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淡水鱼腥味重,还是海水鱼腥味重?这是两种不同的腥味

2023年05月14日19:16:03 科学 1851

相比淡水鱼而言,大多数人更喜欢吃海鱼,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淡水鱼的身上存在着浓烈的腥味。

这样说,可能会有人提出不同的看法,的确,有些人感觉淡水鱼的腥味重,但也有不少人认为海鱼的腥味更重,那么到底是淡水鱼腥味重,还是海水鱼腥味重呢?其实淡水鱼身上的腥味和海鱼身上的腥味是不一样的,它们是两种来源的两种味道。淡水鱼很腥,可是淡水鱼身上的这股腥味并不正宗,它裹挟着一股泥土的味道,所以又被称之为“土腥味”。大多数人不喜欢吃淡水鱼就是因为受不了这股土腥味。

是淡水鱼腥味重,还是海水鱼腥味重?这是两种不同的腥味 - 天天要闻


土腥味从何而来呢?

土腥味的来源是土臭素,土臭素是一种具有挥发性的化合物,带有浓烈的腥臭味道,它是某些藻类大量繁殖所产生的两种代谢物之一。当然,能够产生土臭素的不仅是藻类,淡水之中的很多真核生物都能够产生土臭素,其中有一种名为“放线菌”的细菌就是土臭素的生产大户。淡水鱼本身并不会产生土臭素,但是淡水鱼以淡水中的各种藻类和浮游生物为食,它们再将这些食物吃进肚子里的同时,也将土臭素带入了身体,于是久而久之,土臭素在身体中堆积,淡水鱼也就带有了明显的土腥味。

是淡水鱼腥味重,还是海水鱼腥味重?这是两种不同的腥味 - 天天要闻


既然淡水鱼身上的土腥味是外来的,那么这股味道是轻是重,就与淡水鱼的生存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果淡水鱼生存的水域水质不佳,那么土腥味就会非常浓重,反之,如果生存水域的水质很好,土腥味就会明显减轻,这就是为什么一些优质的水库鱼吃起来一点也不腥的原因了。那么为什么海鱼身上没有土腥味呢?因为在海水中,能够产生土臭素的微生物是很少的,更不存在像“放线菌”这样的土臭素生产大户,所以海鱼的身上自然就不会出现土腥味。

是淡水鱼腥味重,还是海水鱼腥味重?这是两种不同的腥味 - 天天要闻


海鱼身上虽然没有土腥味,但它同样很腥,而这股味道才是鱼类身上正宗的腥味。

在所有鱼类的体内都存在着一种名为“氧化三甲胺”的物质,这种物质本身是近乎于无味的,只有轻微的鲜甜味道。但是当鱼类死亡之后,氧化三甲胺就会与鱼体内的其它物质产生反应,逐渐被还原为“三甲胺”。三甲胺就不再是近乎于无味的了,它带有明显的鲜味和腥味,而这股味道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鱼腥味。

是淡水鱼腥味重,还是海水鱼腥味重?这是两种不同的腥味 - 天天要闻


为什么海鱼身上的腥味这么重?

因为三甲胺是在鱼类死亡之后产生的,所以死亡的时间越长,生成的三甲胺就越多,而大多数地区吃到的海鱼都是死亡很久的。淡水鱼就不同了,我们吃的淡水鱼大多都是鲜活的,在宰杀之后很快便会烹饪食用,所以身上并不会产生太多的三甲胺,自然也就没有太大的腥味了。综上所述,淡水鱼与海鱼其实都有腥味,只不过淡水鱼多为土腥味,而海鱼多为鱼腥味,而人们接受鱼腥味的能力显然比接受土腥味的能力更好,所以大多数人比较偏爱吃海鱼。

是淡水鱼腥味重,还是海水鱼腥味重?这是两种不同的腥味 - 天天要闻


喜欢吃海鱼的人多,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吃海鱼更方便。

吃鱼最麻烦的地方就在于要小心鱼刺,特别是那些隐藏在鱼肉之中的小刺,相比之下,海鱼的刺要明显少于淡水鱼,为什么呢?这些鱼肉中的小刺称为“肌间刺”,它的多寡与鱼类的演化程度成正相关,因为肌间刺越多,说明鱼类游动时更依赖于身体的摆动,而肌间刺少的鱼游动时更多的是依靠发达的鱼鳍和肌肉,所以肌间刺越少的鱼通常演化程度越高,而海鱼的演化程度要普遍高于淡水鱼。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科学家警告数百座休眠火山可能很快就会爆发,爆发威力更大 - 天天要闻

