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承认:在这场竞赛中,中国获重大胜利

2023年12月10日23:40:17 科学 1289

观察者网讯)“中国在与美国争夺月球影响力的竞赛中获重大胜利,”彭博社12月7日以此为题报道称,中国在与美国争夺太空影响力的竞赛中取得了外交上的胜利,埃及同意支持北京提出的一项探月计划。

另一边,让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要求破例“开绿灯”的中国月壤有了新的研究成果。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团队与美国布朗大学夏威夷大学等科研人员合作,首次测得嫦娥五号月壤成熟度指标。

据报道,中国国家航天局6日与埃及航天局签署了合作文件,双方将就国际月球科研站项目展开合作。这个得到中方支持的月球基地预计将于2030年前后建成。

根据合作文件,双方鼓励在月球与深空探测、航天器研制及发射、航天基础设施建设、卫星数据接收与应用、金砖遥感卫星星座、空间科学和天文观测等领域开展共同研究与开发合作,并将在国际月球科研站的联合论证和研究、空间任务、空间系统和分系统、空间设备、地面段及应用、教育培训和能力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

中国国家航天局在声明中写道,中国与埃及在航天领域合作成果丰硕,援埃及卫星总装集成测试中心于6月完成验收,援埃及二号卫星在该中心完成总装和试验,并于12月4日成功发射。

报道指出,中埃的最新协议正是在这一基础之上达成的。

美媒承认:在这场竞赛中,中国获重大胜利 - 天天要闻

2023年12月4日12时10分,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随后以“一箭三星”的方式将埃及二号卫星、星池一号第二组A/B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圆满完成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499次发射。

彭博社称,太空竞赛加剧了中美紧张关系,双方都在为未来几年将宇航员送上月球的计划争取合作伙伴。

在中埃达成此次合作协议前,美国已争取安哥拉同意支持美方的《阿耳忒弥斯协议》(Artemis Accords)。该协议是NASA支持的一项计划,旨在建立太空和月球上的行为规范。

截至目前,已有32个国家签署了该协议,签署方包括日本英国等美国传统盟友,也包括巴西和印度金砖国家成员。

美国国际月球天文台协会主席史蒂夫·杜斯特(Steve Durst)曾表示,虽然美国通常被视为在重返月球的竞赛中处于领先地位,但中国的做法更有优势。

此前(2021年),中国中俄两国签署合作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谅解备忘录,此后也一直在寻求其他国家的参与。目前,该项目的合作伙伴还包括阿联酋阿根廷和巴西。

彭博社称,虽然只有部分国家表示它们将支持国际月球科研站,但中国正在逐步取得进展。

根据《南华早报》此前的报道,国际月球科研站项目的成员已达十多个,委内瑞拉南非阿塞拜疆巴基斯坦白俄罗斯等国的官方航天机构纷纷加入了这一项目。除此之外,国际月球科研站项目还吸引了亚太空间合作组织、泰国国家天文研究所、美国国际月球天文台协会和瑞士Nano-SPACE等机构或公司的参与。

美媒承认:在这场竞赛中,中国获重大胜利 - 天天要闻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扫描电镜与电子探针实验室工程师原江燕在分析嫦娥五号月壤成分(2022年10月14日摄)。新华社发(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供图)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一直为中美航天合作“铐上枷锁”的美国,正寻求获得美国国会对于申请研究中国月壤样本的批准。

据《科学》杂志报道,当地时间11月29日的一封内部电子邮件显示,NASA为让其资助的研究人员获准去申请研究中国嫦娥五号于2020年采集的1.7公斤月壤样本,称其“已向国会证明了意图”。

NASA称,分析这些样本可能会对月球的地质历史产生新的科学见解,并可能为美国宇航局未来的月球探测计划提供信息。

美国圣母大学的月球科学家尼尔(Clive Neal)说,NASA此举“意义重大”。他称,在嫦娥五号样本返回舱着陆后不久,美国研究人员就开始游说美国宇航局官员探索获取样本的可能性。

报道指出,若NASA获得美国国会对于申请研究中国月壤样本的批准,这可能是中美两国航天机构之间首次开展此类合作。

不过,值得的注意的是,NASA的这封电子邮件明确表示,此次“开绿灯”是一个“例外情况”。“这项津贴专门适用于嫦娥五号任务样本,在NASA所资助项目上不可同中国开展双边活动的禁令仍然存在。”

2011年,美国国会通过禁止中美两国间太空合作的“沃尔夫条款”(Wolf Amendment)。这一条款由美国前国会议员弗兰克•沃尔夫起草、推动,以立法形式禁止将NASA的资金用于与中国或中国公司合作的航天项目,除非NASA可以向国会证明,与中方接触和合作“不会造成导致技术、数据或涉及国家安全或经济安全的其他信息转移到中国或中国公司的风险”。

