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万象硬核
编辑|万象硬核
«——【·前言·】——»
老渔民之间都有心照不宣的默契,一不抓丑鱼,二不抓怪鱼,要是抓到自己叫不出名来的鱼,那可更要打起十二万分的警惕。若是普通的怪鱼也就罢了,就怕是“有身价”的怪鱼,宝贝立刻变成烫手山芋。
近几日,钱塘江上的渔民意外捕获一条长相奇怪的鱼,从外貌上看,像一条长着鸭嘴的鲟。
这可把渔民吓坏了,他只知道长着鸭嘴的河狸碰不得,那么长着鸭嘴的鲟是不是也碰不得?渔民不敢轻举妄动,安顿好怪鱼,立刻联系到当地渔政部门。
等到专家到场鉴定后,怪鱼身份终于得到揭晓。
«——【·意外捕获怪鱼·】——»
老王是杭州上城区的渔民,从七月开渔起,他几乎每天都守在渔船上。经过四个月禁渔,钱塘江里的小鱼儿们长得膘肥体壮,每个从渔船下来的渔民脸上乐开了花。
这些天老王收获颇丰,钱袋子鼓起一大圈,小孩开学的学费一下子就有了着落。即便天还没亮他就得下海布网,但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每一滴汗水都能换来等价回报。
连轴转了两个月,等到九月时,许多鱼因为水温升高躲到深水处,渔民的收获也逐渐下降。不过渔民们并不担心,每年十月份下旬还会有一波鱼潮,不急于一时。
九月中旬,钱塘江支干上的渔船明显少了许多,连续高强度捕鱼作业就是铁人也吃不消,正好趁着捕鱼淡季休整一番。
不过老王没有彻底懈怠,只是减少了捕鱼次数,虽然一次出海的收获无法与先前相比,多多少少也能捕上来一点“快外”。
今天的收获一般,老王收拾渔网里捞上来的小鲈鱼,心里估摸能卖出去的价格。
突然,一条长相奇怪的鱼出现在老王的视野里。刚刚他一股脑将渔网中的鱼倒入保鲜箱,大大小小的鱼挤在一起,老王一时间没有注意到这条“异类”。
老王是钱塘江上几十年老渔民,祖辈都生活在这一带,出海捕鱼技术更是代代相传下来的。他从来没有见过长成这样的鱼,印象中,父亲也没有提起过类似的鱼。
怪鱼的身体类似鲟鱼,背部呈现漂亮的蓝色,腹部微微泛白。最奇怪的是,怪鱼头上顶着鸭嘴巴!
本来有些困倦的老王,看到怪鱼立刻就起精神了。捧着怪鱼琢磨半响,他也没看出什么名堂来。
乖乖,这鱼看起来这么奇怪,还从来没有见过,该不会是上红本本的珍稀生物吧!
前阵子,老王受邀参与过镇里组织的水产科普学会,这场大会专门给渔民讲明白了要怎么保护水产资源,以及遇到珍稀物种要如何处理。他掏出手机,果然在联系人那一栏上看到渔政部门联系电话。
老王一拍脑袋,想起自己在报纸上看到过的新闻,某渔民私自捕捞贩卖珍稀物种,不仅受到罚款,还坐了几年牢。闲暇时老王也会看科普文章,其中就有介绍鸭嘴兽的。
老王记得,鸭嘴兽也长着鸭子嘴巴,还是比珍稀动物更少见的近危动物,他下意识将怪鱼也列为和鸭嘴兽一样的近危动物。
想到捕捉珍稀动物要坐牢,老王的冷汗都冒下来了。他毫不犹豫打通渔政部门电话,将自己抓到怪鱼的经过一五一十交代清楚。
听到电话那头表示,及时发现并上报误捕不会受到惩罚,老王才松下了一口气。渔政部门让老王不要贸然放生怪鱼,渔业执法队已经在路上了。
«——【·怪鱼竟是入侵物种·】——»
老王将渔船停靠在岸边,怪鱼已经被他安顿在单独的渔箱中。没过一会儿,渔业执法人员找到了他。
经过鱼类学家鉴定,这种长着鸭嘴一样前吻的怪鱼学名叫匙吻鲟,确实是一种保护动物,不过怪鱼并非产自中国,而是来自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入侵物种。
美国密西西比与浙江隔着十万八千里,况且匙吻鲟是典型的淡水鱼,它们是如何穿越太平洋,来到钱塘江呢?
