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神虫”在美国大杀特杀?连鸟都能捕食,在国内却已不多见?

2023年10月26日11:48:06 科学 1207

中国虫子捕杀美国鸟?通常来说,虫子总是要被鸟儿吃的,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一批中国虫子跟着人类漂洋过海去了美国,凭一己之力逆转食物链,将北美当地的小鸟欺负得叫苦不迭。

被捕的小鸟虽然个头的确很小,但怎么说也是飞行能力极强的鸟,体型比虫子大了很多,而虫子既没有毒液个头也不大,再加上鸟类血统应该是对昆虫有绝对优势。怎么一个空军还让步兵给拿下了?

“中华神虫”在美国大杀特杀?连鸟都能捕食,在国内却已不多见? - 天天要闻

在谈论这件事之前,先来认识一下本篇的主角,中华大刀螳螂



“中华神虫”在美国大杀特杀?连鸟都能捕食,在国内却已不多见? - 天天要闻

绿色带刀侠客

在电影《功夫熊猫》中,一个最不起眼的小东西位列盖世五侠之中,他的名字叫做快螳螂。巴掌不大的快螳螂,能够轻松甩飞比自己大数倍的主角熊猫阿宝,还能打破木块和金属,速度快得惊人。

这只快螳螂的原型就是中华大刀螳。

“中华神虫”在美国大杀特杀?连鸟都能捕食,在国内却已不多见? - 天天要闻

在中华的传统武术中,一招变三招,招式连环,叫人防不胜防的螳螂拳广为流传,其灵感也来自于螳螂。

可见这些在草丛中神出鬼没的小东西,天生就是一个战斗的侠客,刀不离身,所到之处尽是江湖。

大刀”是它们的两根前肢,上面有一排坚硬的锯齿,末端有钩子,捕食用来稳稳钩住猎物。

“中华神虫”在美国大杀特杀?连鸟都能捕食,在国内却已不多见? - 天天要闻

大刀螳的体型相对于其他螳螂来说更大一些,具体的体型多大还得按地区来区分,一般沿海地区较大,内陆地区较小。雌虫大概的体长6到12厘米,挺着一个大肚子。雄虫相对雌虫较小,长6到9厘米。

