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版流浪地球,1991年美国将4男4女关在一起,最后结果如何

2024年03月23日18:15:23 科学 1184

美国版流浪地球,1991年美国将4男4女关在一起,最后结果如何 - 天天要闻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赘述该篇文章结尾

火星到底能不能住人?如果地球毁灭,人类还有地方去吗?2012年,是玛雅人寓言中,世界末日的那一年。所以地球是否会毁灭,又是否会灭绝星球上的生物。在上世纪70年代时,是各种科幻作品以及整个科学界都非常关注的话题。

假如地球真的有一天,会发生什么巨大的灾难而导致灭绝整个生物,人类又将如何延续?是移民到火星,还是进行太空旅行。

其实我国的流浪地球,就是大刘老师的针对地球可能毁灭的一次畅想。但这个想法在其他国家,尤其是在美苏冷战的那个科技日新月异的年代下,这两个国家已经对这样的情况进行了多次实验。

美国版流浪地球,1991年美国将4男4女关在一起,最后结果如何 - 天天要闻

美国其中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实验,就是这个“小型地球”实验。他们备足了充足的粮食和净水,在基本的温饱可以保证的前提下,将4男4女关在一起,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人类可以因此而得到延续吗?


01

人类航空的探索

美国版流浪地球,1991年美国将4男4女关在一起,最后结果如何 - 天天要闻

这个实验,其实大家最关心的就是这4男4女在一起,会不会发生出什么刺激的事情。毕竟他们的食物充足,每天并不需要为食物的问题发愁。而这造成的结果就是他们每天都有大把的时间,你可以无所事事,也可以拿来做一切有意义的事,这完全取决于这些人怎么想。

当然也因为实验里也有4名女性,而在我们的社会体系中,女性从小受到的理解和对社会组成的认知中,他们对于情感上的交流,维持人际关系方面所需要的正反馈,要比在做成某些事情上获得正反馈要高。通俗的来讲,就是女性更注重情感方面的交流。

所以不少人对这个实验,既抱着对人类能否有重新延续的探索,也是一场对于封闭状态中人性的实验。

其实一开始,也就是二战结束之后,并没有人往其他星球避难这方面去想。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技术达不到。虽然此时的人类已经创造出空艇以及飞机这样,能够实现载人飞上天空的设施。但是人类并不知道,我们所生活的地球在宇宙中到底是个什么状态。

美国版流浪地球,1991年美国将4男4女关在一起,最后结果如何 - 天天要闻

然而在这一切,在1957年10月4日,苏联向太空发射了人类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苏普特尼克1号之后,被确定。地球并非是悬浮在太空之中,而是处于一种引力之下的运动状态。

这一发现深深刺痛了美国人民,因为人类探索太空所迈出的第一步,被苏联抢先了。而美苏开启了冷战之后,两国因为意识形态的不同,而展开了全面的竞争和较量。也正因为苏联在航空方面不断取得的进步,让他们对意识形态宣传的影响力逐渐扩大。美国的世界第一还能维持多久?美国的意识形态是否是最先进的?这样的问题在西方国家炸开了锅。

说的直白一点,就是这场太空竞赛,已经变成了美苏两国宣传意识形态优势的最强舆论武器。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在50年代一直到90年代,太空就成为了各国人们茶余饭后最关注的问题。

美国版流浪地球,1991年美国将4男4女关在一起,最后结果如何 - 天天要闻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科学界以及以及一些科幻作品,对太空的畅想越来越多。而在美国1969年7月16日,阿波罗11号成功升空完成了人类史上的第一次载人航天项目。在那个崇尚科学的年代,登月的伟大壮举让全人类为之疯狂。

登月计划成功之后,一个之前并没有什么人在意的寓言却突然美国兴起。那个寓言的内容,就是玛雅文明所寓言的世界末日。而此时已经具备了成功登月技术的美国,也开始了对其他星体的探索。而世界灭亡后人类是否能够移民外星球,成了当时最主流的一种科幻畅想。

可能由于西方一直都有诺亚方舟的神话传说,所以关于这方面的畅想和计划,让他们非常着迷。仿佛载人登上其他的星球,已经完全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了。

美国版流浪地球,1991年美国将4男4女关在一起,最后结果如何 - 天天要闻

由于人类其实并没有亲身经历过任何一次大灭绝级别的灾难,所以对末日的畅想,更多的是像6500万年前的那次白垩纪晚期的行星撞地球。再加上人类史上曾经经历过的大洪水神话,所以保留一部分人让人类继续存续下去,就成了美国畅想的主体。

