似龙吟声 - 天天要闻

西安雷雨夜再现龙形不明飞行物,有人称听到类似龙吟声

2025年5月8日晚,西安突遭短时强降雨,雷暴交加中,多名市民在夜空中再次捕捉到神秘黑影“龙形”不明飞行物。有网友听到老牛般的咆哮声类似“龙吟”。(视频剪辑:陈歆铃 综合四川观察、南京新闻)(来源:北京日报)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
光博会将于5月15日在光谷启幕,全球近百项最前沿技术创新成果集中亮相 - 天天要闻

光博会将于5月15日在光谷启幕,全球近百项最前沿技术创新成果集中亮相

5月9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召开“第二十届‘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会上宣布,第二十届“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以下简称光博会)将于5月15日至17日在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举行。这是国内光电子信息产业领域专业化程度高、行业地位高、国际化水平高、观展人数多的顶级盛会之一。大会首次规模化引入境...
科普大篷车进校园 点燃学生科学热情​ - 天天要闻

科普大篷车进校园 点燃学生科学热情​

科普大篷车进校园 点燃学生科学热情通讯员:罗晓萍、徐玲玲 审核:大庆、彦平为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与创新能力,5月8日,武汉市江夏区科学技术协会、江夏区教育局、武汉科技馆联合开展的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来到了江夏区金
杜克大学研究:若在工作中使用生成式AI,同事可能会质疑你的能力 - 天天要闻

杜克大学研究:若在工作中使用生成式AI,同事可能会质疑你的能力

IT之家 5 月 9 日消息,据外媒 Neowin 今日报道,美国杜克大学的最新研究指出,尽管 AI 工具能提高工作效率,但像 ChatGPT、Claude 和 Gemini 等工具的使用可能会让同事和经理认为你的能力不足。这项研究题为《使用 AI 工具会遭遇社交评价惩罚》,已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刊登(IT之家附链接:点此前往)。研究通过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