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常说的“鬼打墙”究竟是怎么回事?有何科学解释?

2022年09月26日01:25:11 科学 1926

小时候,我爷爷就曾遇到过“鬼打墙”,后来听他讲了事情的经过,吓得我都不敢走夜路了。

以前常说的“鬼打墙”究竟是怎么回事?有何科学解释? - 天天要闻

我爷爷遇上“鬼打墙”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虽然具体哪一年我记不清了,但是我清楚地记得事情是发生在大年初二,我们这有一个习俗,大年初二要去走丈人家,我爷爷也不例外,当时他骑着一辆大金鹿的自行车,去距我家有5里远的丈人家,由于以前比较穷,喝酒只只是逢年过节能喝点,所以当天晚上他喝了很多酒。

在回我家的路上,有一条河,河的两岸都是树林,而且树林中有两片空地,那是村子里坟地的所在地,当爷爷走到这里时,突然一个不稳摔倒了,当他爬起来之后,四周一片漆黑,之后,他就开始在这片树林附近打转。

以前常说的“鬼打墙”究竟是怎么回事?有何科学解释? - 天天要闻

我爸爸看到快到半夜了爷爷还没回来,就跟我奶奶一起去找到他了,沿着那条小路一直找到了那边小树林,当时爸爸拿着一个老式的手电筒,光不是很亮,但还是在小树林边找到了还在打转的爷爷,当时找到爷爷时,爷爷都快哭了,酒意全无。

从那以后,“鬼打墙”这个以前只出现在奶奶讲的睡前故事中的“道具”变成了现实,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要不是月朗星稀的天,我都不敢独自走夜路。

以前常说的“鬼打墙”究竟是怎么回事?有何科学解释? - 天天要闻

以前的人对“鬼打墙”的解释是鬼为了戏弄人而设置的屏障,这种屏障会让人在原地打转或者将人引到附近的坟地之中,比老人口中的“鬼火”要恐怖多了。显然“鬼怪”是不存在的,那么“鬼打墙”有没有科学解释呢?答案是肯定的,其实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有了相关的解释,只是当时确实定位系统,无法确认而已,直到定位系统出现之后,这个谜团才彻底的揭开。

以前常说的“鬼打墙”究竟是怎么回事?有何科学解释? - 天天要闻

“鬼打墙”实验结果一:人的腿有问题

“鬼打墙”并非我国独有的一种现象,在世界各地都有相关的记载,只是在不同的国家叫法不一样罢了。早在20世纪20年代,科学家们为了寻找“鬼打墙”的真相曾经做过了一个实验,科学家们先招募了一批志愿者,然后将他们蒙上眼睛在一片树林里走直线,结果发现没有一个人能够走直线,而且多数人开始打转。

不过,当时由于缺乏定位系统,无法准确地观察每个人的移动轨迹,所以这个实验在当时并没有被认可。

以前常说的“鬼打墙”究竟是怎么回事?有何科学解释? - 天天要闻

等到GPS发明出来之后,国外的科学家们又进行了一项实验,这次是让实验者们蒙上眼睛并带上GPS,沿着直线走出一片空地,结果发现多数人是在直线上蜿蜒的前行的,少数的实验者出现在打转的现象,而且打转的半径都小于20米,最关键的是试验后采访实验者,他们都坚称自己走了直线。

于是,科学家们提出了几个可能性:第一,可能这些实验者有习惯左转或者右转的行为,第二,实验者的两条腿并不一样长。不过,第一个可能性很快就排除了,因为在这些实验者自然地行走轨迹调查中,并没有出现向左或向右转的明显倾向。

以前常说的“鬼打墙”究竟是怎么回事?有何科学解释? - 天天要闻

之后,科学家们给在实验中出现左转和右转的人左脚和右脚分别垫上了1.2厘米高的增高垫,分别又进行了实验,结果发现转向依然没有发生任何的改变,因此,这个早期的“鬼打墙”实验原本以“人的双腿不一样长”结论结束,又被推翻。

