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号中或发现人类遗骸,深海压力那么大,为何鱼却没事?

2023年06月29日20:58:04 科学 1805

当地时间28日,美国海岸警卫队发表声明称,专家们从此前内爆的“泰坦”号潜水器残骸中发现了“疑似人类遗骸”。声明显示,美国医疗人员将对“疑似人类遗骸”进行进一步分析。

“泰坦”号中或发现人类遗骸,深海压力那么大,为何鱼却没事? - 天天要闻

有人因此想到,在万米、甚至只有千米的深海中,大海的压强足以把普通的潜艇压爆,为什么一些深海生物却可以在这样的深度生存呢?毕竟,在100米水深的地方,压力就达约10个大气压,比海平面的压力大了10倍。

鲸鱼为什么能在深水中活动?

“泰坦”号中或发现人类遗骸,深海压力那么大,为何鱼却没事? - 天天要闻

到了2000米的深处,在这里将承受相当于地面200倍的压力,大多数靠肺呼吸的生物(像人类)会被压力压碎,一些金属结构的密闭空间也很难在这里保存完好。

不过,这个深度正好是一些鲸鱼的觅食深度,它们和我们一样用肺呼吸空气,而它们却生活得很好。

“泰坦”号中或发现人类遗骸,深海压力那么大,为何鱼却没事? - 天天要闻

这是因为鲸鱼有一个可折叠的肺,这让它们一次潜入深海近两个小时也不会被压碎。

潜水时,这些鲸鱼将空气中的氧气储存在血液和肌肉中,而把肺折叠起来不留任何空气。

它们之所以可以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它们的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分子的含量比其它哺乳动物要高得多,而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分子可以用来储存氧气。

另外,这些鲸鱼还能降低它们的心率,暂时阻止血液流向身体的某些部位,这有助于延长氧气的持续时间。

海洋深处的鱼类如何生存?

再往深处走,这些只是来觅食的生物就不行了,为了适应更深处的气压,需要进化出一些“更专业的设备”,只有长期在这里的“用户”才能做到这一点。

在海洋深处,压力是难以想象的,只要足够深,密闭的金属空间(如潜艇)肯定会被压扁。

但有些生物还是可以在这里生存,这是因为生活在深海的生物体的大部分都是水,而水是很难被压缩的;它们也已经不用像肺或鱼鳔(帮助鱼类上浮下沉的器官)这样充满气体的空间来生存了。

世界上海洋最深的地方是马里亚纳海沟,在这里最深的地方超过11000米,平均深度也超过了8000米,如果把珠穆朗玛峰放在里面的话,估计连头都露不出来。

“泰坦”号中或发现人类遗骸,深海压力那么大,为何鱼却没事? - 天天要闻

图为:发现海底最深处的鱼

但是在这里也发现了高级生物——马里亚纳狮子鱼(Pseudoliparis swirei),这种鱼最深可以到达8200的深度。

这是一个没有空气腔的有机体的极限了(生物极限是-8370米),因为高压也会破坏分子的结构,比如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等。

马里亚纳狮子鱼为了适应这种环境进化出一些特殊的结构,比如它的骨头上有缝隙,这可能有助于它平衡内部和外部压力。

最重要的是所有深海生物都有一种被称作三甲胺N-oxide (TMAO)的有机小分子,这些小分子阻止了生物体内的其他分子被高压力分解(比如膜和蛋白质),而马里亚纳狮子鱼的这种小分子含量非常高。

有意思的是,这种分子会给鱼带来“鱼腥味”,浅水物种也含有这种物质,但深海物种更多,这是深海物种鱼腥味更重的原因。

“泰坦”号中或发现人类遗骸,深海压力那么大,为何鱼却没事? - 天天要闻

马里亚纳狮子鱼已经完全是一个“瞎子”了,它的眼睛只是摆设的,这是因为它所处的海洋深度是完全黑暗的,它们适应了这种无光环境。

其实,深海的环境比我们想象的要糟糕得多,不仅仅只是压力变得巨大而已,那里没有光,很冷,没有多少氧气,食物也很少。

可以说,深海是一个非常难以生存的地方,如果在深海发现一些生物,总是能刷新我们对生物生存能力的认知。

不过对深海生物的研究很难,因为压力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变快),适应了这些压力的生物体在被带到地表进行研究时可能会遇到代谢问题。

来源:微信公众号“怪罗”

往期精彩回顾

|深潜器,真的不是你想造就能造

|饭菜千万不能等凉了再放冰箱,一定要趁热!!

|憋尿可以帮你做出更好的选择?下次犹豫不决时试试!

|30岁的人,奶茶都不敢点全糖的

科技发展的背后离不开科技工作者的奉献

阅读“科技工作者”

“泰坦”号中或发现人类遗骸,深海压力那么大,为何鱼却没事? - 天天要闻“泰坦”号中或发现人类遗骸,深海压力那么大,为何鱼却没事? - 天天要闻

点分享

“泰坦”号中或发现人类遗骸,深海压力那么大,为何鱼却没事? - 天天要闻

点收藏

“泰坦”号中或发现人类遗骸,深海压力那么大,为何鱼却没事? - 天天要闻“泰坦”号中或发现人类遗骸,深海压力那么大,为何鱼却没事? - 天天要闻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曾是荒年的救饥菜,如今却被列入黑名单,或成“危害最大”入侵植物 - 天天要闻

曾是荒年的救饥菜,如今却被列入黑名单,或成“危害最大”入侵植物

在我国辽阔的疆域中,尤其在农村的野外,野生植物资源琳琅满目。这些植物遍布于农村的路边、田边以及山野林区,随处可见。在这些野生植物中,许多都具有极高的价值,既可以当作美味佳肴,也可以用作中草药,甚至具有可观的经济价值。举例来说,荠菜、蒲公英、车前草和马齿苋等野草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它们不仅可以作为野菜供...
波音“星际客机”返回地球时间再度推迟,NASA:留出时间审查技术问题 - 天天要闻

波音“星际客机”返回地球时间再度推迟,NASA:留出时间审查技术问题

【文/观察者网 刘程辉】据美国“太空”新闻网6月22日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21日表示,波音公司新型载人飞船“星际客机”从国际空间站返回地球的时间推迟到不早于7月2日,较原计划6月26日晚了大约一周,以便留出充足的时间审查氦气泄露和推进器面临的技术问题。“我们正在慢慢地遵循标准的任务管理团队流程。”N...
【科技名词】实体关系 - 天天要闻

【科技名词】实体关系

实体关系拼音:shí tǐ guān xi英语:entity relationship;E-R学科:地理信息系统_技术与应用相关名词:实体关系模型、实体关系抽取定义:现实世界中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语义关系的抽象表示,体现一个实体集中的实体与另
看“智”造——机器人带来新体验 - 天天要闻

看“智”造——机器人带来新体验

正在天津举行的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上,多款仿生机器人、象棋机器人、咖啡机器人等功能各异的机器人展现智能化的未来生产生活场景,吸引与会者驻足互动。6月21日,与会者在博览会现场观看一款咖啡机器人冲泡咖啡。
科学家揭示嫦娥五号月壤实验室光谱特性 - 天天要闻

科学家揭示嫦娥五号月壤实验室光谱特性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获悉,该天文台行星光谱学研究团组近期对嫦娥五号月壤进行了实验室光谱测试与分析,反演了月壤成熟度,揭示了月球年轻玄武岩风化和元素特性。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学术期刊《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Astronomy&Ast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