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BB、BQ.1会引发又一次感染高峰?专家:上半年出现高峰可能性小

2023年01月25日20:11:03 科学 1584

从2019年开始,新冠病毒就出现在了人们的生活当中,在这三年多的时间内,新冠病毒时刻在与人类在做斗争,现如今,新冠病毒对人体致病性已经大大减小,甚至感染新冠之后的症状趋近于流感,所以,我国实施了全面放开的政策。

在全面放开之后,我国绝大多数人都感染了新冠,现如今,我国主要的流行毒株仍然是奥密克戎,这种毒株对人体致病性并不强,只会作用于人体的上呼吸道,感染之后会出现相对应的上呼吸道疾病。

前段时间,XBB以及BQ.1出现在了人们的生活的中,但是,这些病菌现在还未在我国出现大规模感染,那么,XBB以及BQ.1会引发又一次的新冠高峰吗?对此,专家表示,上半年出现有一波高峰的可能性很小,不用过于担心。

XBB、BQ.1会引发又一次感染高峰?专家:上半年出现高峰可能性小 - 天天要闻

什么是XBB?

XBB 是奥密克戎亚型的变异菌株,国际上,欧美国家逐渐表明XBB是优势毒株,主要表现为传播力增强和免疫逃逸能力增强。

但是,其毒力与奥密克戎的其他系列变种无显著差异,在XBB流行的这些国家重症率和死亡率并未明显增加;研究指出,XBB的致病性并未明显增强,但由于菌株突变能更好地与人体细胞受体结合,XBB.1.5具有更高的免疫逃逸能力。

XBB、BQ.1会引发又一次感染高峰?专家:上半年出现高峰可能性小 - 天天要闻

国内三地已监测到XBB毒株!

现如今,我国三省已检出XBB毒株,相比于其他的奥密克戎变异株,XBB的致病性无显著差异。

此前,在2022年12月2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研究所所长介绍,BF.7、BQ.1 和 XBB, 在我国被检测到。

据介绍,奥密克戎共130多个亚枝传入我国,同时,有50个亚枝引起相关本地病例或暴发,包括BQ.1和XBB,其中49例在9个省份检出BQ.1及其亚系XBB亚系在3个省11例中检出。

专家表示,奥密克戎BQ.1和XBB在我国还没有形成优势价差,目前,仍以BA.5.2和BF.7为主,但其点差优势会逐渐增强。分支机构可以形成共同循环。

XBB、BQ.1会引发又一次感染高峰?专家:上半年出现高峰可能性小 - 天天要闻

他说BQ.1和XBB毒株是Omicron的新变异分支。其毒力与Omicron的其他变种无显著差异,在BQ.1和XBB毒株流行的国家重症率和死亡率没有明显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在上海监测的25个XBB家庭中,有3个XBB.1.5病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并未造成本地传播。

研究人员表示,境外输入患者病毒毒株较为复杂,大部分为我国首次检测,目前的测序结果显示,国外输入的新毒株较多,仍需对毒株进行常规检测,为后续科学防控提供依据。

XBB、BQ.1会引发又一次感染高峰?专家:上半年出现高峰可能性小 - 天天要闻

张伯礼院士讲解XBB毒株具体问题!

最近,XBB的问题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人担心自己可能不小心感染了XBB,也有很多人说张伯礼院士说XBB的致病性没有想象的那么大,没有必要去预防;但实际上,XBB确实超出了预期。

其实,XBB的致病性依然较低,与其他毒株无特异性差异。

不过,张伯礼院士表示,虽然病毒的致病性很低,但还是要做好防范,不要不当回事;因为感染XBB后还会出现相应的症状,所以,要注意预防。

目前,国内已有境外输入XBB.1.5毒株的报道,但仅在极少数入境检疫人员身上检出,并未造成本地社会传播。

XBB、BQ.1会引发又一次感染高峰?专家:上半年出现高峰可能性小 - 天天要闻

根据国外研究资料,与BQ.1毒株和之前的BA.5毒株相比,XBB.1.5毒株传播速度更快;纽约的一项研究表明,BQ.1毒株的感染率从该毒株的发现到之前的BA.5毒株的感染率达到了30%用了 26 天,而 XBB.1.5 菌株只用了 17 天。

XBB.1.5与同科毒株不同,它多了一个关键突变F486P,使其对人ACE2受体具有更高的结合亲和力和更高的免疫逃逸能力。

另外,新冠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因为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单链RNA,结构不稳定,变异频率高,未来可能发生变异。

根据现有的研究数据,XBB 菌株的毒力与其他亚菌株相当!

