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纪录片《湍流之谜》在沪发布,解码科学家精神

2023年03月19日18:42:10 科学 8599

科教纪录片《湍流之谜》在沪发布,解码科学家精神 - 天天要闻

18日,大型原创科学影视纪录片《湍流之谜》上海科技影城发布。该片由上海教育出版社联合海文音像出版社申报2022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并入选,反映我国自然科学各领域科技创新成果,展现中国人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

摄制组深入探访中科院力学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众多国家级科研单位,兼顾老、中、青三代科学家,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弘扬科学精神。该片编剧、导演汪诘,也是“科普网红”,除了拍科教电影,他所创办的“科学声音”瞄准科学前沿和社会热点,创作了一批集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为一体的科普图书和音视频节目,以通俗易懂、寓教于乐的方式,发出“科学声音”,传播科学知识。

该片列入《寻秘自然》系列,第二季由科学声音(上海光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制作出品,以专家释秘、主持人讲解的视听表达方式,辅之以情景再现、特效动画等艺术手法,探寻四大自然之谜——即湍流之谜、地磁倒转、探秘寒武纪和快速射电暴,以中国视角讲好中国科学家的探索故事,唤起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对科学的兴趣,点燃更多人投身科学的理想。

科教纪录片《湍流之谜》在沪发布,解码科学家精神 - 天天要闻

其中,《湍流之谜》影片通过对湍流研究历史与现状的讲述,将科学思维融入科学知识。开场实景再现1969年晴空湍流导致的大型空难,本片主持人带领观众参观北大、清华、浙大、中科院力学所的湍流研究实验室,并采访众多该领域顶尖科学家,展现中国人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

湍流作为流体运动的普遍形态,是流体力学核心问题,也是世纪难题。著名物理学家费曼曾说过,湍流是“经典物理中最后一个重要的未解决问题”。湍流对数学、力学、物理等基础科学有着深刻影响,已成为影响国家航空航天航海等工程成败的关键瓶颈之一,是国家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应用基础课题。

“从事科普创作十多年,我们越发觉得这是值得奉献一生的伟大事业。传播科学不仅仅是传播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播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指对真相的不懈追求、勇于探索未知的勇气和严谨的求实态度。拥有科学精神的人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在人生中取得更多的成就。如果说一个人拥有科学精神可改变人生,一群人则可改变民族未来。”《寻秘自然》系列编剧、导演和主创汪诘表示,这部影片是“科学声音”团队努力的成果,也是社会进步下科学精神这颗火苗即将熊熊燃起的标志。

科教纪录片《湍流之谜》在沪发布,解码科学家精神 - 天天要闻

科教纪录片《湍流之谜》在沪发布,解码科学家精神 - 天天要闻

《快速射电暴》介绍自2007年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天文学家们如何在研究快速射电暴(frb)这一神秘现象。2007年科学家们在澳大利亚parkes望远镜历史存档数据中发现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快速射电暴事件。这一事件仅持续短短几毫秒,但射电源的爆发强度却极高,让全世界天文学家都为之震撼。过去十多年里,科学家们虽取得一定进展,但至今仍未能揭示其成因。快速射电暴研究已成为目前天文学领域最活跃的研究课题之一,许多世界知名射电天文台如“中国天眼”等,都在紧锣密鼓地追踪研究这一天文奇观。

《快速射电暴》影片通过生动展示了科学家们在探寻快速射电暴成因过程中的艰辛付出,以及他们在这一领域取得的突破性成果。2019年9月,年轻的中国天文学家罗睿成功预言了frb180301重复爆发,并得到了证实。影片还着重介绍“中国天眼”这一世界级射电望远镜的作用。“中国天眼”凭借其卓越的观测能力,在研究快速射电暴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科教纪录片《湍流之谜》在沪发布,解码科学家精神 - 天天要闻

上海市科协副主席倪前龙谈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工作离不开全社会广泛关注和共同参与。近年来,市科协积累了丰富资源,拥有科普日、科学与艺术沙龙、“社区书院”等活动品牌和载体,今后将发挥好科协学会、人才、平台、网络等优势,在推动科普工作方面形成更大合力和影响力。

在日常生活中,科学精神能够帮助个体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增强判断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助于个体更好地分辨真伪,避免被谣言和伪科学所误导。业内期待,《寻秘自然》系列广泛传播,为更多观众读者带来科学启迪和鼓舞,为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做出贡献。