科学家警告数百座休眠火山可能很快就会爆发,爆发威力更大

近年来,意大利和印度尼西亚等地发生了多次引人注目的火山喷发。近日,专家警告,随着气候变化的影响,全球数百座休眠火山可能变得更加活跃,甚至发生喷发。来自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研究人员表示,融化的冰川可能正在悄悄为未来更具爆炸性和更频繁的火山喷发埋下伏笔。“冰川通常会抑制下方火山的喷发量,” 研究...
【公共数据库挖掘】牙线竟含“永久化学物”?6千人大数据揭秘真相!更揭示科研新捷径 - 天天要闻

【公共数据库挖掘】牙线竟含“永久化学物”?6千人大数据揭秘真相!更揭示科研新捷径

利用公共数据库发现牙线使用与全氟烷基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的复杂关系,看懂“挖数据”发文的黄金机会!关心健康的你,可能听说过PFAS,一类被称为“永久化学物”的有害物质,因其在环境和人体中极难降解而备受关注。它们存在于不粘锅、防水服、食品包装等众多产品中。那么,我们每天使用的牙线,是否也可能成为PFAS的暴...
【野聊聊气象】“烧烤”or 蒸煮” - 天天要闻

【野聊聊气象】“烧烤”or 蒸煮”

【来源:黄山交通旅游广播】各位好,我是小野。昨天,我们进入了夏季的第五个节气——小暑。此时,暑气正浓、高温频发,南北方有的“蒸煮”有的“烧烤”,咱们黄山就好了,二者皆有。继昨天“烧烤”之后, 受“丹娜丝”影响,周四之前我市将有一次风雨过程,
其实,《流浪地球》根本不需要“韩子昂” - 天天要闻

其实,《流浪地球》根本不需要“韩子昂”

在电影《流浪地球》里,韩子昂作为重型卡车的高级驾驶员,执行着运送发动机推动燃料火石的任务。然而,《流浪地球》还是落后现实了。在内蒙古伊敏露天煤矿,重型卡车根本不需要韩子昂。几百辆由中国华能、徐工集团、国家电网、华为联合出品的全国首型取消驾驶室的纯电无人矿卡——“华能睿驰”矿卡正在伊敏煤矿同时“打工”...
中国科学院院士、细胞生物学家孙大业逝世,享年88岁 - 天天要闻

中国科学院院士、细胞生物学家孙大业逝世,享年88岁

讣告 | 沉痛悼念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大业先生中国科学院院士、细胞生物学家、无党派代表人士、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孙大业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7月7日18时14分在石家庄逝世,享年88岁。孙大业先生,1937年7月生于浙江杭州,
今日小暑丨向夏生长,不负骄阳 - 天天要闻

今日小暑丨向夏生长,不负骄阳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今天我们迎来夏天的第五个节气小暑标志着盛夏的登场俗话说:“小暑过,每日热三分”小暑节气期间正好赶上入伏我国大部分地区开启“蒸煮模式”这一时节,暑气蒸腾全国从南到北,正是荷花竞相盛放之时偶有清风拂过,满塘荷香给炎热的夏季添
享年94岁!哈工大教授严家騄逝世,讣告:是我国工程热物理学科的重大损失 - 天天要闻

享年94岁!哈工大教授严家騄逝世,讣告:是我国工程热物理学科的重大损失

讣告中国共产党党员、哈尔滨工业大学热工专业创始人之一、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严家騄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7月7日在哈尔滨逝世,享年94岁。严家騄同志1931年1月出生于江苏南通,195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同年进入哈工大读研,1985年任教授。历任哈工大热工教研室主任、工程热物理研究室主任。曾...
“丹娜丝”逐渐向浙江台州至福建宁德一带沿海靠近 福建北部、浙江南部近岸海域将出现 2.5 到 3.5 米的大浪 - 天天要闻

“丹娜丝”逐渐向浙江台州至福建宁德一带沿海靠近 福建北部、浙江南部近岸海域将出现 2.5 到 3.5 米的大浪

今年第 4 号台风 “丹娜丝”备受关注。最新消息显示,截至 7 月 7 日 17时,“丹娜丝” 为热带风暴级,台风中心位于距离浙江省温岭市偏南方向约 190公里的东海西南部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 9 级(23 米 / 秒,约 83 公里 / 小时)。“丹娜丝”将先以每小时1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东北方向移动,8日早晨起逐渐转向偏西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