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三体》取景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2023年01月17日17:15:11 科学 1525

第一次,《三体》取景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 天天要闻

千呼万唤之下,根据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三体》改编的同名电视剧终于播出。

播出当晚,其在腾讯视频的站内热度值便突破2.5万,成为该平台开播热度最快破2万的剧集。与此同时,各种与之相关的热搜、话题也引来巨大讨论,足见“三体”这一超级ip的影响力。

据剧版《三体》主创介绍,为了创作更为真实,剧中除了红岸基地和作战中心的内景是搭建外,其他外景均为实景拍摄,甚至首次进入了粒子对撞中心、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拍摄,“场景的真实程度,能让演员、制作单位都能有一种沉浸感,其可信度也会加强。”

第一次,《三体》取景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 天天要闻

剧版《三体》由杨磊执导,田良良担任总编剧,张鲁一、于和伟、陈瑾、王子文、林永健、李小冉等领衔主演。

剧版《三体》的筹备并不算短。

早在2016年,《三体》曾出现在广电总局当年6月的备案信息中,集数为32集,预计拍摄时间为同年的12月。

2019年5月,剧版《三体》再次出现在总局的电视剧备案名单中,不过集数缩短为24集。当时的公示显示,预计2019年9月拍摄。然而,剧版《三体》直到2020年7月才在宁波开机。

第一次,《三体》取景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 天天要闻

剧版《三体》制作方灵河文化相关负责人介绍,早在7年前开始接触《三体》这个项目,光前期剧本就做了超过4年,一共做了20多版方案。在导演、编剧、演员敲定后,剧本围读也达到两个多月,“具体到每一集每一场每一句,随时提醒美术、特效等团队需要做什么样准备。前期把准备工作做得越清晰,拍摄的时候出错的概率才会越低。”

因剧中涉及诸多天文、物理等科学知识,为了确保真实准确的表达,团队专门请到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相关专业的科学家,开过多场座谈会讨论,比如涉及科学的内容拍出来是什么样的?怎么做才是对的?拍完后,再请科学家们挑刺。

第一次,《三体》取景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 天天要闻

值得一提的是,主创团队找了很多种方法试图拉近观众和作品之间的距离,希望将原本深奥的科幻概念,用能够被理解的语言去做解释。比如宇宙闪烁,在《三体》里一个非常有名的概念,最后团队用一个灯泡和一个物体之间的这种关系做出了解释,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拉近观众和角色、科幻知识之间的距离。

据悉,剧版《三体》在宁波开机,之后辗转舟山、横店、北京、黑河、天津、河北、杭州等多地拍摄,大大小小总共涉及了200个左右的场景,几乎还原了小说中的名场面。

除红岸基地和作战中心的内景是搭建外,其他外景均为实景拍摄,甚至去了粒子对撞中心、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拍摄,“这是进入到这里拍摄的第一个剧组,也可能是最后一个。”

第一次,《三体》取景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 天天要闻

在主创团队看来,剧版《三体》的核心风格及基调就是现实主义手法,就要尽可能地在真实场景进行取景拍摄,增添沉浸感和可信度。所谓现实主义手法,就是刘慈欣提供了一个巅峰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然后主创团队用极其细节真实的方式去展现出它,让所有东西越真实、越接近真正的科学,它就会越像。“在结构上可以是一个充满想象的空间,但落在细节时,一定要非常非常地真实,这是这部剧的气质。”

第一次,《三体》取景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 天天要闻

从剧版《三体》播出的反馈来看,较好地还原了原著中的故事。如汪淼和大史的相识、叶文洁按下按键求助三体人、汪淼眼中的倒计时、农场主理论、汪淼和丁仪打台球……一些对话,几乎完全是直接“抠书”,按照原著的情节在进行。这也让剧版《三体》获得了不少书迷的好评。“忠于原著”“只要你按照原著拍了,就是会很好看啊”“可以说是几乎1:1还原了”的短评成为豆瓣上几条高赞的留言。

主创团队介绍,大部分书迷已经非常相信原小说本身提供的结构和完整的内容了,再去做更多的修饰是比较多余的。“在创作过程中,考虑的第一要素是尽可能贴近原著,在影视化上做了一点点微调,增加一些人物的细节,让它更利于影视的表达。并且要考虑如何让观众有代入感,能相信这个故事,理解故事中的内核,能让更多人去体会原著带给人的那种震撼。除此以外,做得最多的就是尽可能地还原。”

第一次,《三体》取景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 天天要闻

事实上,由于“忠于原著”而获得高度评价的《三体》改编作品,在电视剧版未开播时已有先例。如一部粉丝自制的动画番剧《我的三体》系列,由于还原原著且细节拉满,获得大量观众支持,在b站、豆瓣等平台均获得超过9.5分的极高评分。或正因如此,电视剧版前几集播出后,有大量观众留言“希望后面不要崩”“保持这个水平啥都有”。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三体》电视剧播出后,其背后的上市公司也很快受到关注。