经过几天顺藤摸瓜,渔业执法大队终于查清了这条匙吻鲟的“户口”。
匙吻鲟体型大肉质美还有很高的观赏性,国内有少部分地区有专门引进养殖场,浙江恰好是匙吻鲟主要引进省份之一。每年八月份是钱塘江涨潮期,水位升高,有一些养殖在钱塘江的匙吻鲟逃出挂网,恰好被老王捕捞到。
在渔业执法大队的帮助下,老王顺利放回了匙吻鲟。
«——【·放生匙吻鲟会造成生物入侵吗?·】——»
看到这里,相信不少朋友会产生疑惑,匙吻鲟既是保护动物,又是入侵动物,在中国境内放生会不会导致生态入侵呢?
匙吻鲟与我国本土白鲟鱼属于同一科目下物种,拥有相似的生物习性。每年产卵期,雌性匙吻鲟受精过后,会顺着河流洄游,寻找合适产卵点才能顺利产卵。
我国河流上游大多建筑河坝,河坝可以截流蓄水,保证旱季也有水流浇灌农田。不过,河坝的存在也阻碍了雌性匙吻鲟游到上游产卵,因此可以保证国内不会产生匙吻鲟聚群,在野外能平安诞生的匙吻鲟是极少数。
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匙吻鲟就被引入我国华南地区。经过五十年养殖,也不见得野生匙吻鲟泛滥,足以说明匙吻鲟无法对我国本土生态造成实质危害。
相比较其他外来物种,匙吻鲟显得格外乖巧懂事。匙吻鲟以水中浮游生物为食,不会与本土鱼类产生竞争,还能顺便清理河流,防止河流中微生物污染。
匙吻鲟还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匙吻鲟之所以会成为珍惜物种,是因为密西西比河流域渔民大肆捕捞造成的。匙吻鲟又好吃又好看,全身上下都是宝,也难怪被渔民觊觎。
当然,钓友们不要担心,只有野生匙吻鲟才是保护动物,人工养殖的匙吻鲟并不是保护动物。
上文中有提到,匙吻鲟来自大洋彼岸的密西西比河,国内能看到的匙吻鲟,基本上是引进受精卵后人工养殖匙吻鲟。国内匙吻鲟养殖场分布在福建、两广、江西等地区,偶尔也会有新闻报道在其他省份发现匙吻鲟。
能在中国被人抓到的匙吻鲟,绝大多是从养殖场逃出来的。不难发现,匙吻鲟引进省份多雨潮湿,每年夏季大概率出现台风暴雨。大雨过后水位高涨,匙吻鲟很容易就顺着水库游进支流,从而被幸运钓友捕获。
匙吻鲟这么好,身为吃货的中国人为什么极少关注它们呢?
首先是人们对这种生物了解不多,过去也有渔民专门捕捉匙吻鲟,带到市场上贩卖,却因为“长得太怪”很难出售。
其次,匙吻鲟算是“高级食材”。它们产出的鱼子是鱼子酱的原料,这种食物大多在高级餐厅才能看见。
最后,相比起草鱼、鲈鱼这样的本土鱼,匙吻鲟在户外十分罕见。大多数人从来没有见过匙吻鲟,只在新闻里听说过零星消息,自然不会特意关注匙吻鲟。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珍惜物种出现在大众视野中,这说明我国动物保护事业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匙吻鲟虽然不属于我国本土的保护动物,但还是希望钓友们发现它们后,第一时间通知渔业部门处理。
动物保护工作在我国境内永远是进行时,这条道路没有尽头,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拒绝野味,从你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