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出差三人组”回家,疫苗研制成功……如何读懂复杂的现代科学?

2022年07月02日04:45:02 科学 1332

“太空出差三人组”顺利返航,人工智能技术逐渐成熟,科学家成功研制新冠疫苗……科学突破层出不穷。不过,人们普遍对科学的关注度较低,认为科学十分深奥,距离自己过于遥远。事实真是如此吗?

《科学时代:引领未来的关键技术》

《科学时代:引领未来的关键技术》告诉我们,人类的日常生活与科学的发展息息相关。

《科学时代:引领未来的关键技术》是一部科学发展史,并非科学成就的简单罗列,而是讲述了完整的发展历程,解读了现代科学的内涵。

科学的发展是连续不断的。科学概念的构建以及科学发明的诞生并非一步到位,很多科技成就的取得都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知识体系不断更新迭代,为科学实践提供指导,同时,大量的科学实践也会不断积累经验,为后人的研究奠定基础。

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始终是有限的,因此处于不断探索的过程中。

例如,书中提到的宇宙探索就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伽利略、开普勒等科学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牛顿建立了经典力学体系,为宇宙探索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到了20世纪,爱因斯坦又提出了颠覆性的相对论,带来了“时空”的概念。此后,大爆炸等宇宙学理论相继诞生,空间探测器成功发射,人们对宇宙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如果我们只关注重大科学事件的发生,而忽略了它的发展历程,是无法真正理解现代科学的。碎片化的信息无法展示一门学科的形成与演化,以及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利于我们理解现代科学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

这本书不同于其他的科学通史,它将视线聚焦于科学史上的“高光”年代——20世纪。

17 世纪,艾萨克·牛顿为现代科学奠定了基础,自此以后,科学的发展从未像20 世纪一样有过如此重大的进步:人类成功登月、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青霉素等抗生素及核医学投入临床使用、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诞生……20世纪的种种科学成就奠定了当今及未来世界的科学基石。

这些科学技术的出现不仅直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状态,还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并决定了科学的未来发展方向。因此,了解20世纪的科学是我们理解当下及未来科学的必经之路。

“太空出差三人组”回家,疫苗研制成功……如何读懂复杂的现代科学? - 天天要闻

这张照片记录的是1969 年7月20 日人类首次登上月球时的珍贵瞬间,照片中的人物是执行阿波罗11 号任务的航天员巴兹·奥尔德林

全书共分为五章,分别对应太空探索、核能开发、化学应用、生命科学和通信五个主题,展示了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的杰出成果。

在字里行间,20世纪的科学发展脉络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眼前。我们能够了解到20世纪科学的重要突破,也能直观感受到人类生活的变迁。

例如,广播、电影、电话、电视和计算机的相继出现,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骤然缩短,整个地球变成了一个“地球村”。

“太空出差三人组”回家,疫苗研制成功……如何读懂复杂的现代科学? - 天天要闻

早期的计算机ENIAC(埃尼阿克),质量达27吨

1901年,意大利工程师古列尔莫·马可尼在英国进行了史上第一次跨越大西洋的无线信号传送,对无线电做出了突出贡献。1920年,出现了第一批广播节目。广播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随着电视显像管的发明,电视成功问世,这是20 世纪最受关注的发明之一。从此,声音和图像渐渐走进千家万户。

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诞生则为人们带来了信息交流的新方式,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使信息的传递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1983年,人们已在家庭中广泛使用个人计算机,《时代周刊》封面将其评为“年度机器”。

“太空出差三人组”回家,疫苗研制成功……如何读懂复杂的现代科学? - 天天要闻

《时代周刊》封面(1983 年1月3日刊)

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环境问题。

20世纪,塑料以其制造成本低、易塑形等特点,逐渐替代了一些资源有限的自然材料,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产品。然而,塑料导致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甚至威胁到人类的身体健康。

“太空出差三人组”回家,疫苗研制成功……如何读懂复杂的现代科学? - 天天要闻

塑料污染形势严峻,海洋生物面临巨大威胁

如今,科学技术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各类科学产物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科学密不可分。

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科学的时代,需要跟上现代科学发展的步伐,这本《科学时代:引领未来的关键技术》恰能帮我们读懂复杂的现代科学。

《科学时代:引领未来的关键技术》

01 《时代周刊》特别授权

斯蒂芬·霍金相对论作品完整收录出版!

