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50米!中国首口万米深井钻探最新进展,专家:摸着石头过河

2024年02月18日00:35:57 科学 1879

在20世纪70年代,苏联组织了一大批科学家,在科拉半岛正式启动“地球望远镜计划”项目,目的就是看看到底能挖多深。据悉在挖的过程中,钻头融化了、突然掉了。直到10000多米深后,科研人员听到了毛骨悚然的声音。后来解密该深井竟然达到12262米。

最后50米!中国首口万米深井钻探最新进展,专家:摸着石头过河 - 天天要闻

据悉,中国在去年5月30日开始,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正式启动首口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钻探项目。

根据最新消息(2月16日获得最新数据),在经过200多天的钻井,成功实现钻井深度达到9950米。标志深地塔科1井钻探项目距离万米仅剩最后50米。

据悉,自钻探开始以来,该井已经耗费了20多个钻头,每次更换钻头都需要将打到地下的所有钻杆都提出来,这是一个既费时又费力的过程。

最后50米!中国首口万米深井钻探最新进展,专家:摸着石头过河 - 天天要闻

不过,可别小看这50米,据悉深地塔科1井钻探从9900米到9950米,足足花了53天,一天推进1米都十分困难。然而,最后的50米,势必将更加艰难。

深地塔科1井的最后50米到底有多难?专家:摸着石头过河

深地塔科1井的钻探工程是当今科技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一项重要工程。这项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使得专家们不得不面对种种挑战,尤其是在接近尾声的最后50米深。

最后50米!中国首口万米深井钻探最新进展,专家:摸着石头过河 - 天天要闻

据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专家介绍,这最后的50米钻探难度极大,主要原因在于超高温、超高压以及地下岩石的复杂变化。

首先,超高温是深地塔科1井钻探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随着深度的增加,地下温度急剧上升,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这不仅对钻探设备的耐高温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还对工程人员的安全构成了严峻挑战。在如此极端的环境下进行钻探作业,需要精密的技术和可靠的设备保障,任何一丝差错都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

其次,超高压也是最后50米钻探的重要考验之一。随着深度的增加,地下岩石所受到的压力也随之增大,达到了极端的高压状态。这种高压环境对钻探设备的承受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要求设备能够稳定运行并保持高效性。同时,工程人员在这种高压环境下的作业也需要极大的耐心和专业知识,以确保钻探过程的顺利进行。

最后50米!中国首口万米深井钻探最新进展,专家:摸着石头过河 - 天天要闻

最后,地下岩石的复杂变化也给最后50米的钻探增添了诸多困难。地下岩石的构造和性质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发生变化,可能出现各种不可预测的情况,如岩层断裂、岩石崩塌等。

地下岩石的变化不仅增加了钻探作业的风险,还对钻探设备和工程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他们具备丰富的经验和应变能力,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据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的专家透露,当前的钻井工作如同在未知的河流中摸索前行,每一步都充满未知与挑战。为了确保钻井过程的安全性,团队采取了每半米进行一次研判的策略,即便在调整钻井参数的过程中,也始终坚守安全底线,特别是在最后50米的推进过程中,更是丝毫不敢懈怠。

目前,面对可能随时出现的异常高压和钻具强烈震动,防斜工具已接近其耐温极限,这使得井斜控制变得异常困难。然而,塔里木油田的专家们表示,他们将继续迎难而上,全力以赴确保钻井工作的顺利进行。

最后50米!中国首口万米深井钻探最新进展,专家:摸着石头过河 - 天天要闻

综上所述,深地塔科1井钻探最后50米的困难主要体现在超高温、超高压和地下岩石变化等方面。面对这些重重困难,专家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精益求精,以确保钻探工程的顺利完成。

深地塔科1井钻探有何重要意义?

深地塔科1井的钻探工作对于我国石油勘探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有助于加深对地球深部的认识,还有望为我国的石油资源开发提供新的可能性。

最后50米!中国首口万米深井钻探最新进展,专家:摸着石头过河 - 天天要闻

首先,从科学探索的角度来看,这项工作将为我们提供大量珍贵的地质信息。通过穿过不同地层并获取样本,科学家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地质演化历史以及资源分布情况。这对于资源勘探、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预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深地塔科1井作为践行国家深地规划的重要实践,肩负着科学探索与油气发现两大任务。如果能在地下更深的地方有新突破,对于缓解我国油气资源短缺的局面、落实战略资源接替有重要意义,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此外,深地塔科1井的钻探工作采用了全球首台12000米特深井自动化钻机,并创新研发了耐220摄氏度超高温工作液、七开井眼井身结构等技术,这些技术创新将推动我国深地钻井技术的发展,提升我国在全球深地科学研究领域的竞争力。

