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曾仕强担忧地说:留给人类时间不久了,下一次瘟疫,不管科学再发达,医药再厉害。没办法只能是没办法……人类会很糟糕

2023年03月30日20:06:12 科学 6890

2015年曾仕强担忧地说:留给人类时间不久了,下一次瘟疫,不管科学再发达,医药再厉害。没办法只能是没办法……人类会很糟糕

2018年的11月11日,身患癌症的曾教授去世了。病危之际,曾教授饱受癌症折磨,即便如此,他依旧是慈眉善目地出现在镜头前,讲述子自己的身体情况。

曾教授说:“我和身体里的癌细胞商量,你们不要搞得让我太难受,我也不会杀死你们,我们和平共处好不好?”

曾教授每天都会和自己的身体对话,不料意外真的发生了。一段时间的重复之后,癌症带来的疼痛感居然真的消失了,仿佛是癌细胞听到了他的声音,他们达成了一种平衡,彼此和解。

2015年曾仕强担忧地说:留给人类时间不久了,下一次瘟疫,不管科学再发达,医药再厉害。没办法只能是没办法……人类会很糟糕 - 天天要闻

曾教授是一个中华传统文化的布道者,他研读《易经》,深谙《道德经》,将传统文化的智慧,应用到现代管理上,在谋求家庭、社会、人情以及婚姻关系的平衡与和谐发展上,给予了很多人指导启示,他是一个真正的文化学者。

他面对生死的态度,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乐观、豁达的智者形象,其中也蕴含着丰厚的中华文化影子——没有杀戮,和谐共生。这是我们沿袭至今的发展理念。一如《易经》中的一阴一阳、一静一动智慧,变中有动,动中有静。万事万物,皆被囊括在内。

有人说,曾教授能和癌细胞对话这是不可信的,是迷信。事实上,很多我们不曾领悟到、见到的东西,其实都是存在的,只是我们没有达到那个层次、境界而已。

2015年曾仕强担忧地说:留给人类时间不久了,下一次瘟疫,不管科学再发达,医药再厉害。没办法只能是没办法……人类会很糟糕 - 天天要闻

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曲黎敏教授,她有一个和曾仕强教授一样的观点。她说:“对于人的身体问题,医药只能解决身体层面很小一部分,更多时候需要我们养心、养神和修心,想要撇开痛苦,就要让身体觉悟。”

曾仕强教授,何尝不是一个因为《易经》传统文化而顿悟的智者呢?他与身体对话,何尝不是曲黎敏教授所言的“身体觉悟”呢?

从当下社会现状来看,曾仕强教授曾经说过的话在一一变成现实。他的去世,甚至有人说是因为泄露了太多“天机”,因而曾教授才说未来会有大事发生,这件事影响太大,自己不能多说!

《易经》就像一个包罗万象、无所不有的小宇宙,囊括了各种天地、人间机理,事物的发展,社会前进的规律,以及人类文明的走向,其实都能在其中发现端倪,它不是迷信,而是科学智慧和规律的凝结。

比如《易经》说:“天垂象,兼吉凶”。意思即是老天会通过异常的自然现象来给予人类预警,让人们自我反思,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来。

2015年曾仕强担忧地说:留给人类时间不久了,下一次瘟疫,不管科学再发达,医药再厉害。没办法只能是没办法……人类会很糟糕 - 天天要闻

几年前,曾仕强就说我们可能会面临危机,如今再看,极端的天气自然现象频发,郑州大雨漫灌,北极的冰雪消融,世界有的地方温度一度到了70摄氏度,阳春三月,北京却在下着雪,日本发生着海啸、地震···我们面临瘟疫,而世界另一面在遭遇战火!

曾教授,国学智慧的传播大师,他曾多次在《百家讲坛》分享《易经》智慧,传授宇宙运行、人类文明、社会更迭,以及人情世故的人生智慧。

文化学者余秋雨说:“《易经》是一部古人研究了大数据、观察出宇宙规律、机密的一部著作,是中华民族的瑰丽宝典”。《易经》看似艰深,但一经曾教授解读,通俗易懂,简单明了!

