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正在证明:碰撞的中子星产生了磁星

2022年07月02日10:59:28 科学 1409

科学家正在证明:碰撞的中子星产生了磁星 - 天天要闻

磁星是一些最迷人的天体。一茶匙的物质重约10亿吨,它们的磁场强度是当今地球上任何磁场的数亿倍。但我们对它们是如何形成的知之甚少。一篇新的论文指出了中子星的一种可能的源合并。

中子星本身也同样迷人。事实上,磁星通常被认为是中子星的一种特殊形式,主要区别在于磁场的强度。银河系中大约有10亿颗中子星,其中一些恰好是双星对。

当它们被引力束缚在一起时,恒星就会进入最后的死亡之舞,通常会导致黑洞,或者可能是其中一个或两个转化为磁星。这一过程可能需要数亿年才能建立到实际爆炸(或崩溃)发生时的某一点。但是当它出现的时候,它是壮观的,一组研究人员认为他们发现这发生在他们发现它的前几周。

更准确地说,它发生在2.28亿年前,也就是它发生在离银河系有多远的地方。然而,这一壮观事件发出的光在开始观察那片天空前仅几周就到达了Pan STARRs的传感器。使这个磁星从所有其他科学家发现的磁星中脱颖而出的是它旋转的速度有多快。

通常,中子星每分钟旋转数千次,周期为毫秒。但科学家发现,磁星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的旋转时间要慢得多,通常只有每2到10秒一次。但是,新的磁星GRB130310A的旋转周期为80毫秒,比典型的磁星更接近中子星的量级。

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于张和他的同事发现这个磁星的年龄非常小。它还没有像许多其他观测到的磁星那样完成旋转减速。但它的自转周期接近中子星的速率,这一事实表明它作为中子星本身的潜在起点。

GRB130310A目前正在经历的旋转减速需要数千年的时间,但最终,磁星逐渐消失,几乎无法检测到。据估计,银河系周围漂浮着3000万颗死磁星,其中至少有一些可能与GRB130310A的轨道周期相同。

另一个暗示是,新的磁星是由中子星合并产生的,这是因为没有任何天文台可能捕捉到的前兆事件。没有超新星,也没有伽马射线爆发,这两种情况通常先于磁星的诞生。因此,研究人员似乎碰巧发现了一个中子星合并,他们几乎在发生时就检测到了。

还有其他检测中子星合并的方法,例如通过它们有时发射的引力波。目前尚不清楚是否有任何其他仪器能够捕捉到这一合并,以证实这一事件是按照研究人员的假设发生的。但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就是另一个数据点,证实了长期以来的观点,即磁星至少有时是由中子星合并产生的。对整个宇宙中类似事件的更多观察将有助于证实或反驳这一理论。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拥抱“科学的春天” 大湾区跻身全球顶尖科技集群 - 天天要闻

拥抱“科学的春天” 大湾区跻身全球顶尖科技集群

伴随着新质生产力成为各界的热词,一个新的“科学春天”正在到来。在粤港澳大湾区着力迈向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过程中,创科已然成为最重要的赋能者之一。在“机遇湾区”走访活动中,创科也成为政产学研都无法绕开的一个关键词。
植物如何抵抗和适应气候变化?科学家最新研究揭秘机制 - 天天要闻

植物如何抵抗和适应气候变化?科学家最新研究揭秘机制

中新网北京6月19日电(记者 孙自法)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地球上的植物是如何抵抗和适应的,长期以来颇受学界关注和持续开展研究。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6月19日向媒体发布信息说,该所科研团队和美国高校等科研同行最新合作研究发现,尽管气候变暖导致植物生长季节延长,但植物仍能保持叶片生长和衰老时间的稳定平...
为你喝彩|风云岁月:张鹏与中国气象卫星的精准探索 - 天天要闻

为你喝彩|风云岁月:张鹏与中国气象卫星的精准探索

自1970年国家开始上马风云卫星工程,至2023年风云三号07星的辉煌升空,中国气象卫星的发展历程已跨越了近半个世纪的风雨兼程。50多年来,风云气象卫星不仅见证了中国气象预报技术的飞跃,也从早期的粗略预测逐步迈向了今日的精准预报。这一变革的
哈尔滨有一处“莫奈的池塘”,只能白天来,因为…… - 天天要闻

哈尔滨有一处“莫奈的池塘”,只能白天来,因为……

哈尔滨有这样一处地方在这里你能遇见“莫奈的池塘”六月的群力丁香公园睡莲盛开,微风拂过荡漾起点点涟漪莲叶摇摆淡雅的清香氤氲在空气中内湖里一株株黄色、白色、粉色的睡莲在阳光下盛开它们婀娜多姿,随风摇曳吸引不少市民的目光睡莲是水生植物中的名贵花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