也有人养出了只有5厘米的迷你大刀螳,算是独有的小不点。

大刀螳长着一个三角形的脑袋。三角形靠后脑勺的两个角上长着大大的眼睛。前胸细长坚硬,胸结上存在背板,前端两侧有明显的细齿排列,后端齿列不明显。

“中华神虫”在美国大杀特杀?连鸟都能捕食,在国内却已不多见? - 天天要闻

翅膀分为前翅后翅,前翅为革质,末端有明显的褐色翅脉。后翅比前翅稍长向后伸出,深浅不等的黑色斑点分布其间。

“中华神虫”在美国大杀特杀?连鸟都能捕食,在国内却已不多见? - 天天要闻

大刀螳的腿一共有三对,均为细长,除前面的一对大刀外,后面的的两对像根绿色分节的棍子,末端一个小爪子用来抓地攀爬。

若虫与成虫相似,只是没翅膀。每年的八月上中旬若虫开始羽化为成虫,中下旬是羽化的盛期。

“中华神虫”在美国大杀特杀?连鸟都能捕食,在国内却已不多见? - 天天要闻

成虫羽化后经过大约半个月后进行交尾,每次交尾时间长达三四个小时。大刀螳无论雌雄一生都可以交尾很多次,当然,前提是雄性在交尾时脑袋不要被雌性咬掉。

交尾后的1到33天里,雌性大刀螳开始产卵,它们会先用自己的尾须来探索,找到合适的产卵场地后,四肢抓住附着物固定身子,然后分泌一层粘胶,将卵产在粘胶上。

一只雌虫可以产1到2个卵鞘,平均每个卵鞘中含卵数225粒。经过一个冬天,次年的5月下旬,这些卵开始孵化,大约孵化6到16小时后,若虫出鞘。

“中华神虫”在美国大杀特杀?连鸟都能捕食,在国内却已不多见? - 天天要闻

若虫出鞘的时候,肚子上还带着一根细丝,将虫体悬挂着垂下,几分钟后,这些来到新世界的小生命舒展一下四肢后,开始四处爬动,化身干饭人。

若是不幸出生在饥荒的时候,1龄若虫没有食物在第四天就开始死亡,七八天的时候是死亡高峰期。

2龄若虫学会从同伴身上索取食物,开始了种族间的自相残杀。不光若虫,面对食物缺乏时,一些雌螳螂吃掉自己的丈夫屡见不鲜。在交尾时雄螳螂的脑袋被咬掉,仍能够继续受精。

“中华神虫”在美国大杀特杀?连鸟都能捕食,在国内却已不多见? - 天天要闻

当然也有一些聪明的雄螳螂为避免被吃,选择悄悄播种,然后迅速逃跑。

5龄的若虫活动敏捷,喜欢栖息在杂草灌木上,随着龄期的增长,它们开始大量转移到树上。

“中华神虫”在美国大杀特杀?连鸟都能捕食,在国内却已不多见? - 天天要闻

中华大刀螳喜荫怕热,夏天躲在浓密的树叶或杂草间,早晚气温低时出来捕猎。到了秋季气温真正降低,它们又喜欢在向阳的树叶上栖息。

中华大刀螳的捕食期长达四五个月,期间大量捕捉松毛虫、杨扇舟蛾、杨毒蛾、槐尺蛾、槐羽舟蛾、榆毒蛾等大量农林果树害虫,对减少病虫害起到巨大作用。可谓真正的侠客。

“中华神虫”在美国大杀特杀?连鸟都能捕食,在国内却已不多见? - 天天要闻

走出国门的大刀螳

大刀螳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是我国分布最为广泛的一种螳螂。除了我国,日本、越南、美国等均有分布。

那些在北美泛滥的中华大刀螳,原先是附着在苗木上的几个虫卵,国外向我国进口这些苗木的时候,海关疏于检查,以至于这些虫卵成功偷渡出国。

“中华神虫”在美国大杀特杀?连鸟都能捕食,在国内却已不多见? - 天天要闻

在中国的时候,还在是卵鞘的大刀螳要被中华螳小蜂寄生,被寄生的卵鞘中有12%到26%的卵要被毁。另外一种寄生生物皮蠹对卵的毁坏占14%。除了寄生虫,个别的鸟也会吃偷吃卵鞘内的卵。