公开资料显示,剧集出品方、制作方包括中央电视台、腾讯视频、三体宇宙、咪咕视讯、灵河文化。

其中,腾讯视频与之关联的是港股上市公司腾讯控股,三体宇宙的关联方则是上市公司游族网络,咪咕视讯则是中国移动的全资子公司。上市公司慈文传媒的董秘也在近日回应称,旗下全资子公司上海慈文影视制作有限公司持有灵河影视制作(上海)有限公司20%的股权。

第一次,《三体》取景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 天天要闻

截至17日收盘,腾讯控股涨幅0.97%,收盘价为373.800港元;游族网络也略有上涨,涨幅0.09%,收盘价为11.31元;中国移动的跌幅为0.51%,以73.43元收盘;慈文传媒跌幅4.15%,收盘价为每股6.47元。

红星新闻记者 邱峻峰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颜宁再次打假:科学家不需要“完美人设” | 新京报快评 - 天天要闻

颜宁再次打假:科学家不需要“完美人设” | 新京报快评

▲颜宁在其微博发布声明,辟谣网传简历。图/颜宁微博截图知名科学家颜宁再次公开打假,打假的对象仍是假简历。据报道,5月4日,颜宁在其微博上发帖辟谣,“一份不知道谁缺乏常识造出来的真真假假的简历从前年就开始流传,哪怕也许出于好心,也是不对的,已被我投诉掉了,不知道为啥现在又被翻出来”。并请微博节后尽快清理...
人工智能还将带来多少可能? - 天天要闻

人工智能还将带来多少可能?

原创 黄鑫 经济日报与大模型对话,生成一件大师风格画作;依托人工智能技术规划路线,具身智能机器人可精准识别和抓取零部件……日前举办的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集中展示了多项新技术新成果,生动展现了数字经济的澎湃活力,而人工智能技术在其中扮演着激
Wi-Fi 6的MU-MIMO 技术:究竟藏着怎样的奥秘? - 天天要闻

Wi-Fi 6的MU-MIMO 技术:究竟藏着怎样的奥秘?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技术解析】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无线通信技术已深度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无论是家庭、办公场所还是公共区域,Wi-Fi 连接都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随着移动设备数量的急剧增长和应用需求的日益多样化,传统无线网络技术的局限性逐渐显现,制约了无线通信的效率与性能。值得庆幸的是,Wi-Fi 6 ...
“长江三剑客”之一的极危物种,现身府河 - 天天要闻

“长江三剑客”之一的极危物种,现身府河

近日,鱼类科研工作者王新越进行鱼类资源调查时,在府河孝感段发现“长江三剑客”之一的极危物种——鳤(guǎn)。今年5月1日,在府河水域发现“长江三剑客”之一的极危物种——鳤。王新越 摄这尾鳤体长36厘米,体重290克。“这已经是长江十年禁渔
颜宁发声:网传不实,已投诉! - 天天要闻

颜宁发声:网传不实,已投诉!

5月4日,著名科学家颜宁在其微博发布声明,辟谣网传简历。颜宁表示:“一份不知道谁缺乏常识造出来的真真假假的简历从前年就开始流传,哪怕也许出于好心,也是不对的,已被我投诉掉了,不知道为啥现在又被翻出来。”她呼吁尽快清理相关信息。
立夏:跃动夏始,拔节生长 - 天天要闻

立夏:跃动夏始,拔节生长

5月5日,立夏,跃动夏始,拔节生长。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由春到夏,万物从复苏到成长,由萌芽至蓬勃,绿色铺满大地。立夏时节,蝼蝈鸣,蚯蚓出,藤蔓蜿蜒攀墙,大自然以热烈的姿态迎接盛夏。暑气初显,宜顺应夏季昼长夜短的规律,适时调节生活节奏,确保有充足的睡眠。对于夏季运动的原则,《黄帝内经》提倡“无厌于日...
最新研究称地球海洋可能会变成紫色 几亿年前呈绿色 - 天天要闻

最新研究称地球海洋可能会变成紫色 几亿年前呈绿色

【CNMO科技消息】我们常说地球是蓝色星球,但其实这种颜色并不是一直如此,也不会永远不变。有研究指出,地球的海洋在过去曾经是绿色的,而如果未来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它们甚至可能会变成紫色。 这项研究主要探讨了数十亿年来海洋颜色的变化过程,发现这和海水的化学成分以及光线在水中的折射方式密切相关。在3.8到18亿年前...
清华大学徐军课题组《自然·通讯》:揭示稀溶液结晶的临界晶核尺寸不随溶液过饱和度变化 - 天天要闻

清华大学徐军课题组《自然·通讯》:揭示稀溶液结晶的临界晶核尺寸不随溶液过饱和度变化

结晶是无定形基元有序堆积形成晶体的过程,是自然界中最普遍和基本的有序化过程之一。结晶过程通常遵循成核-生长路径,成核过程中自由能最高点对应的晶核尺寸被称为临界晶核尺寸。小于临界尺寸的晶核往往会在热涨落中再次熔化或溶解,而大于临界尺寸的晶核则会进一步生长成为稳定的晶体。很多情况下,临界晶核的形成是结晶...
今日立夏,要做这些事! - 天天要闻

今日立夏,要做这些事!

说吧你有多久没称体重了什么?你说你看到秤上飙升的数字就会呼吸困难心跳加速想要晕倒怀疑是对称体重这项活动严重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