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超限战》连载82:“地球暖化”谲云重重(十)

2022年12月15日22:00:03 科学 1502

(思进注:近日,因俄乌冲突,能源问题几乎每天刷屏,各类分析更是众说纷纭,注意到有些分析是事实的陈述、逻辑自洽;不过,好些判断则可能失之偏颇。恰好在近10年前由我策划,和庞忠甲先生合著的《能源超限战》(2016年06月01日出版)分析了能源问题的方方面面,特别是结论点出:“人与动物的差别不在于对工具的利用,更在于对能源的利用。一直以来,能源危机之说虚虚实实。石油和矿物燃料告罄有日,而新能源尤其是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发展,却使得当代能源危机成为一个伪命题”……现在看来毫不过时,那就从07月06日开始,特选摘其中部分内容,和大家分享……)

《能源超限战》连载82:“地球暖化”谲云重重(十) - 天天要闻

能源、环境和人口

(接上)2008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4次缔约方大会(波兰波兹南)上,伦敦经济学院统计学教授莱尼. 史密斯说,目前很多科学家过分地夸大研究结论,这将产生很多负面影响,也浪费大量宝贵时间。他说在世界各国一道探索对抗气候变化新办法的关键时期,科学家们仅靠试验参考模型得出来的数据,被政府、组织、以及一些急于制定应对气候变化计划的个人夸张化了,这种情况导致的结果是很危险的。

本来,气候科学是人类诸多学术研究中比较新的一门学科,理论基础和研究实践都很薄弱,真正学识高卓的权威专家还少之又少,现在连云的性质还说不明白,三天后的天气都预报不准呢。面对“全球暖化”这样的超级课题,人类真正掌握的规律性还少得可怜,尤因涉及门类众多的广泛学科,所谓“隔行如隔山”,人们很容易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以偏概全;因此,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应提倡多领域出发、多学说并存,不同科学家展开争论,给不同的见解以探讨的空间,才有利于认识的提高、真理的发现,决不可以武断地下结论,更不可用大跃进、放卫星,群众运动的方式大轰大嗡。

近年来主流媒体温室效应几乎一面倒,好莱坞式的惊悚感性宣传深入人心,纷纷表态的专家学者和各界人士,绝大多数是气候领域的门外汉。哥本哈根会议居然开成了万人大会,据说高峰要求进场的多达三万四千人,来自民间的“环保”积极分子,瞬间填满了哥本哈根的大街小巷,世界各地数以百万计的民众正为拯救人类的最后机会展开“全球行动”,实际上已经成为一场规模巨大的朝圣式群众运动。

“变暖派”无视“怀疑派”的“未定论” ,试图用行政手段和舆论压力强行通过一系列关系重大的全球性决策,引起了“怀疑派”的强烈不满。他们指出,这是极端环保主义和科研人员为了争取捐助和经费,制造假象并误导媒体的结果;更有甚者,全球暖化问题已经变成了一个政治议题,各派势力利益角逐的一种非常手段,以至政治与科学界联手腐败的温床。

出席哥本哈根峰会的全球三大气候阵营——欧盟、以美国为首的伞形集团(指除欧盟以外的其它发达国家,包括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从地图上看,这些国家的连线很像一把伞。)和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和77国集团(截至2008年6月,77国集团已有正式成员134个),以及44个最不发达的国家,还有面临“沉没”高风险的小岛联盟等,在关键议题上存在很大争议。反映了各自不同的利益诉求,决定了应对气候变化的谈判,不免成为一场纵横捭阖的“互责游戏”(Blame Game),或者说一场“不要怪我游戏”(Don't-Blame-Me Game)。

事出突然,但非意外。哥本哈根峰会开幕前夕,英国科学界闹出一起“气候门(Climate Gate)”丑闻,给大会增添了荒谬怪诞的背景色彩。

电脑骇客攻破了英国东英吉利大学的服务器,11月17日在一个气象科学家网站公开披露了多达16兆,包括过去10年上千封往来于英国和美国高级气象研究人员间的电子邮件和3000多份文件。其中暴露了一些令人震惊的现象:大批主张地球变暖的全球“顶尖”气象专家,不仅不能确定自己的研究成果,甚至人为篡改对自己学术主张不利的重要原始数据,以证明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起到巨大作用。

例如,在1999年11月16日,英国著名气候学者,东英吉利大学气候研究中心负责人菲尔. 琼斯(Phil Jones)教授给同事的一封信中写道:“刚才《自然》杂志的麦克耍了个手段,将近20年的每阶段的气温增加了(从1981年起),这是为了隐瞒这一事实,气温实际是降低了......”