而且由于工业上的发展迅速,人们也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而随着工业的发展,许多动物原本生存的生态环境被破坏,越来越多的动物开始渐渐消失,于是就有了这场“生物圈2号”的实验。

02

生物圈2号

美国版流浪地球,1991年美国将4男4女关在一起,最后结果如何 - 天天要闻

这个计划的的畅想其实也挺接地气的,就是为了试验,人类如果建造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态环境,是否就能够形成一个小型的“地球”环境。

环境这两个字说起来简单,但行动起来难度极大,因为他本身并不是随便种几棵树养几盆花就能做到的。而是根据真实的地球生态环境,复制出相同的环境状态。不但要有各种植物和动物,还有许多微生物比如生物细菌这样的存在。

为了搭建这么一个地方,美国前后总共花费了8年的时间,用掉了1.5亿美元。请来了大量的生物和环境学家。如果你感受不到这项实验的投入有多大,对比一下就行。当时美国造一艘航母也才2亿美元,仅仅是为了搭建这么一个环境,1.5亿以及这么多科学家的共同努力,这真的不是一个小项目。

美国版流浪地球,1991年美国将4男4女关在一起,最后结果如何 - 天天要闻

而在这么大的投入和努力下,该项目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成功创造了7个版块。分别是热带雨林、草原、沙漠。沼泽和海洋,以及适合人类生存的居住区和农业区。雨林正是复刻美洲热带雨林,草原是广袤的草地,沙漠取自拉斯维加斯,沼泽来自农村再加上模拟海洋环境。

总之上面所需要的生态环境,在美国都可以找到。为了最大程度的保持其稳定性,主要是微生物方面的影响。不少植物都是直接从当地移植过来的,甚至连海水也不例外。

美国版流浪地球,1991年美国将4男4女关在一起,最后结果如何 - 天天要闻

基地建造好之后,就是人员的挑选了。这个时候外界的声音,广泛都是支持让身体健壮的运动员来进行实验,因为他们的身体素质极高,也更能适应不同的环境。

但如果只按照这个方式挑选,无疑实验是进行不下去的。因为这个实验里是本身就是模仿灾后人类重建家园的,那自然一切的资源都只是最原始的原材料,所以像餐厅之类的设施是根本不存在的。

美国版流浪地球,1991年美国将4男4女关在一起,最后结果如何 - 天天要闻

那也就代表了这些人中,只要要有一名厨师。紧接着,就是这些人的健康问题,万一生命了无药可治怎么办,所以至少也应该有一名医生。然后就是做饭也是需要原料的,各种谷物的种植也需要有人具备农业知识。

面对越来越多的情况,最终他们还是在全国的科研人才里选中了4男4女进行本次实验。这些人不同于一般的科研人员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最关键的是,他们平时还十分注重身体健康,每个人都有健身的习惯。

03

诸多问题

美国版流浪地球,1991年美国将4男4女关在一起,最后结果如何 - 天天要闻

随后这8个人,就要在这个基地中,进行为期两年的生活实验。在这个阶段中,他们没有任何任务,唯一要做的其实就是生存下去。

但看起来没有问题的问题,才最会出现问题。因为之前他们并没有参加过相应的培训,每个人都是随机组合进来的。

最开始的几周他们有充足的食物,谁也不用为食物发愁,所以每个人的相处也非常融洽,能够维持人类社会中的风度。但随着几周过去之后,各种问题就开始频发。

比如食物眼看着就要见底,众人这才反正过来如果再不种植作物,那他们马上就会面临被饿死的情况。而如何种植作物,种植什么作物最快成熟,都成了他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美国版流浪地球,1991年美国将4男4女关在一起,最后结果如何 - 天天要闻

随之而来的还有各种健康卫生问题,因为基地里存在着的不同生态的区域,而这些环境已经独自构成完整的生态,仅靠自己就可以维持运行。也正因为如此,这里的环境是没有遭受过人类影响的。想要吃肉就要会打猎,甚至是圈养。

而他们一共只有8个人,很多时候还会因为专业不同,要完成的任务不同,在事情的优先级上每个人的选择也不同。那么优先级统一,以及谁来担任指挥的角色都是他们面临的问题。

并且基地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本身这个生态基地内的氧气是充足的。但在他们8个人进入基地之后,氧气的供给量跟不上消耗量,氧气开始逐渐下降。几个月的时间,他们所有人都先后出现了缺氧的情况,甚至还有人出现了高原反应。

美国版流浪地球,1991年美国将4男4女关在一起,最后结果如何 - 天天要闻

植物和动物也开始因为氧气不足的原因,开始枯萎和死亡,这当然也包括他们种植的农作物。最终生个生态体系崩溃,老鼠开始肆虐。因为出现了大量的动物尸体,没有天敌的老鼠发疯似的发展,一跃成为了基地里最发展最好的生物。