美媒承认:在这场竞赛中,中国获重大胜利 - 天天要闻

嫦娥五号返回样品的科研成果:科学家通过研究,揭示了20亿年前月球仍存在岩浆活动,精确测定了月球的年龄是20.3亿年。 图源:视觉中国

“沃尔夫条款并没有阻止中国的‘太空野心’。”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航空安全专家梅肯娜·扬(Makena Young)在2019年对该条款影响的评估中写道,这些限制“只会扼杀科学和探索领域的互利合作”,并呼吁修改该条款。

《科学》杂志称,中国依靠自主研发的技术,成为继美国、苏联之后,第三个成功完成月球采样并带回地球的国家。与之前美国阿波罗计划靠人力从月球运回的样本,以及苏联依靠无人飞行器分3次带回的月球样本相比,嫦娥五号带回的月球物质来自更为“年轻”的地质区域。

“我们从这些样本中获得的数据越多,我们对大约20亿年前月球上发生的事情的了解就越清晰。”尼尔说。

目前,一些美国科学家已经绕开了沃尔夫条款,为嫦娥五号样本的研究作出贡献。研究人员们选择加入了多国团队,并利用其他资金来源共同撰写了关于嫦娥五号样本年龄和化学成分的论文。布朗大学行星科学家黑德(James Head)长期参与中国的探月计划,他说:“我非常小心,从不把NASA的资金花在双边研究上。”

中国新闻网10日报道,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肖龙团队与美国布朗大学、夏威夷大学等科研人员合作,首次由实验室磁学测试得到嫦娥五号月壤的成熟度指标,发现嫦娥五号月壤是迄今为止采集的最不成熟的月壤之一。论文第一作者、香港大学博士后研究员钱煜奇介绍说,此次成果对比较嫦娥五号月壤和阿波罗、月球号任务月壤的空间风化程度,进而研究太阳风等与月球表面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据《南华早报》报道,嫦娥六号已计划于2024年前后实施发射。这将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从月球背面采集月壤样本,目前尚不清楚NASA是否会针对嫦娥六号采集任务而作出更进一步的“例外决定”(与中国合作)。

不过,尼尔希望,嫦娥五号样本上的合作“是一个开始”。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李德仁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金-全额捐给这所高校 - 天天要闻

李德仁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金-全额捐给这所高校

2023年5月30日,北京人民大会堂迎来了中国科技界的巅峰时刻。在这里,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正式揭晓。这一奖项是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象征着国家对科学家们辛勤工作和卓越贡献的最高认可。今年,这一殊荣由两位科学巨擘——薛其坤院士和李德仁院士摘得,他们在各自领域的杰出成就让整个科技界为之瞩目。地球科学的...
人事时间|最闪亮的星:这些大师曾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 天天要闻

人事时间|最闪亮的星:这些大师曾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揭晓,李德仁院士、薛其坤院士获得中国科技界的崇高荣誉。2024年5月13日,李德仁在武汉大学的办公室里。  本文图均为 新华社 图李德仁生于1939年12月,是著名的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一直致力于提升我国测绘遥感对地观测水平。他攻克卫星遥感全球高精度定位及测图核心技术,解决了遥感...
30张活久未见照:藤壶钻进了鲨鱼眼睛,水蛭大战蚯蚓黑吃黑 - 天天要闻

30张活久未见照:藤壶钻进了鲨鱼眼睛,水蛭大战蚯蚓黑吃黑

01、棕榈凤头鹦鹉小时候长得并不好看,尤其是当它们没毛的时候,来看看这些小家伙年幼时候的状态。02、为什么这只青蛙会有那么多腿?这是因为寄生虫感染导致的变异。03、色彩绚丽的两只海兔相拥04、这到底是个心理素质多强大的人呐05、那只老鼠是不
重磅!河南多家上市公司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丨名单 - 天天要闻

重磅!河南多家上市公司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丨名单

【大河财立方消息】6月24日,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了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共评选出250个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49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8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2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5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39项,特等奖3项,一等奖16项,二等奖120项。  河南省力量钻石股份有限公司参与完成的“半导...
国家科技奖出炉,华科大7个项目获奖 - 天天要闻

国家科技奖出炉,华科大7个项目获奖

极目新闻记者 李碗容6月24日,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在北京召开。在这次科技界的盛会上,华中科技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共有7个项目,获得2023年度国家科技三大奖。该校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徐明厚教授团队完成的项目“
权威发布|喜报!吉林省12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 天天要闻

权威发布|喜报!吉林省12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共评选出250个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49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8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2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5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39项,特等奖3项,一等奖16项,二等奖120项。  据了解,吉林省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计12项,其中主持项目3项,参与项目9项。  其中...
因宇航服冷却液泄漏,NASA 今日取消国际空间站太空行走 - 天天要闻

因宇航服冷却液泄漏,NASA 今日取消国际空间站太空行走

IT之家 6 月 24 日消息,NASA 今日宣布取消了在国际空间站的太空行走,原因是宇航服冷却液在舱口泄漏。IT之家从 Space 获悉,美国宇航员特雷西・考德威尔・戴森(Tracy Caldwell Dyson)和迈克・巴拉特(Mike Barratt)在美国东部时间今天上午 8 点 52 分(北京时间 20 点 52 分)被任务控制中心告知,停止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