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渲染中国“军事太空计划”,中方把话挑明:美在谋求太空霸权

2022年07月04日20:13:16 科学 1424

环球网报道,在国际局势日益紧张的环境下,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局长(NASA)纳尔逊近日又发表了一系列针对中国的言论,其在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大肆渲染“中国太空威胁论”,直言中美将会在太空领域展开竞争。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早已指出,美国的行为都是在为其自己在太空领域发展军事活动找借口。

纳尔逊在接受德媒采访时表示,中国近年来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非常迅速,现在其又有了新计划,即“占领月球。”中国目前正在计划与俄罗斯一起建立月球基地,而纳尔逊将这正常的合作行为理解为试图“占领月球”进而“独占月球”。

NASA渲染中国“军事太空计划”,中方把话挑明:美在谋求太空霸权 - 天天要闻

同时,纳尔逊还污蔑中国将在月球上进行军事活动,主要研究任务就是如何摧毁他国的卫星,认为中国将会对美国太空安全产生威胁,表示中美将迎来一场“太空竞赛”。

NASA并非第一次抹黑中国,就在今年五月,纳尔逊还造谣中国太空技术并非原创,其先虚伪承认中国在太空领域的迅速发展,随后就指责中国“剽窃”美国的航空设计。为此,纳尔逊还辛苦比对中国与美国的火箭运载器外形,认为这有着非常多的相似之处,就是中国“剽窃”的证据。“剽窃技术”这一话题美国已炒作多年,在十一年前,中国在航空航天领域刚取得些许成就时,美国为遏制中国发展,污蔑一位在NASA的中国研究员“剽窃”美国的航天技术,还要求中国给予补偿,开出了“沃尔夫条款”。

NASA渲染中国“军事太空计划”,中方把话挑明:美在谋求太空霸权 - 天天要闻

面对美国的遏制,中国太空技术发展更为迅速,不仅在太空建立了空间站,还在月球上都留下了属于中国的脚步。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曾经还指责过中国不主动邀请美国一起参与太空计划,可实际情况却是在“天宫”空间站发射成功时,中国就向全世界发出了合作邀请,只是美国的项目因竞争力较差而落选。

德国媒体也跟着纳尔逊的言论渲染中国“太空威胁”,其在专访后还特地提到NASA将与欧洲航天局展开紧密合作,试图进行重返月球计划,希望能够以此遏制中国的太空发展。今年夏季,双方还打算进行阿尔忒弥斯计划,发送一个无人驾驶的“猎户号”绕月飞行,其主要目的很有可能就是监视中国在月球上的行动。

NASA渲染中国“军事太空计划”,中方把话挑明:美在谋求太空霸权 - 天天要闻

美方已经多次渲染中国太空威胁论,对此,赵立坚早有回复,认为美国之所以一再渲染中国“太空威胁”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设置一个假想敌,让美国背后的各大资本清楚美国在太空领域遇到的“威胁”,增加投入资金。二是为美国自身发展太空军事寻找借口,美国一直以来都有着太空军,其大肆渲染中国“军事太空计划”,完全就是贼喊捉贼的行为。三是当不得已展开“中美太空竞争”时,美国可以伪装成被动者,将责任都推卸给中国。

为了探索太空,了解未知领域,为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提供更多外面世界的信息,中国一直以来都在太空领域脚踏实地,努力发展,一步步拥有了今天的成就。美国应停止这种试图引起中美冲突的行为。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量子力学如此诡异,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的人生毫无意义? - 天天要闻

量子力学如此诡异,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的人生毫无意义?

量子力学,这门描述微观粒子行为的物理学分支,以其独特的理论和实验结果,颠覆了人们对物质世界传统认知的局限。量子力学中的叠加态和纠缠态等现象,以其超越日常经验的诡异特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不仅如此,这些现象在哲学层面也引发了深远的思考,
明天,人工增雨! - 天天要闻

明天,人工增雨!

经历了连续几天的高温终于雨要来啦~就在刚刚徐州气象发布人工增雨作业公告将于6月21日上午到6月21日夜间择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具体情况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来源丨徐州发布、徐州气象一审丨苹果二审丨李璇三审丨仝勋监制丨刘砾总监制丨鲁晓波“无线睢宁”商务合作:13815355808(微信同号)点和扩散一下...
上市公司3万吨钠电项目获批 - 天天要闻

上市公司3万吨钠电项目获批

上市公司3万吨钠电项目获批作者:刘泽排版:点点起点钠电关注到,6月19日,湖北虹润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申报的“湖北虹润钠离子电池材料项目”获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批复。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3.
武大博士毕业生高晟俊将前往极地科考站工作:能忍受寒冷和孤独 - 天天要闻

武大博士毕业生高晟俊将前往极地科考站工作:能忍受寒冷和孤独

6月20日,武汉大学2024年毕业典礼在九一二操场举行。值得注意的是,仪式前,测绘学院博士毕业生高晟俊获得了学校专门为其定制的学位服,在校徽下绣上他的武大学号。 高晟俊。图/武汉大学微博 同日,高晟俊告诉九派新闻,他今年35岁,即将前往极地科考站工作,延续科考生活。 他对极地测绘的兴趣源于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
人这辈子,最顶级的认知:要有“祛魅”思维 - 天天要闻

人这辈子,最顶级的认知:要有“祛魅”思维

01近些年,网络上出现了一个热词,祛魅。百度百科的解释是,对于科学和知识的神秘性、神圣性、魅惑力的消解。说得直白一点,就是站在客观、理性的角度思考问题。就拿学历来说,有人提出了一个观点,要对学历祛魅。意思是,我们要正确看待学历,而不能认为学
拥抱“科学的春天” 大湾区跻身全球顶尖科技集群 - 天天要闻

拥抱“科学的春天” 大湾区跻身全球顶尖科技集群

伴随着新质生产力成为各界的热词,一个新的“科学春天”正在到来。在粤港澳大湾区着力迈向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过程中,创科已然成为最重要的赋能者之一。在“机遇湾区”走访活动中,创科也成为政产学研都无法绕开的一个关键词。
植物如何抵抗和适应气候变化?科学家最新研究揭秘机制 - 天天要闻

植物如何抵抗和适应气候变化?科学家最新研究揭秘机制

中新网北京6月19日电(记者 孙自法)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地球上的植物是如何抵抗和适应的,长期以来颇受学界关注和持续开展研究。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6月19日向媒体发布信息说,该所科研团队和美国高校等科研同行最新合作研究发现,尽管气候变暖导致植物生长季节延长,但植物仍能保持叶片生长和衰老时间的稳定平...
为你喝彩|风云岁月:张鹏与中国气象卫星的精准探索 - 天天要闻

为你喝彩|风云岁月:张鹏与中国气象卫星的精准探索

自1970年国家开始上马风云卫星工程,至2023年风云三号07星的辉煌升空,中国气象卫星的发展历程已跨越了近半个世纪的风雨兼程。50多年来,风云气象卫星不仅见证了中国气象预报技术的飞跃,也从早期的粗略预测逐步迈向了今日的精准预报。这一变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