《时代周刊》(Time),又称《时代》,1923年创立于纽约,是美国三大时事性周刊之一,在全球范围内也拥有广泛影响力。1999年,《时代周刊》发表了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的一篇名为《相对论简史》的文章,从科学的角度介绍了爱因斯坦对人类知识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

“太空出差三人组”回家,疫苗研制成功……如何读懂复杂的现代科学? - 天天要闻

斯蒂芬·霍金,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物理学家,现代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02 珍贵历史图片

重现20世纪真实场景!

《科学时代:引领未来的关键技术》包含大量珍贵的历史和科学照片,从火箭、探测器、医疗设备、集成电路照片到核能发电原理图,向我们展示了20世纪的科学成就,同时也指出了塑料污染等人类发展必须要解决的环境问题。

“太空出差三人组”回家,疫苗研制成功……如何读懂复杂的现代科学? - 天天要闻

为了能直观地呈现复杂的原子结构, 一名研究人员使用了分子模型做演示,摄于1941 年

03 北大专业译者倾心翻译、审校

这本书由北京大学专业译者倾心翻译,对书中专业知识和专有名词进行了详细地核实,同时为了便于理解,对部分知识点进行了解释。

“太空出差三人组”回家,疫苗研制成功……如何读懂复杂的现代科学? - 天天要闻“太空出差三人组”回家,疫苗研制成功……如何读懂复杂的现代科学? - 天天要闻“太空出差三人组”回家,疫苗研制成功……如何读懂复杂的现代科学? - 天天要闻

《科学时代:引领未来的关键技术》

END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鸡公虫”是什么?具体长啥样?它的克星是谁? - 天天要闻

“鸡公虫”是什么?具体长啥样?它的克星是谁?

夏季是蚊虫类孳生的高发期,比较常见的有蚊子、伊蚊、臭虫、苍蝇、毛毛虫、蟋蟀、蟑螂等。其中,吸血蚊子无论在家里,还是在野外都能看得到,见人就咬。反正人们对蚊虫是比较忌惮的,因为它们会携带一些细菌。近日,湖南益阳桃江县局部出现遍地“鸡公虫”引发
在湛江寻找生物“活化石”!不起眼的文昌鱼,竟活了五亿年 - 天天要闻

在湛江寻找生物“活化石”!不起眼的文昌鱼,竟活了五亿年

2024年6月15日,由湛江市海洋与渔业局、广东海洋大学相关专业人士组成的考察小组在湛江硇洲岛海域寻找到了40余条文昌鱼。6月15日,由湛江市海洋与渔业局、广东海洋大学相关专业人士组成的考察小组在湛江硇洲岛海域寻找到了40余条文昌鱼。文昌鱼其实并不是鱼,它是低等无脊椎动物向高等脊椎动物演化时的过渡生物,早5亿年前...
世界海龟日︱海龟:今天我放假! - 天天要闻

世界海龟日︱海龟:今天我放假!

今天是世界海龟日,“小绿”我决定给自己放天假。我打算在近岸海域畅游,晒晒太阳,饿了就在珊瑚丛中觅食。吃饱喝足便漂在水面打盹,或者寻一处暗礁睡午觉。 作为海洋爬行动物,我们绿海龟用肺呼吸,这....
2700亿吨!嫦娥五号发现月球储水库,美国为啥6次登月都没发现? - 天天要闻

2700亿吨!嫦娥五号发现月球储水库,美国为啥6次登月都没发现?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引言在浩渺无垠的宇宙中,月球宛如一颗孤独的明珠,长久以来都是人类向往和探索的圣地。最近,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上的新发现,无疑给人类带来了前所
大熊猫国家公园荥经片区发现植物新种——“荥经凤仙花” - 天天要闻

大熊猫国家公园荥经片区发现植物新种——“荥经凤仙花”

封面新闻记者 苟春6月15日,封面新闻记者从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四川分局获悉,近日,大熊猫国家公园荥经县管护总站、四川大学、西华师范大学等联合发表了一个凤仙花科凤仙花属植物新种,并将其命名为荥经凤仙花。荥经凤仙花。摄影 宋心强据了解,凤仙花属是凤仙花科中最大的属,全世界有1000余种,主要产于欧亚大陆的热带...
院士专家齐聚圆桌 共话中国航天强国之路与航天产业发展 - 天天要闻

院士专家齐聚圆桌 共话中国航天强国之路与航天产业发展

封面新闻记者 谭羽清 马晓玉 张峥航天技术不仅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更是人类探索宇宙、认知自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航天活动,人类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宇宙的奥秘,拓展人类的生存空间,同时,航天技术的发展也带动了一系列相关产业的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