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眼睛测衰老?广东科学家首次提出“晶状体年龄”概念

2023年11月10日21:34:09 科学 1346

眼睛中藏着衰老与疾病的秘密?近期,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任林浩添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其中首次提出“晶状体年龄”概念,可用于预测重大疾病和死亡发生风险。

用眼睛测衰老?广东科学家首次提出“晶状体年龄”概念 - 天天要闻

论文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在线发表页面。

衰老与机体健康状况和疾病发生风险密切相关。衰老过程中,机体生理功能减退,高血压、冠心病等系统性疾病的患病率增加。因此,评估机体衰老水平对个体健康管理和疾病干预至关重要。

不过,衰老受遗传、环境等多因素综合影响,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生理过程。研究团队专家介绍,单纯的时序年龄(即从出生以来经历的时间)并不能准确反映个体衰老水平,处于同一时序年龄的个体可能有不同的衰老速度。

与时序年龄相对应的生物学年龄,是根据人体生理学和解剖学的年龄进程状态所推断出来的年龄,可作为人体衰老评估的重要量化指标。但目前生物学年龄评估尚缺乏便捷高效的技术手段。

林浩添说,为挖掘不同年龄段晶状体组织的关键衰老特征,他们联合国内外多学科研究团队,基于20至96岁个体的大样本晶状体图像,依托天河二号超算中心训练人工智能模型,研发生物学年龄智能评估技术,首次提出可准确反映机体衰老水平的“晶状体年龄”,可用于预测重大疾病和死亡发生风险,创新疾病风险的自我评估模式。

他解释道,晶状体在衰老过程中呈现特征性变化,例如出现最常见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且患有糖尿病等年龄相关性疾病的个体,发生白内障的时机要更早。此外,晶状体在解剖位置上处于眼前段,其特征可被非侵入性的影像学检查客观、快速地记录。因此,晶状体可作为评估个体生物学年龄和衰老的重要窗口。

“‘晶状体年龄’被证明不仅可以揭示视力下降、白内障、玻璃体混浊等眼部衰老,更重要的是能预测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癌症等年龄相关性系统性重大疾病发生的风险。”林浩添说。

此外,研究团队通过随访追踪入组人群的健康状况和是否发生死亡等年龄相关事件,证实“晶状体年龄”还可有效预测个体的全因死亡率,为衰老相关健康状况的评估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团队还将技术应用到手机端,用户通过手机采集晶状体图像,进行智能分析,便能够实现医院外场景下衰老水平和疾病风险的自我评估。

用眼睛测衰老?广东科学家首次提出“晶状体年龄”概念 - 天天要闻

基于智能手机进行衰老相关疾病风险自我监测模式示意图。

“这种无创、便捷的方法为增龄过程中的健康管理提供了新的方式,能够及时预警衰老相关疾病发生和死亡风险,检测全身和眼部疾病发生的危险个体,全面提升自我健康管理和疾病防治水平。”林浩添说。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博士后李睿扬、陈文贲,助理研究员李明远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均为中山眼科中心自主培养的学科交叉青年科技人员,林浩添为通讯作者。

南方+记者 卞德龙

通讯员 邰梦云 唐艳丽

【作者】 卞德龙

广东健康头条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海荣:脑机接口突破性进展将在医疗康复领域 - 天天要闻

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海荣:脑机接口突破性进展将在医疗康复领域

6月3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副校长郑海荣,在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等主办的科技创新院士报告厅上,围绕AI时代的生物智能前沿——“脑机接口与生物智能”做了分享,他认为脑机接口将引领医疗新变革,是解决未来重大医疗需求的关键路径,脑机接口的突破性进展将出现在医疗康复领域。郑海荣以科幻电影《阿凡达》中通过意...
机场的大敌,可能不是飞鸟,国家该管管了! - 天天要闻

机场的大敌,可能不是飞鸟,国家该管管了!

如今,无人机的身影随处可见,不管是用于拍摄壮丽风景,还是助力农业喷洒农药,它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 可谁能想到,这小小的无人机,一旦不受控制地乱飞,就会成为机场安全的巨大威胁。 ....
【职引未来】青春无悔 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 天天要闻

【职引未来】青春无悔 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职引未来】 当前,不少高校毕业生选择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到这些地方就业,青年学子将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又将收获怎样的人生体验? 日前,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张新颖在接受光明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奋斗,青年学子收获的不仅是...
我坐在100米高空上吊起美好生活 - 天天要闻

我坐在100米高空上吊起美好生活

我叫于野,今年24岁,陕西宝鸡人。 父母望子成龙,希望我考上大学,可我却贪玩无心读书,16岁就下工地干起了塔吊司机,如今已是一个8年塔吊经验的老司机了。 开塔吊被称为高危中的高危....
均为高功率超充桩 理想充电桩突破15000根 - 天天要闻

均为高功率超充桩 理想充电桩突破15000根

【太平洋汽车 行业频道】近日,理想汽车宣布,截止至2025年6月30日,理想超充桩数量突破15000根,且均为高功率超充桩。 在此前,李想本人也曾发社交媒体表示,之所以近两年加速建设充电站,主要是先为理想的纯电用户们持续打造没有里程焦虑的用车环境。未来,理想还将持续在高速和城市中建设更多更好的理想超充站。 值得一...
小河边常见 野草图鉴 - 天天要闻

小河边常见 野草图鉴

“从前在我家的门前有一条小河,小河里面住着几只我从小养的鹅”大家听过这首歌吗[呲牙]我家门前真的有条景观河,不仅有景区养的小鸭小鹅,河边还有很多常见的植物!你们还记得那些常见的植物吗?芦苇芦苇应该是河边最常见的标志性植物吧。
山榄科胶木属基因组系统发育与生物地理创新 - 天天要闻

山榄科胶木属基因组系统发育与生物地理创新

文章信息摘要:胶木属(Palaquium)目前是山榄科(Sapotaceae)中最大的属。先前关于胶木属及其所在的异胶木族(Isonandreae)内部类群关系的研究,基于有限的样本和基因座开展,未能明确界定分类边界,进而阻碍了对这一以马来
美!地球月球“证件照”更新 - 天天要闻

美!地球月球“证件照”更新

视频截图59万千米外!天问二号拍摄的地月影像图发布7月1日,国家航天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目前,天问二号探测器已在轨运行超过33天,与地球距离超1200万千米,工况良好。近期,天问二号探测器配置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分别对地球和月球成像,显示了良好的功能性能。此次发布的影像图包括...
地理冷知识——荔枝 - 天天要闻

地理冷知识——荔枝

荔枝是无患子科荔枝属的一种果树,全球栽培品种超过200种。无患子科有100多个属,大多植物都是喜欢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的乔木和灌木。例如龙眼、红毛丹这些长在大树上,需要剥皮吃的水果,都是荔枝的无患子科家族亲戚。因为龙眼成熟期比荔枝更晚,中国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