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小行星防御工程启动,一期雷达开机,成功获取月球三维图像

2023年01月03日20:35:03 科学 1176

什么?!我国小行星防御工程启动了?说了下午五六点不能睡觉吧,别人是一睁眼就到晚上12点了,我怎么一睁眼就过100年了,都进入科幻时代了?事实上,这不是科幻,也不是100年后,就是现在。据媒体报道,2022年12月29日,我国深空探测雷达“中国复眼”项目一期正式开机,实现了利用分布式雷达体制进行深空探测,拍摄出了月球环形山地基雷达三维图像。

我国小行星防御工程启动,一期雷达开机,成功获取月球三维图像 - 天天要闻

中国复眼拍摄的月球环形山地基雷达三维图像

可是,这个雷达跟小行星防御有啥关系,拍摄月球够得着小行星吗?别急,听小编慢慢说,首先,这个位于重庆两江新区的“中国复眼”,就是我国小行星防御系统的一部分(当地的朋友可以自豪了),它是一种大规模分布孔径深空探测雷达,可对千万公里外的小行星进行成像,看清楚了,是成像,并观测1.5亿公里范围内的小行星,同时也可以对地月空间之间的区域进行仔细“扫描”,确保不放过任何一颗可能危及地球的小行星。

我国小行星防御工程启动,一期雷达开机,成功获取月球三维图像 - 天天要闻

就是它

当然,目前我们建成的,只是一期工程,只有4部16米口径的雷达,对月球环形山地基雷达成像也只是小试牛刀。而“中国复眼”的二期工程确定在重庆云阳县建设,有25部30米口径的高分辨率分布式雷达,目前已经开工。到了三期工程,则有上百部雷达,探测距离1.5亿公里,可保持我国在深空探测雷达领域50年的领先优势。

我国小行星防御工程启动,一期雷达开机,成功获取月球三维图像 - 天天要闻

也有说二期工程是25到30部直径25米的雷达

不要以为这些又是遥远的计划,实际上,位于重庆两江新区的一期工程从开工到建成,连一年都没用,二期和三期工程虽然规模大得多,但预计在2025年即可全部投入使用。“中国复眼”不仅能防御小行星,也能确保我国2030年前载人登月的成功,以后我国就有比较完善得深空探测网络了,部分技术比美国的更先进。

我国小行星防御工程启动,一期雷达开机,成功获取月球三维图像 - 天天要闻

建设中的中国复眼一期工程

我国小行星防御工程启动,一期雷达开机,成功获取月球三维图像 - 天天要闻

来个近景,重庆的朋友自豪吧

不仅如此,如果未来咱们的载人登月成功了,在月球上再部署一个“中国月眼”,实施对地观测,又会怎样呢?或者直接将它部署在地球同步轨道上,盯着美国本土和各个军事基地,又会怎样呢?当然,说一千道一万,其中最关键的能源供应需要解决,太空基建,电力先行,所以现在明白了我国提出搞千米级太空发电站,有多重要了吧?

我国小行星防御工程启动,一期雷达开机,成功获取月球三维图像 - 天天要闻

所以明白千米级太空发电站有多重要了吧?

可是,无论“中国复眼”建设的规模有多大,它始终是探测工具,难道有小行星袭击,我们就盯着它,“用目光杀死它”吗?当然不,我国早就开始了相关的小行星拦截器的研制,去年11月24日,在央视二套经济信息联播节目中,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就明确表示了,“我们现在准备实施一次对小天体防御的任务”,这个时间预计在2025年。

我国小行星防御工程启动,一期雷达开机,成功获取月球三维图像 - 天天要闻

我国小行星防御工程启动,一期雷达开机,成功获取月球三维图像 - 天天要闻

和美国在2021年12月发射的DART拦截器不一样,我们计划在2025年用一枚长征五号火箭同时发射两个拦截器,一个负责撞,另一个负责拍,万一第一个没撞上,还有第二个作为备份,可谓是万无一失。如果成功,我们中国人也就第一次在宇宙尺度上掌握了改变自己命运的科技,可以避免冲到恐龙的覆辙,再阴谋论一点想,如果被美国带偏的小行星要砸向我们,我们也有实力去拦截了。

我国小行星防御工程启动,一期雷达开机,成功获取月球三维图像 - 天天要闻

我国小行星拦截方案

我国小行星防御工程启动,一期雷达开机,成功获取月球三维图像 - 天天要闻

已经在研制了,不是PPT哈

不仅如此,2021年10月23日至27日在广西桂林召开的第一届全国行星防御大会上,我国还探讨了《10km/s以上内爆式超高速发射技术研究及其在行星防御中的应用探索》,以及《关于核爆防御小行星的作用机理及效果评估的探讨》这些高深而又现实的话题,说明我们准备拦截小行星的手段,可不止撞击这一种方式,必要的时候,不排除使用核武器挽救全人类。

我国小行星防御工程启动,一期雷达开机,成功获取月球三维图像 - 天天要闻

如果再加上2022年2月25日在安徽合肥成立深空探测实验室,我们发现很多计划都正在紧锣密鼓的实施了,这不禁引发很多人的联想,我们在月球背面到底发现了什么?1999年的事情,真的要瞒不住了?

我国小行星防御工程启动,一期雷达开机,成功获取月球三维图像 - 天天要闻

我国小行星防御工程启动,一期雷达开机,成功获取月球三维图像 - 天天要闻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 天天要闻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磁体馈线采购包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其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在合肥竣工,并交付起运位于法国的ITER现场。这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顺利完成。ITER磁体馈线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被称为ITER磁体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 天天要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4月13日,副省长、市委书记张振丰在温州学研究联合会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足温州、研究温州、服务温州”,深化时间维度、放大空间维度,贯通历史研究温州、跳出温州研究温州,努力打造温州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学术研究的...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 天天要闻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极目新闻记者 张秀娟通讯员 赵梦洁 黄晓彧 林敏“小朋友们,外来入侵物种包括哪些呢?”“在咱们出国旅游前,需注意哪些问题呢?”4月12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武汉海关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海关开放日”活动。15名小学生化身“国门小卫士”,零距离体验、参与海关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 天天要闻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顶端新闻记者 杨逍 文 时硕 图如果你向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过在其他星球上跳跃?在本次国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动体验机前,你每次的纵身一跃,都会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员服的小人,来到月球、金星、火星、火卫二、土卫一等星体上,屏幕的上方记录着你的跳跃高度。在月球,你轻轻一跃就能达到3米高度,轻松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 天天要闻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是多重气象条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气象监测和专家分析,此次强风具有以下关键成因:一、极端天气系统的叠加效应1.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 天天要闻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据央视网报道,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将进入倒计时。上周,神十九乘组稳步推进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在开展站内环境监测、设备检查维护等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健康维护。神十九乘组利用脑电设备开展了多项实验的测试工作,地面科研人员将利用获取的数据探究重力对视觉运动信息...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 天天要闻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模仿人类奔跑、跳跃、空翻,像人一样说话、思考甚至察言观色。这不是科幻电影对未来的虚构,而是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阔步向前的现实。小时候的你,是不是也曾畅想过:家里有一个机器人,能买菜、做饭、铺床、扫地,帮你干农活,还可以照顾家里老人……时至今日,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正在变成现实。“12点了,您该吃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