图片来源:出版方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柳青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西安突然狂风暴雨闪电,网民说他拍到了龙!专家回应:可能不大需研究 - 天天要闻

西安突然狂风暴雨闪电,网民说他拍到了龙!专家回应:可能不大需研究

一、狂风雷暴突袭古城,多名网友称“天上游龙飞舞”5月2日晚,西安市民经历了一场猝不及防的强雷雨突袭。随着夜色降临,原本平静的天空突然响起一连串震耳欲聋的雷鸣,电闪如昼、狂风呼啸,有人形容那场景仿佛酒吧蹦迪现场,天空中不时炸出白光,让整座城市在一瞬间被照亮。然而,就在这场雷暴中,多个视频在社交平台上引发...
今日立夏:生若夏花,万物皆大 - 天天要闻

今日立夏:生若夏花,万物皆大

IT之家 5 月 5 日消息,今天是 5 月 5 日,也是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立夏 —— 属于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的到来,意味着我们已经来到了夏天。通常每年 5 月 5 日或 5 月 6 日是公历的立夏。“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
五一劳动节的遐想 - 天天要闻

五一劳动节的遐想

五一劳动节,这个属于劳动者的节日,总是能让我陷入深深的思考。对于我而言,劳动不仅仅是体力的付出,更是脑力的拼搏,是在科研领域中不断探索、不断突破的过程。回顾我的科研生涯,那是一段充满挑战与机遇、汗水与收获的旅程。1985 年,我全身心投入到
立即远离!带孩子去海边玩 千万别碰这种“塑料袋”! - 天天要闻

立即远离!带孩子去海边玩 千万别碰这种“塑料袋”!

想必这个“五一”假期不少人会选择去海边游玩如果在海边看到这样的“塑料袋”漂浮在海水里的这种——看起来特别像“塑料袋”的水母!千万别碰!近期,就有游客在广东深圳大梅沙海域发现了一大群不速之客提醒:不要去触碰!
针对网传简历,科学家颜宁发文回应:缺乏常识! - 天天要闻

针对网传简历,科学家颜宁发文回应:缺乏常识!

5月4日,著名科学家颜宁通过其微博账号@nyouyou发布声明,打假网传简历。她表示:“一份不知道谁缺乏常识造出来的真真假假的简历从前年就开始流传,哪怕也许出于好心,也是不对的,已被我投诉掉了,不知道为啥现在又被翻出来。”请微博辟谣尽快清理相关信息。据了解,此类虚假简历最早于2023年开始在网络上流传,内容涉及对...
太空会让航天员基因突变?太空生活传言大揭秘 - 天天要闻

太空会让航天员基因突变?太空生活传言大揭秘

新华社记者 连振 李鑫 摄2025年4月24日,中国航天日当天,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在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的托举下顺利升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在距地面400km 高度的中国空间站上,航天员们的日常生活跟地球上相比,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大众对他们在太空中的生活总是充满好奇,比如,太空会让航天员基因突变?不穿航天服进入...
五四青年节 | 从“拆家顽童”到“机器人工程师”,“05”后大学生带“小巨人”跑上马拉松 - 天天要闻

五四青年节 | 从“拆家顽童”到“机器人工程师”,“05”后大学生带“小巨人”跑上马拉松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郑湘琪】个头虽小却气势满满,身着酷炫银蓝拼色套装,“E人”属性拉满频频转头挥手……最近,一场人类和人形机器人共跑的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鸣枪起跑。在一群形态画风各异的“钢铁选手”中,0.75米的“0306小巨人”吸引了不少现场观众拍照打卡,直播平台上也涌现着“萌萌哒”“太可爱了”的评价。...
立即远离!外出遇到这种“塑料袋”别碰,有毒! - 天天要闻

立即远离!外出遇到这种“塑料袋”别碰,有毒!

想必这个五一假期不少人会选择去海边游玩近期各地进入升温通道如果在海边看到这样的千万别捡!当地时间2024年3月27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半月湾,沙丘海滩上的蓝色水母。数百万奇异的蓝色水母被冲上太平洋海岸的海滩↑近期,就有游客在广东深圳大梅沙海
气象部门回应西安雷雨夜不明飞行物 - 天天要闻

气象部门回应西安雷雨夜不明飞行物

5月4日,“西安现不明飞行物”上了各大社交平台的热搜热榜:称5月2日西安雷雨夜空现条状不明物,多名网友拍到黑影疾速掠过夜空,有目击者称像龙一样盘旋,至少有“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