读《易经》真的可以让我们把握自己的命运!你可以结合日子中的事例,再对照易经里的64卦,一一对应。我看完之后,对于许多年前在生意场上遇到的困惑也就方便的处理!

有人说,《易经》太难懂了,全部是文言文。

是的,很多版本的《易经》都是文言文的形式叙述,要么就是很官方的大白话去解释。

所以,我遇到这种问题,总是会推荐他们我正在看的这个全注全译+图解版本的《图解易经》。

2015年曾仕强担忧地说:留给人类时间不久了,下一次瘟疫,不管科学再发达,医药再厉害。没办法只能是没办法……人类会很糟糕 - 天天要闻

然而我们这一个版本的《易经》不仅仅是平常话语的白话文叙述,还都带有图解。

把《易经》的晦涩难懂的奥秘画在图中,大白话文的形式去讲述他的故事。

它从五行、天干、地支、太极和八卦的讲解,再到《易经》中的象、数、理的介绍,最后引入到《周易》,以图解文的形式,全面系统地为您讲授学习《周易》所需要的基础知识。

在尊重原著内容的基础上,通过结合实际的例子来告诉你如何去分析问题,将易经中晦涩难懂、枯燥乏味的内容,变得人人都能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着实让我受益无穷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今日小暑丨向夏生长,不负骄阳 - 天天要闻

今日小暑丨向夏生长,不负骄阳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今天我们迎来夏天的第五个节气小暑标志着盛夏的登场俗话说:“小暑过,每日热三分”小暑节气期间正好赶上入伏我国大部分地区开启“蒸煮模式”这一时节,暑气蒸腾全国从南到北,正是荷花竞相盛放之时偶有清风拂过,满塘荷香给炎热的夏季添
享年94岁!哈工大教授严家騄逝世,讣告:是我国工程热物理学科的重大损失 - 天天要闻

享年94岁!哈工大教授严家騄逝世,讣告:是我国工程热物理学科的重大损失

讣告中国共产党党员、哈尔滨工业大学热工专业创始人之一、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严家騄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7月7日在哈尔滨逝世,享年94岁。严家騄同志1931年1月出生于江苏南通,195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同年进入哈工大读研,1985年任教授。历任哈工大热工教研室主任、工程热物理研究室主任。曾...
“丹娜丝”逐渐向浙江台州至福建宁德一带沿海靠近 福建北部、浙江南部近岸海域将出现 2.5 到 3.5 米的大浪 - 天天要闻

“丹娜丝”逐渐向浙江台州至福建宁德一带沿海靠近 福建北部、浙江南部近岸海域将出现 2.5 到 3.5 米的大浪

今年第 4 号台风 “丹娜丝”备受关注。最新消息显示,截至 7 月 7 日 17时,“丹娜丝” 为热带风暴级,台风中心位于距离浙江省温岭市偏南方向约 190公里的东海西南部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 9 级(23 米 / 秒,约 83 公里 / 小时)。“丹娜丝”将先以每小时1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东北方向移动,8日早晨起逐渐转向偏西方向...
相比AI,我们更期待人类的回复;生活方式工业化与炎症性衰老相关?埃及祖先的新线索 | 一周论文新鲜读 - 天天要闻

相比AI,我们更期待人类的回复;生活方式工业化与炎症性衰老相关?埃及祖先的新线索 | 一周论文新鲜读

关注+星标,好搭档不错过7.7本周值得读来自《自然》旗下期刊的新近发表,我们为您精选呈现。1. 将AI回复标记为人类回复能增强同理心2. 并非所有人群的衰老都与慢性炎症相关3. 古DNA揭示埃及祖先4. 拟态是否成功取决于观察者的视角心理学 | 将AI回复标记为人类回复能增强同理心Comparing the value of perceived human
全新影响因子!科研人必备《期刊手册》 - 天天要闻

全新影响因子!科研人必备《期刊手册》

开放科学(Open Science)是透明、值得信赖、且可供所有人使用、重复使用并借鉴的科学,它能带来更快、更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以及更为广泛的益处,而开放获取(Open Access)是这一切的基础。以OA形式发表研究,也能为研究人员和作者带来影响力和可见度等诸多益处: 金色OA具有更大程度的引用优势,更多的使用量和更广的影响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