即便是熬过了卵时期,出鞘的幼龄若虫还时常收到蚂蚁、蜘蛛的伤害,好不容易到了老龄,还有被白僵菌寄生的风险。

偷渡到远洋之外的土地上后,这些原本的天敌不复存在。当地的原住螳螂体型比它们小得多,直接充当免费的食物。

“中华神虫”在美国大杀特杀?连鸟都能捕食,在国内却已不多见? - 天天要闻

好吃好在,没天敌伤害,这样的好地方,自然要让更多的子孙享福。于是大刀螳们一加把劲,种群数量增大,便在北美泛滥起来。

吃一些小昆虫已经满足不了它们,它们发现这里有一种体型特别小的蜂鸟,得整一只来尝尝鲜。

可蜂鸟长时间在天上,大刀螳虽然也有翅膀,但飞行能力不强,不适合空战。它们想到了另外一个好办法。

大刀螳发现这些蜂鸟时常会到一些悬挂着的容器上喝水(当地爱鸟人士专门为蜂鸟准备的取水器),这个时候的蜂鸟是最享受,也是最放松的时候。

“中华神虫”在美国大杀特杀?连鸟都能捕食,在国内却已不多见? - 天天要闻

聪明的大刀螳便看准了这种机会,提前爬到取水器上,依靠天然的保护色隐藏起来。等蜂鸟喝水的时候,迅速地将布满尖刺的“大刀”挥出。

大刀螳的反应速度比蜂鸟快得多,蜂鸟根本没有躲闪的机会,被大刀螳前肢末端的钩子稳稳地抓住。

“中华神虫”在美国大杀特杀?连鸟都能捕食,在国内却已不多见? - 天天要闻

被抓住的蜂鸟还试图反抗,大刀螳立刻向它的要害咬去。大刀螳的牙齿咬合能力很强,坚硬的甲虫在它的嘴里面嗑得嘎嘣脆,甚至是蜥蜴的厚皮也能轻松咬穿。更别说小小蜂鸟。

除了那引以为傲的大刀和坚硬的牙齿,它们还有一个强大的东西,就是那双突出的大眼睛。它们的眼睛是许多小眼睛组成的复眼,能迅速准确判断猎物的动态,让猎物无处遁形。

“中华神虫”在美国大杀特杀?连鸟都能捕食,在国内却已不多见? - 天天要闻

在这三件武器的加持下,蜂鸟很快就败下阵来,成为大刀螳的口中餐。曾经被鸟族欺凌多年的虫族,终于在这一刻站起来了。

“中华神虫”在美国大杀特杀?连鸟都能捕食,在国内却已不多见? - 天天要闻

蜂鸟在自然界扮演着花粉传播者的角色,大刀螳对蜂鸟的一阵杀戮,导致大量的花粉没有了传播媒介,花卉数量大减。

一时间,这些远赴异国他乡的大刀螳们,被这些爱鸟人士和护花使者一阵口诛笔伐,列入了外来入侵物种行列。

“中华神虫”在美国大杀特杀?连鸟都能捕食,在国内却已不多见? - 天天要闻

我国螳螂现状

大刀螳在国外臭名昭著,但作为消灭各种害虫的功臣,在我国备受欢迎。

不光大刀螳,螳螂的种类还有很多,比如狭翅大刀螳、广斧螳螂棕静螳、薄翅螳螂、刺花螳螂魔花螳螂小提琴螳螂枯叶螳螂金属螳螂等。

其中广斧螳螂与中华大刀螳孰强孰弱的争议不断。作为出过国、杀过鸟的中华大刀螳,眼界和机敏上,就高出不多。

“中华神虫”在美国大杀特杀?连鸟都能捕食,在国内却已不多见? - 天天要闻

虽然种类繁多,可我国螳螂数量却越来越少,以前草丛山间时常见到,现在为何少了?

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农药的大量使用,消灭一些害虫的同时,也将作为益虫的螳螂消灭掉了。

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城市化建设占用了绿地面积,使得螳螂的栖息地减少。即使人们在城市建好后又进行绿化,可绿色回来,那些小生命却不愿回来了。

“中华神虫”在美国大杀特杀?连鸟都能捕食,在国内却已不多见? - 天天要闻

螳螂的卵称之为螵蛸,可以用来入药。认识这种药的人一多,原本几十块一斤,慢慢的涨的几百块一斤。

巨大的金钱诱惑下,一场无休止的掠夺开始了。很多没看过这世界的小螳螂们,被换成一张张钞票,满足贪婪的人心。

“中华神虫”在美国大杀特杀?连鸟都能捕食,在国内却已不多见? - 天天要闻

除了寻螵蛸入药,一些伪螳螂爱好者还会捕捉一些螳螂饲养。野生的螳螂被禁锢起来,自然很难养活,即便有的螳螂侥幸不死,也不可能继续繁衍后代。

这些伪螳螂爱好者对螳螂同类相食的习性很是猎奇,于是捕捉大量的螳螂来喂养自家的宝贝螳螂,这样一来,又有一大批螳螂在人类扭曲的满足感下,丧生同类之口。

在伪螳螂爱好者的大肆屠杀之下,那些真正的螳螂爱好者,靠着放生或人工繁殖挽救的些许生命,显得有些杯水车薪。

“中华神虫”在美国大杀特杀?连鸟都能捕食,在国内却已不多见? - 天天要闻

这些武艺高强的带刀客们,凭着一把碧绿弯刀,敢斗蛇抓蜥蜴捕鸟,将虫族低等的地位拔高了一个层次,可谁能想到,这个英勇的英雄种族,竟然败给了人类的贪婪与虚荣。

但愿人类多自省,草间仍能奏刀歌。

“中华神虫”在美国大杀特杀?连鸟都能捕食,在国内却已不多见? - 天天要闻


“中华神虫”在美国大杀特杀?连鸟都能捕食,在国内却已不多见? - 天天要闻


参考文献:

[1]中国大刀螳螂到底有多猛?在国外捕杀蜂鸟,险些让百花灭绝

[2]螳螂,昆虫界战斗力爆表的刀客,却终难敌人性的贪婪

[3]百科:大刀螂

[4]浅谈中国螳螂目前的窘境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杜克大学研究:若在工作中使用生成式AI,同事可能会质疑你的能力 - 天天要闻

杜克大学研究:若在工作中使用生成式AI,同事可能会质疑你的能力

IT之家 5 月 9 日消息,据外媒 Neowin 今日报道,美国杜克大学的最新研究指出,尽管 AI 工具能提高工作效率,但像 ChatGPT、Claude 和 Gemini 等工具的使用可能会让同事和经理认为你的能力不足。这项研究题为《使用 AI 工具会遭遇社交评价惩罚》,已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刊登(IT之家附链接:点此前往)。研究通过四...
Nature Biotechnology | 小身材,大作为:研究人员如何“炼”出超强迷你基因编辑器NovaIscB? - 天天要闻

Nature Biotechnology | 小身材,大作为:研究人员如何“炼”出超强迷你基因编辑器NovaIscB?

引言如果我们可以精确地改写生命的蓝图,纠正那些导致遗传疾病的微小错误,或者巧妙地调控基因的表达,让细胞按照我们的意愿行事。这不是遥远的幻想,而是基因编辑技术正在开启的未来。长期以来,CRISPR-Cas9系统一直是这场革命中最闪耀的明星,它像一把精确的分子剪刀,为研究人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力量。然而,就像任何强...
宁波食品接触材料测试怎么办理? - 天天要闻

宁波食品接触材料测试怎么办理?

现代餐饮业和家庭生活中,食品接触材料作为直接接触食物的器具,其材质安全性直接影响消费者健康。根据国际食品安全标准,所有可能与食品接触的材料都必须经过严格检测,以确保不会向食品迁移有害物质。
“太空鲨鱼”黑洞被发现:距地球 6 亿光年,偏离星系中心 - 天天要闻

“太空鲨鱼”黑洞被发现:距地球 6 亿光年,偏离星系中心

IT之家 5 月 9 日消息,美国宇航局(NASA)昨日(5 月 8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天文学家借助哈勃太空望远镜,发现了一个隐藏在 6 亿光年之外的“太空鲨鱼”,一个隐秘的超大质量黑洞,质量约为太阳的 100 万倍。IT之家援引博文介绍,该黑洞不像典型的超大质量黑洞那样位于星系中心,而是游荡在星系内部,吞噬任何靠近的恒星...
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 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效能 - 天天要闻

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 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效能

研发人员在实验室研发产品。文丨罗嘉文新质生产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演进方向,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人才既是创新的发起者,也是技术应用的实践者,是形成新质生产力最活跃的主体。
从科幻走向现实 今年我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将突破38亿元 - 天天要闻

从科幻走向现实 今年我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将突破38亿元

脑机接口技术,作为“十四五”规划纲要中重点发展的“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被形象地誉为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的“信息高速公路”。今年以来,随着人工智能、神经生物学、传感器等技术提升,“脑机接口”这项听起来很科幻的技术,正逐步走进我
锂电池隔膜薄型化对涂布技术的挑战 - 天天要闻

锂电池隔膜薄型化对涂布技术的挑战

当前,锂电隔膜行业正面临着技术同质化加剧、产能结构性过剩、价格恶性竞争及产业颠覆性变革的严峻复杂形势。涂覆材料的多元化和涂布工艺的优化创新正在加速推进隔膜产品的迭代升级。为满足更多应用场景和高能量密度要求的需要,隔膜薄型化渐成趋势。
“每一次升空都是战斗启航!” - 天天要闻

“每一次升空都是战斗启航!”

作者 | 傅金泉、常永健、傅琳、罗陈建 等近日,南部战区海军航空兵某部开展高强度、跨昼夜实战化训练,锤炼部队全时域作战能力。晨光熹微,停机坪上一架架战机整齐列阵、蓄势待发。“准备完毕,请示起飞!”随着塔台指挥员发出指令,数架战机接续起飞,奔赴目标空域。桨叶飞旋,战机轰鸣,道道航迹划破天幕。任务舱内,战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