XBB、BQ.1会引发又一次感染高峰?专家:上半年出现高峰可能性小 - 天天要闻


去年,10月至11月,新加坡的 XBB 流行高峰并未带来重大死亡人数,根据新加坡政府2022年10月14日发布的信息,没有证据表明XBB比之前的变种更具致病性;即使用 XBB与BA.5 毒株相比,住院风险也降低了 30%。

此外,世界卫生组织发表声明称,截至目前还没有数据支持XBB引起的疾病严重程度与BA 5有显着差异,没有证据表明XBB毒株比BA 5毒力更强,并且,没有证据表明XBB毒株对胃肠道和心血管系统的危害特别大。

XBB、BQ.1会引发又一次感染高峰?专家:上半年出现高峰可能性小 - 天天要闻

XBB、BQ.1会引发又一次感染高峰?专家:上半年出现高峰可能性小

今年春季,在国外流行的XBB和BQ.1毒株是否会在我国流行,引发又一个感染高峰?

对此专家表示,随着我国出入境政策的放开,可能会出现更多的感染病例,未来,XBB毒株也会出现本土病例,但总体而言,这两种毒株在今年上半年出现的可能性较小。

1月18日,中科院院士高福提到,美国XBB的一个分支XBB1.5已成为流行率不断上升的毒株,XBB.1.5有明显的免疫逃逸,几乎等同于一个全新的病毒;与此同时,BQ.1毒株也在多个国家流行。

我国大部分人是在去年12月和今年1月感染的,这次感染后产生的抗体至少可以保护人们三四个月,大多数人可以保护半年以上!到三月份和四月份,大部分人应该还处于免疫保护期。

XBB、BQ.1会引发又一次感染高峰?专家:上半年出现高峰可能性小 - 天天要闻

目前,对BQ.1和XBB的研究表明,虽然这些毒株的免疫逃逸能力很强,但BA.5以及这两种菌株仍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1月17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研究所所长也表示,BQ.1和XBB传播比例会逐渐增加,但不会单独引发新一轮疫情。

BQ.1和XBB的预防与其他突变株的预防相同,要加强病毒变异和病情监测,注意保护高危人群,倡导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对于这两种毒株,不用太过担心。”专家表示,“现在很多人都经历过感染,大家在防护方面也有很多经验,目前,还是要注意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多开窗通风,这些良好的卫生习惯应该继续维护。”

XBB、BQ.1会引发又一次感染高峰?专家:上半年出现高峰可能性小 - 天天要闻

全国新冠最高峰重症每日增近1万

在2022年12月22日前后,感染人数和发热门诊人数达到高峰,感染人数日增超700万,发热门诊高峰日增286.7万人次,重症患者高峰日增近万,死亡人数日高峰4273人!

1月4日,核酸检测结果方面,2022年12月9日以来,各省份核酸检测阳性人数和报告人群阳性率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 12 月 23 日降至最低 15,000;阳性率在12月25日达到峰值(29.2%)后逐渐回落,1月23日降至5.5%。

XBB、BQ.1会引发又一次感染高峰?专家:上半年出现高峰可能性小 - 天天要闻

延伸:春节返程期间,要如何做好自我防护?

①登机前至少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到站后,尽量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将口腔和鼻腔分泌物用纸巾包起来,扔进垃圾桶;另外,打喷嚏或咳嗽时,建议用手或衣服捂住口鼻。

② 乘车过程中,手难免会碰到车门、座椅或拉环,甚至身体接触周围乘客!这时,可以使用洗手液进行手部清洁,用消毒湿巾进行擦拭。

XBB、BQ.1会引发又一次感染高峰?专家:上半年出现高峰可能性小 - 天天要闻

③ 回家后,最好将消毒过的衣服翻过来对折,使里面朝外,在公共场所时,建议尽量减少接触公共物品。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西安建大新型高压辊式立磨技术落地包头 将打造百万吨级工业固废资源化示范工程 - 天天要闻