最后50米!中国首口万米深井钻探最新进展,专家:摸着石头过河 - 天天要闻

此外,深地塔科1井的钻探工作有望为我国的石油资源开发提供新的可能性,扩大油气资源规模,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

深地塔科1井的钻探工作不仅有助于提升我国在石油勘探技术方面的实力和创新能力,还将为我国未来的科学研究和油气资源开发提供重要的基础和支持。愿深地塔科1井的钻探工作取得圆满成功,为我国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和智慧。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颜宁辟谣:网传简历不实,已投诉! - 天天要闻

颜宁辟谣:网传简历不实,已投诉!

5月4日,著名科学家颜宁在其微博发布声明,辟谣网传简历。颜宁表示:“一份不知道谁缺乏常识造出来的真真假假的简历从前年就开始流传,哪怕也许出于好心,也是不对的,已被我投诉掉了,不知道为啥现在又被翻出来。”她呼吁尽快清理相关信息。
西安突然狂风暴雨闪电,网民说他拍到了龙!专家回应:可能不大需研究 - 天天要闻

西安突然狂风暴雨闪电,网民说他拍到了龙!专家回应:可能不大需研究

一、狂风雷暴突袭古城,多名网友称“天上游龙飞舞”5月2日晚,西安市民经历了一场猝不及防的强雷雨突袭。随着夜色降临,原本平静的天空突然响起一连串震耳欲聋的雷鸣,电闪如昼、狂风呼啸,有人形容那场景仿佛酒吧蹦迪现场,天空中不时炸出白光,让整座城市在一瞬间被照亮。然而,就在这场雷暴中,多个视频在社交平台上引发...
今日立夏:生若夏花,万物皆大 - 天天要闻

今日立夏:生若夏花,万物皆大

IT之家 5 月 5 日消息,今天是 5 月 5 日,也是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立夏 —— 属于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的到来,意味着我们已经来到了夏天。通常每年 5 月 5 日或 5 月 6 日是公历的立夏。“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
五一劳动节的遐想 - 天天要闻

五一劳动节的遐想

五一劳动节,这个属于劳动者的节日,总是能让我陷入深深的思考。对于我而言,劳动不仅仅是体力的付出,更是脑力的拼搏,是在科研领域中不断探索、不断突破的过程。回顾我的科研生涯,那是一段充满挑战与机遇、汗水与收获的旅程。1985 年,我全身心投入到
立即远离!带孩子去海边玩 千万别碰这种“塑料袋”! - 天天要闻

立即远离!带孩子去海边玩 千万别碰这种“塑料袋”!

想必这个“五一”假期不少人会选择去海边游玩如果在海边看到这样的“塑料袋”漂浮在海水里的这种——看起来特别像“塑料袋”的水母!千万别碰!近期,就有游客在广东深圳大梅沙海域发现了一大群不速之客提醒:不要去触碰!
针对网传简历,科学家颜宁发文回应:缺乏常识! - 天天要闻

针对网传简历,科学家颜宁发文回应:缺乏常识!

5月4日,著名科学家颜宁通过其微博账号@nyouyou发布声明,打假网传简历。她表示:“一份不知道谁缺乏常识造出来的真真假假的简历从前年就开始流传,哪怕也许出于好心,也是不对的,已被我投诉掉了,不知道为啥现在又被翻出来。”请微博辟谣尽快清理相关信息。据了解,此类虚假简历最早于2023年开始在网络上流传,内容涉及对...
太空会让航天员基因突变?太空生活传言大揭秘 - 天天要闻

太空会让航天员基因突变?太空生活传言大揭秘

新华社记者 连振 李鑫 摄2025年4月24日,中国航天日当天,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在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的托举下顺利升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在距地面400km 高度的中国空间站上,航天员们的日常生活跟地球上相比,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大众对他们在太空中的生活总是充满好奇,比如,太空会让航天员基因突变?不穿航天服进入...
五四青年节 | 从“拆家顽童”到“机器人工程师”,“05”后大学生带“小巨人”跑上马拉松 - 天天要闻

五四青年节 | 从“拆家顽童”到“机器人工程师”,“05”后大学生带“小巨人”跑上马拉松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郑湘琪】个头虽小却气势满满,身着酷炫银蓝拼色套装,“E人”属性拉满频频转头挥手……最近,一场人类和人形机器人共跑的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鸣枪起跑。在一群形态画风各异的“钢铁选手”中,0.75米的“0306小巨人”吸引了不少现场观众拍照打卡,直播平台上也涌现着“萌萌哒”“太可爱了”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