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资讯|首张人类细胞微管形成高清图绘出,有助癌症治疗研究 等

2024年02月05日13:45:12 科学 1059

天文学家发现“吞云吐雾”的恒星

天文学家发现了一些似乎正在喷出羽状云烟的恒星。这些恒星释放的尘埃云,阻止它们的星光到达地球。这些云烟需要几个月到数年的时间才能消散,可能是巨星结束生命的一种新方式,但目前尚不清楚这种方式是如何发生的以及为什么会发生。

科技资讯|首张人类细胞微管形成高清图绘出,有助癌症治疗研究 等 - 天天要闻

飞虫趋光或因定位能力被破坏

英国和美国科学家合作发现,昆虫有一种“背部光反应”,通过纠正自己的飞行路线来使背部朝向光源。人工光会导致它们对飞行路线进行不稳定和持续的修正,导致昆虫眩晕并出现人们认为的受到人工光吸引的行为。

科技资讯|首张人类细胞微管形成高清图绘出,有助癌症治疗研究 等 - 天天要闻

迄今最小!科学家发现RNA新实体

科学家发现了比病毒还小的微小RNA片段,它们在人类肠道和口腔细菌内定殖。不过,这些遗传物质片段太小,不足以被视为标准的生命形式。它们是传递细胞可以读取的信息的最小已知元素之一,其编码的序列对科学来说是全新的。

捕捉时空涟漪 LISA项目启动

欧洲空间局(ESA)批准了首个观测太空引力波的实验——激光干涉仪空间天线(LISA)项目。LISA的任务是寻找由超大质量黑洞合并引起的巨大时空涟漪以及其他事件。这项耗资数十亿欧元的任务将于2025年开始建设,计划于2035年发射LISA。

科技资讯|首张人类细胞微管形成高清图绘出,有助癌症治疗研究 等 - 天天要闻

“科学”号完成基金委西太平洋

共享航次任务返港

近日,“科学”号综合考察船圆满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享航次计划“2022年度西太平洋科学考察实验研究”项目的海上科考任务,安全抵达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西海岸园区码头。本航次调查区域涵盖了太平洋低纬度西边界流区和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

科技资讯|首张人类细胞微管形成高清图绘出,有助癌症治疗研究 等 - 天天要闻

首张人类细胞微管形成高清图绘出,

有助癌症治疗研究

西班牙的研究团队捕捉到了世界上第一张人类细胞内微管形成最早时刻的高分辨率图像。这一发现为治疗从癌症到神经发育障碍等多种不同类型的疾病奠定了基础。了解微管铺设的精确机制,将有助开发更有针对性和有效的癌症治疗方法。

科技资讯|首张人类细胞微管形成高清图绘出,有助癌症治疗研究 等 - 天天要闻

转自:科学网 科技日报

来源: 国传创想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近4000场奇趣活动!“全国科技活动周”活动引爆科学热潮 - 天天要闻

近4000场奇趣活动!“全国科技活动周”活动引爆科学热潮

龙虎网讯 (通讯员 徐阳 记者 丁玉珏)5月24日,2025年江苏省暨南京市“全国科技活动周”和“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场活动,在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南京师范大学顺利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贲德、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子建等国家科技尖兵,来自中科院南京分院、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的学者、科技科普工作者代表齐...
“十万个为什么”科普IP发布,百位少年体验科幻盛宴 - 天天要闻

“十万个为什么”科普IP发布,百位少年体验科幻盛宴

5月24日,奉贤新城在水一方科幻馆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青少年科普盛宴——“未来学院·科幻奇旅”十万个为什么探索实践活动。活动以“科幻+科普”为核心,通过沉浸式漫行、互动打卡、科技体验等形式,带领100名青少年在1公里的环线旅程中,感受科学魅力,点燃探索热情。活动中,在水一方科幻馆与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共同发布...
徐汇区去年新增三家科普基地,科技节喊你来打卡 - 天天要闻

徐汇区去年新增三家科普基地,科技节喊你来打卡

伴随着稀宇科技和阶跃星辰自主研发的AI大模型合作生成的开场视频,2025年上海市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暨徐汇区科技节启动仪式昨天在漕河泾会议中心举行。2024年徐汇区新增1家市级科普基地(上海核工院核能科技馆)和2家区级科普基地(复旦大学“病原生物科学馆”、中国海诚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轻·博物馆”)。三家科...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开放日来了!现场变身“科普狂欢现场” - 天天要闻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开放日来了!现场变身“科普狂欢现场”

5月24日,全国科技活动周启动,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2025公众开放日来了,也是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新园区开放的第三年,超过1500位公众深度参与这场科普嘉年华,创新历史新高。科学家现场作报告本次活动设置2场科普报告,2大科技展馆,3大科技主题展
青苔国际工业设计村:激活设计的“苏州磁场” - 天天要闻

青苔国际工业设计村:激活设计的“苏州磁场”

2025年5月24日,以“青苔智上,万物生长”为主题的2025青苔国际设计节在苏州青苔国际工业设计村盛大启幕。300多位行业领袖、设计大师与跨界先锋齐聚于此,共同见证全国首个“青苔智能设计垂类集合大模型”发布;多家产业进行产业合作签约协议,中工设计科学实验室正式亮相。这座占地535亩的青苔国际工业设计村,正凭借过去...
YYT 0681.18-2020 无菌医疗器械包装测试仪 - 天天要闻

YYT 0681.18-2020 无菌医疗器械包装测试仪

YY/T 0681.18-2020 规定的是用真空衰减法无损检验无菌医疗器械包装泄漏的试验方法,相关测试仪的信息如下:测试原理将测试仪主机连接到用于容纳被测包装的测试腔内,对测试腔抽真空,使包装物内外形成压力差。
对话科学大咖|江宁:未来“脑机接口”设备或将人手几台,成都有明确的技术优势 - 天天要闻

对话科学大咖|江宁:未来“脑机接口”设备或将人手几台,成都有明确的技术优势

人口老龄化加深,老年健康和老年疾病防治成为广受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为了加强老年性疾病的临床研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特聘研究员、智能可穿戴老年健康系统研究室主任江宁加入了研究行列。他的团队研发的脑机接口设备将对脑卒中、阿尔茨海默病、肌少症、脑胶质瘤等疾病的治疗带来利好。5月24日下午,“科学大讲堂·我们的...
MIM工艺中使用气雾化316L不锈钢粉末 - 天天要闻

MIM工艺中使用气雾化316L不锈钢粉末

在金属注射成型(MIM)领域,气雾化与水雾化工艺制备的 316L 不锈钢粉末因制备原理差异,在粉末特性、工艺适配及终端产品性能上呈现显著区别。结合工程实践经验,从材料特性到生产应用的技术优势可系统性解析如下: 一、粉末物理特性的工程化差异
硬核!用“疼痛”敲响生命警钟 | 全国应急科普场馆巡礼 - 天天要闻

硬核!用“疼痛”敲响生命警钟 | 全国应急科普场馆巡礼

“安全规则不是写在墙上的标语,而是用血泪换来的生存指南。”在保信安全体感实训基地的触电体验区,记者手握模拟设备,一股刺痛感瞬间从指尖窜至全身——这是10毫安的安全电流,仅为日常触电事故的百分之一,却足以让人终身难忘。近日,记者探访了这座位于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新兴产业园区的沉浸式安全体感实训基地,亲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