西安建大新型高压辊式立磨技术落地包头 将打造百万吨级工业固废资源化示范工程

7月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与内蒙古波普和丰环保有限公司在西安签署EPC总承包合同,标志着国内首条采用“新型高压辊式立磨及其智能化技术与装备”的工业固废资源化生产线正式落地内蒙古包头。该项目合同额达1.0898亿元,建成后年消纳工业废渣120万吨,年产低碳胶凝材料120万吨,将成为我国大宗固废综合利用领域的重要示范工...
Nature重磅:首次从木乃伊中提取完整人类基因组序列 - 天天要闻

Nature重磅:首次从木乃伊中提取完整人类基因组序列

撰文丨王聪编辑丨王多鱼排版丨水成文古埃及文明曾繁荣了数千年,在其鼎盛时期,古埃及建造了众多叹为观止的金字塔,此外,他们还曾流行制作木乃伊,其中,许多数千年前的木乃伊保存至今,科学家们一直希望从中提取古 DNA。然而,木乃伊的制作过程以及炎热的气候条件加速了 DNA 分解,导致其中的 DNA 保存状况不佳。直到 19...
一个月内两次被掩,这颗恒星为啥频繁“躲猫猫”? - 天天要闻

一个月内两次被掩,这颗恒星为啥频繁“躲猫猫”?

7月4日、31日,夜空将上演两次月球遮掩室女座最亮恒星——角宿一的奇妙天象。南半球部分区域的公众将有机会看见这一天象,其他地区的公众可以看到月亮与角宿一近距离相伴的景象。月掩角宿一指的是什么?为啥一个月内会两次发生月掩角宿一?天文科普专家为
新国标落地 女性健康被阳光照见丨中听 - 天天要闻

新国标落地 女性健康被阳光照见丨中听

评论员 王晓娜7月1日,一项关乎所有女性(和部分男性)日常生活的强制性国标正式落地!《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要求》不仅把卫生巾、护垫、成人纸尿裤等产品划进“重点监管区”,还新增了pH值、荧光剂检测等硬核指标。简单来说,以后厂家再想用“毒卫生
生态头条 | 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物种新记录 - 天天要闻

生态头条 | 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物种新记录

记者7月2日从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该局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联合组织的贡嘎山植物多样性综合科学考察活动顺利收官。科考团队在此次野外调查中,发现大量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及珍稀濒危植物,也收获了多项物种新记录,为保护区生态保护与科
用TEM您能看到什么? - 天天要闻

用TEM您能看到什么?

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是一种功能强大的分析工具,利用高能电子束穿透超薄样品,通过收集透射电子和相互作用产生的信号,能获得极其丰富的信息,分辨率可达原子级别(亚埃级)。
低烟无卤光缆 - 天天要闻

低烟无卤光缆

低烟无卤光缆(Low Smoke Zero Halogen, LSZH Optical Fiber Cable)是一种采用环保材料制造的光缆,其核心优势在于燃烧时释放的烟雾极少且不含卤素(如氯、溴等),从而显著降低火灾风险,保护人员安全和设
从治疗神经疾病到增强人类智能 马斯克脑机接口科幻式蓝图,现实吗? - 天天要闻

从治疗神经疾病到增强人类智能 马斯克脑机接口科幻式蓝图,现实吗?

Neuralink脑机接口的目标是实现全脑接口,打造生物大脑与外部机器之间的“高带宽连接”,甚至让人类与AI集成。图片来源:美国纽约城市大学官网埃隆·马斯克的Neuralink公司在最新一次发布会上展示了其脑机接口(BCI)研究成果和发展愿景。此次令人瞩目的不仅是他们的现阶段成就,还包括其未来3年的科幻式蓝图。人们惊呼BCI...
超千岁荔枝树再结硕果!迄今有1024岁,是广州目前树龄最老的荔枝树 - 天天要闻

超千岁荔枝树再结硕果!迄今有1024岁,是广州目前树龄最老的荔枝树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卢佳圳 通讯员 冯冬枚在广州黄埔玉岩书院,有一棵千年古荔,是广州目前有记载的树龄最老的荔枝树,为一级古树,据估测迄今有1024岁。7月2日,羊城晚报记者走访时惊奇发现,虽已经历千年沧桑,这棵荔枝树依旧枝繁叶茂,时隔4年再度结满硕果。据史料记载,这是一棵“宋荔”,从北宋即已存在。明代时,荔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