以前常说的“鬼打墙”究竟是怎么回事?有何科学解释? - 天天要闻

“鬼打墙”实验二:最终结论

既然早期的“鬼打墙”实验都没有结果,注定科学家们是不会轻易放弃的,尽管后来的“鬼打墙”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线,科学家们依然在21世纪初进行了全新的实验,而正是这次实验,为我们找到了“鬼打墙”的原因。

这次科学家们选择了一批实验者,不同的是这次不蒙上眼睛,而且这次选择了一个德国的森林和撒哈拉沙漠,实验者分为两组同时进行试验。

以前常说的“鬼打墙”究竟是怎么回事?有何科学解释? - 天天要闻

我们直接来看结果,这两组在不同环境中的实验者,只要出现了阴天,实验者就会出现原地绕大圈打转的现象,只要是有太阳,他们就能直线行走很长的一段距离,通过实验,研究人员得出了光对人类走直线是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的。

之后,研究人员又选择了野鸭,由于它们飞行视野开阔,所以科学家们将它们蒙上了眼睛,结果发现野鸭也出现了打转的行为。

以前常说的“鬼打墙”究竟是怎么回事?有何科学解释? - 天天要闻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科学家们发现动物大脑的左右前庭是存在着微弱的差异的,这种差异在人视觉正常时,是没有任何表现的,但当人看不清周围的事物,失去了目标之后,这种差异就体现出现来了,它的表现就是会做圆周运动。

此时,“鬼打墙”的原因就出现了,由于人们遇到鬼打墙通常是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此时人的视力几乎被剥夺,此时大脑左右前庭的差异就会让人做圆周运动,进而出现按照一定的半径打转的现象。

以前常说的“鬼打墙”究竟是怎么回事?有何科学解释? - 天天要闻

写在最后

“鬼打墙”其实是因为以前的人对科学不了解,同时又对这种原地打转的行为不理解才出现的一个词,它其实就是视力剥夺后出现的本能的圆周运动。而如今“鬼打墙”几乎已经消失不见了,这是因为在如今我们生活区附近的植被被大面积的砍伐,人极少有机会进入到这种光线极暗的环境中,同时如今的路灯在农村都已经随处可见了,夜晚的光照也是人们不容易遇到“鬼打墙”的主要原因。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 天天要闻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磁体馈线采购包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其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在合肥竣工,并交付起运位于法国的ITER现场。这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顺利完成。ITER磁体馈线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被称为ITER磁体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 天天要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4月13日,副省长、市委书记张振丰在温州学研究联合会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足温州、研究温州、服务温州”,深化时间维度、放大空间维度,贯通历史研究温州、跳出温州研究温州,努力打造温州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学术研究的...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 天天要闻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极目新闻记者 张秀娟通讯员 赵梦洁 黄晓彧 林敏“小朋友们,外来入侵物种包括哪些呢?”“在咱们出国旅游前,需注意哪些问题呢?”4月12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武汉海关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海关开放日”活动。15名小学生化身“国门小卫士”,零距离体验、参与海关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 天天要闻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顶端新闻记者 杨逍 文 时硕 图如果你向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过在其他星球上跳跃?在本次国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动体验机前,你每次的纵身一跃,都会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员服的小人,来到月球、金星、火星、火卫二、土卫一等星体上,屏幕的上方记录着你的跳跃高度。在月球,你轻轻一跃就能达到3米高度,轻松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 天天要闻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是多重气象条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气象监测和专家分析,此次强风具有以下关键成因:一、极端天气系统的叠加效应1.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 天天要闻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据央视网报道,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将进入倒计时。上周,神十九乘组稳步推进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在开展站内环境监测、设备检查维护等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健康维护。神十九乘组利用脑电设备开展了多项实验的测试工作,地面科研人员将利用获取的数据探究重力对视觉运动信息...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 天天要闻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模仿人类奔跑、跳跃、空翻,像人一样说话、思考甚至察言观色。这不是科幻电影对未来的虚构,而是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阔步向前的现实。小时候的你,是不是也曾畅想过:家里有一个机器人,能买菜、做饭、铺床、扫地,帮你干农活,还可以照顾家里老人……时至今日,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正在变成现实。“12点了,您该吃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