丑闻曝光后,琼斯教授承认“确实存在选择性地采用数据的问题”。当晚他就被停职了。

自称为“保守派”的捷克理论物理学家比尔森(Lubos Motl Pilsen),在“参照系”(The Reference Frame)博客上表示,他详阅这些档案及电子邮件后,认为这些科学家不只杜撰资料,还操控利害关系人。他找到一份档案“提供宣传者20项建议”,包括如何“运用情绪”,必须“将警讯与邻近地区串连起来”。他指责,“气候科学家更沆瀣一气,阻挡某些研究报告发表,甚至联手将《气候研究》这份期刊从同侪评鉴清单中移除。”

这些电子邮件告诉我们这样的事实,一大批科学家企图排除异己,但所用的理由不是气候学和物理学,而与心理学、 社会学比较相关。这些学者操控的气候电脑模型,不免使人联想起了催生本轮金融危机金融模型骗局。这些模型的研究对象都是复杂的“混沌系统”,背后都有着一个大得不能垮掉的超级产业,都能带来不堪回首的灾难性的后果。

英国东英吉利大学气候变化研究中心是研究自然和人为气候转变的世界权威机构,在联合国报告撰写中扮演领导角色。鉴于丑闻的严重性,联合国跨政府气候变化小组在大会召开前宣布,将对此事展开调查。东英吉利大学自身也成立了“独立”调查组。琼斯的同仁,鼓吹“全球暖化”的另一位主力人物,宾夕凡尼亚大学的曼恩(Michael Mann)教授也因涉案被大学方面进行调查。(待续)

《能源超限战》连载82:“地球暖化”谲云重重(十) - 天天要闻

(思进注:除注明作者之外,所有文章皆为思进原创。原创文章,谢绝未保留作者相关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转载。【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原作者个人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自行判断。内容或者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具体投资建议、不作任何商业用途、更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刚刚,歌手周深紧急发声! - 天天要闻

刚刚,歌手周深紧急发声!

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中央气象台18时发布沙尘暴蓝色预警:受冷空气大风影响,预计5月3日20时至4日20时,新疆南部和东部、内蒙古西部、青海北部和东部、甘肃大部、宁夏、陕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扬沙或浮尘天气,其中,新疆南部、内蒙
数学家发现了一种解决代数最古老的难题的新方法 - 天天要闻

数学家发现了一种解决代数最古老的难题的新方法

新南威尔士大学悉尼分校的一位数学家发现了一种解决代数最古老的挑战的新方法——求解高等多项式方程。多项式是涉及一个变量的幂方程,例如二次多项式:1+ 4x -- 3x2= 0 的这些方程式是数学和科学的基础,它们在数学和科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科学家也有办公室政治,本想携手创业,没想到屡屡被骗……丨叶檀回信 - 天天要闻

科学家也有办公室政治,本想携手创业,没想到屡屡被骗……丨叶檀回信

长期征集日子很难,生活不容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有苦说不出的感觉,受苦的人最懂。和吃苦相比,有苦难言,无人问津,可能比苦本身还难受。重生之后,叶檀老师变了很多,变得能吃苦,吃自己的苦,吃别人的苦。她说,有苦我们一起分担。每周六,叶檀老师都会亲自回复,并在公众号上发出,有苦难言的朋友,如果你也想和叶...
空气炸锅里的纸,真的劝你别乱买! - 天天要闻

空气炸锅里的纸,真的劝你别乱买!

硅油纸是空气炸锅的“神仙搭子”,更是懒人的超级福音,用完直接一扔,刷碗都省了。那么,硅油纸到底是什么纸?我们买的硅油纸,真的安全吗?硅油纸到底是什么纸?硅油纸是一种由原生纸浆、淋膜层和食品级硅油层构成的食品接触用纸。
洪纬读《制造三文鱼》 | 毒素缠身的水生鸡 - 天天要闻

洪纬读《制造三文鱼》 | 毒素缠身的水生鸡

《制造三文鱼:海洋生态危机与经济不平等》,[挪]西蒙·塞特尔 、[挪]谢蒂尔·厄斯特利著,梁友平、李菁菁译,中国工人出版社2025年2月出版,420页,88.00元三文鱼因鲜嫩的红色肉质和富含优质的Omega-3脂肪酸,备受食客喜爱,被誉为高颜值的健康食材。不过,我不确信的是,读完《制造三文鱼》之后,还有多少读者能毫无顾虑...
美国人抽血做成的救命药,中国现在靠大米就能生产? - 天天要闻

美国人抽血做成的救命药,中国现在靠大米就能生产?

继去年的空气造淀粉之后,这段时间我在网上就看见个更逆天的:武汉有一家公司实现了从稻米里生产人血......“稻米”,“生产”,“人血”,每个字都能看懂,连起来一读差评君我是真纳闷了,这还是中文吗?再一看,好好好,这居然还是人民日报发布的......由于这些关键词太过魔幻,差评君我这不得不连夜查资料调查一番,看看...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 天天要闻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磁体馈线采购包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其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在合肥竣工,并交付起运位于法国的ITER现场。这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顺利完成。ITER磁体馈线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被称为ITER磁体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 天天要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4月13日,副省长、市委书记张振丰在温州学研究联合会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足温州、研究温州、服务温州”,深化时间维度、放大空间维度,贯通历史研究温州、跳出温州研究温州,努力打造温州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学术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