而随着老鼠的泛滥,更多的问题开始一个接一个的出现,此次的测试人员,不得不提前结束了实验,这次的实验失败了。

同时也证明,少数的人加上稳定的生态环境,即便人类有着丰富的经验,但也不能因此就保证人类可以继续延续下去。而这次实验也给了我们宝贵的经验,我们如果真正想要进行太空移民,我们面临的问题和不足还有很多很多。


参考来源:

上官新闻 这个科学实验,让八名男女困在温室里生活两年,供人参观…… | 有益思_上观新闻

美国资料 1984-2003 | Biospherics

PUBLICATIONS (1984-2003)

Papers on Biosphere 2 (Two year experiment) “链接”

百度百科 生物圈Ⅱ号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94%9F%E7%89%A9%E5%9C%88%E2%85%A1%E5%8F%B7/10419300?fr=ge_ala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养乐多亮相益生菌与健康研讨会,持续支持益生菌科研与科普 - 天天要闻

养乐多亮相益生菌与健康研讨会,持续支持益生菌科研与科普

5月19日-21日,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养乐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等支持的“第二十届益生菌与健康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大会着眼于益生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进益生菌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作为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养乐多支持主办的
“85后”孔大力任国家天文台副台长、上海天文台台长 - 天天要闻

“85后”孔大力任国家天文台副台长、上海天文台台长

近日,中国科学院党组发布任免通知,经研究,决定:孔大力同志任国家天文台副台长(兼);免去沈志强同志国家天文台副台长(兼)职务。孔大力同志任上海天文台台长(试用期一年);免去沈志强同志上海天文台台长职务,保留正局级。孔大力,男,1985年11月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天文台天文地球动力学中心“行星物理与...
又是“投毒”又是“捅刀”,动物的爱情世界真的震碎三观! - 天天要闻

又是“投毒”又是“捅刀”,动物的爱情世界真的震碎三观!

熟悉刑侦推理类作品的朋友们,肯定对氰化物印象深刻——毕竟很多受害角色,都是只沾了一丁点剧毒的氰化物就饮恨当场。然而,在无奇不有的自然界,氰化物也可以成为传情达意的礼品。不仅如此,动物“情侣”之间还有很多让人大跌眼镜的危险互动,在这个 520
这样吃饭,真的可能会让你变秃!但很多人还以为超健康 - 天天要闻

这样吃饭,真的可能会让你变秃!但很多人还以为超健康

过去十年里,间歇性禁食已悄然成为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据《自然》杂志报道,一项统计发现,2023 年美国超过 10% 的成年人都在实践这种饮食方式。在互联网上也只需略加搜索,就能发现各种间歇性禁食的指南,教你如何具体操作,给身体带来种种益处。
蜻蜓和蚯蚓“加入”《中国生物物种名录》 - 天天要闻

蜻蜓和蚯蚓“加入”《中国生物物种名录》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22日发布《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5版,共收录物种及种下单元162717个,并首次收录了蜻蜓和蚯蚓。“生物多样性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生物物种名录则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生物多样
OpenAI在阿联酋启动“星际之门”项目,计划扩展至亚太地区 - 天天要闻

OpenAI在阿联酋启动“星际之门”项目,计划扩展至亚太地区

【TechWeb】近日,OpenAI联手G42、甲骨文、英伟达、软银和思科等公司,共同宣布打造“星际之门阿联酋”(Stargate UAE),这是OpenAI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平台Stargate的第一个国际部署项目。作为“OpenAI for Countries”倡议下的首个合作伙伴项目,OpenAI正在与G42合作,在阿布扎比阿联酋-美国人工智能园区(UA
于涵洋课题组JACS:TNA酶催化RNA天然连接 - 天天要闻

于涵洋课题组JACS:TNA酶催化RNA天然连接

苏糖核酸(TNA)是一种非天然核酸,结构简单(图1),能像RNA一样碱基配对,也能折叠形成功能性结构,因此被视作生命起源早期可能的遗传物质。而且,TNA具有优异的抗核酸酶降解能力,在生物医学应用中展现出潜力。图1. TNA与RNA的化学结构
“唯论文”如何破?清华给出答案 - 天天要闻

“唯论文”如何破?清华给出答案

清华大学学子正在上课路上。清华大学供图 在清华大学研究生评价体制改革的进程中,从2019年起有4份文件围绕一个主题密集出现:《清华大学关于完善学术评价制度的若干意见》发布,提出“克服学术评价中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等倾向”的导向;修订的《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