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时间的本质,时间存在吗?它到底是什么?

2022年11月03日16:46:08 科学 1008

我们经常用“形影不离”形容人们与影子之间的关系密切,实际上还有一种东西比影子与我们的关系更加密切,它就是时间。

时间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我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时间的存在和流逝。

再论时间的本质,时间存在吗?它到底是什么? - 天天要闻

那么时间到底是什么?它真的存在吗?

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之前的几千年时间里,人们认识时间是固有存在的,是绝对不变的。与空间一样,都是客观存在的,与周围环境改变没有任何关系。

但是人们并不认为时间是一种实体物质,但具有实际意义,甚至是独立于宇宙的一种存在方式。

不过这种观点实际上已经陷入了某种唯心思想:既然认为时间什么都不是,但又认为时间确实存在!

很多人还会认为时间只是人们的一种感觉而已,或者说是人们的一种错觉,认为时间是不存在的。

再论时间的本质,时间存在吗?它到底是什么? - 天天要闻

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爱因斯坦的横空出世,彻底打破了人们的传统时空观,提出了完全颠覆性的时间和空间概念,第一次把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联系在了一起。

爱因斯坦把时间看成特殊的维度,与三维空间一起组成四维时空。更重要的是,爱因斯坦认为,时间和空间是有机的整体,两者不可分割,任何把时间和空间分割开的行为都没有意义。

这就好像我们约会时必须同时明确时间和空间地点,如果只有空间(地点)没有时间,你的约会就没有任何意义。比如说,明天下午在某地点见面,这样的约会就没有意义,因为你没有说什么时候见面!

世界是运动的,永不停息地运动,而这个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表现出来的就是时间,空间同样如此。

既然时间的本质是运动变化,那么物体的运动当然会影响到时间,这也是“钟慢效应”成立的根基所在。

再论时间的本质,时间存在吗?它到底是什么? - 天天要闻

狭义相对论中的“钟慢效应”,也就是“时间膨胀效应”,充分说明了时间的存在。

钟慢效应,说白了就是观察者效应,不同参照系下感受到的时间流逝速度并不一样。每个观察者在自己的参照系下感受到的时间并不会有什么不同,这也叫“固有时”,通俗来讲就是每个人主观感受到的时间。

但固有时对于不同参照系下的观察者来讲感受并不是一样的,比如说你静止在地面上,我乘坐飞船高速飞行,在你看来,我的固有时与你看到我的固有时并不一样,你会发现我的固有时变慢了,但我自己并不会感觉到变慢。

再论时间的本质,时间存在吗?它到底是什么? - 天天要闻

实际上这就是“双生子佯谬”的核心所在。哥哥乘坐亚光速飞船离开地球,弟弟呆在地球上,哥哥在离开并返回地球的过程中,经过加速和减速,实际上已经变换了时空,哥哥返回地球时,会变得比弟弟更年轻,相对弟弟,哥哥的时间变慢了。

广义相对论解释双生子佯谬比较简单,狭义相对论同样可以解释,但有些复杂。而用“世界线”解释也很好理解。

世界线,说白了就是“闵可夫斯基四维时空中的间隔”,注意这里不是时间或者空间间隔,而是时空间隔。

同一个时间,在任何参照系中的世界线是一样的,所以,在任何参照系下讨论双生子佯谬,结果都是一样的。下图就是哥哥和弟弟的世界线。

再论时间的本质,时间存在吗?它到底是什么? - 天天要闻

可以看出,哥哥的世界线更长,弟弟的世界线更短。是否就意味着哥哥的时间更长,弟弟的时间更短呢?

非也!事实上恰恰相反。你可能会提出质疑:图中明明就是哥哥的时间更长啊。确实没错,但那是在欧式几何中。而在闵可夫斯基时空中,哥哥世界线的长度比弟弟世界线的长度要短!所以哥哥的时间比弟弟更慢!

总结就是,时间也是一种客观实在性,是确实存在的,与物体的颜色,形状,重量等度量一样,都是客观存在的,虽然不是实体物体,但可以被我们感受到,是实体物质的某种存在形式!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地质队日记:塔克拉玛干腹地,沙丘下出现巨大的圆形结构 - 天天要闻

地质队日记:塔克拉玛干腹地,沙丘下出现巨大的圆形结构

记录人:刘哲,西部油气地质勘查第六分队 / 塔里木盆地沙地浅层剖面组成员时间:2023年5月10日地点: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库车–民丰剖面中段那是一次平常不过的地震波剖面测线任务,我们团队负责在塔克拉玛干腹地沿一条南北走向布点,配合卫星图像
电机基础标准:GB/T 14711 标准状态及修订情况 - 天天要闻

电机基础标准:GB/T 14711 标准状态及修订情况

在电气设备领域,中小型旋转电机作为工业生产、日常生活等场景的重要动力设备,其安全性能至关重要。随着电机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新材料、新工艺不断应用于电机生产;同时,电机的应用场景也日益多样化,在新能源、智能制造等新兴领域的需求持续增长。
月球内部“异常贫瘠”?嫦娥六号月球背面岩石有望揭示谜底 - 天天要闻

月球内部“异常贫瘠”?嫦娥六号月球背面岩石有望揭示谜底

月球正反面为何大不同?月球演化都有哪些关键谜题?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日前正式发表了中国嫦娥六号月球背面采样任务的又一重大科学成果。该成果为全面了解月球早期的壳-幔演化历史提供了关键信息。该成果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共同完成。科研团队对嫦娥六号从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带...
嫦娥七号明年前后将发射,还会带这个仪器上月球 - 天天要闻

嫦娥七号明年前后将发射,还会带这个仪器上月球

月球背面样品返回一年来,我国科学家围绕这些样品已经取得丰硕的科学研究成果,彰显了我国行星科学研究的综合实力,也为下一阶段开展月球的形成和演化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一年来我国科学家对嫦娥六号返回样品的研究取得了多个首创性的关键进展,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
光子器件,接连获突破 - 天天要闻

光子器件,接连获突破

新型光子设备已可以兼顾灵敏与耐用。长期以来,先进光子器件因制造困难而发展受限。近日,多所大学在光学设备制造领域取得了关键突破,解决了包括设备的可扩展制造、灵敏与耐久度兼顾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