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灵粒子!质量极小的中微子,决定着宇宙的质量

2022年07月01日19:40:15 科学 1881

前不久读了一本书——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记得高中的时候,语文卷纸上有一篇阅读,也是一样的题目,讲的是人生哲理,说的是沉重不可怕,可怕的是太轻。

其实,从某些方面理解,这篇阅读是有道理的。说到轻重,我们就用重量来作比喻。如果给我们一台秤来称量物品,重的东西是容易测量的,哪怕超过刻度;而轻的东西,反而不容易测量。就比如古人没有足够巨大的秤去量大象的体重,于是曹冲想到用大量的石块来代替。但是,如果一个物质太轻,那就很难测量了。

幽灵粒子!质量极小的中微子,决定着宇宙的质量 - 天天要闻

今天咱们说到的这个家伙,就是轻到无法测量,这就是中微子

β-衰变

说到中微子,就要从泡利说起。泡利是奥地利物理学家,他最广为人知的,就是提出了泡利不相容原理。而除了这个以外,对中微子的预言也是非常重要的。

幽灵粒子!质量极小的中微子,决定着宇宙的质量 - 天天要闻

这个贡献,最初来自于他对β衰变的观察。所谓β衰变,指的是原子核自发射出或俘获一个轨道电子的转变,导致中微子概念提出的,是释放电子的β-衰变。

β-衰变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中子释放出电子,转变为质子的过程。我们也说过,宇宙中的中子星,其实就是电子被巨大的压力压进质子而变成中子的结果,而β-衰变就是将这个过程反过来了。

按照这个说法,那么一个中子的质量,应该等于一个质子加上电子的质量,再加上释放的能量所对应的质量——最后这个是什么鬼呢?其实就是爱因斯坦质能方程所指的能量与质量的互相转化。释放出能量,意味着质量会有所减少。

能量失窃案

幽灵粒子!质量极小的中微子,决定着宇宙的质量 - 天天要闻

可是,当科学家们计算的时候发现,这三者的质量加在一起,还是要比中子小一点点。或者用能量表述就是:原来原子的能量比新原子和β粒子的能量和要多一点点。

难道是算错数了?当然不是,在对β-衰变的谱线进行检测的时候,科学家也发现这个过程中有些令人费解的地方。

既然不是算错数,难道能量守恒定律有问题?

宋小宝的名言说就是:咋地?玩尼啊?能量呢?丢啦?让你造啦?给我一个完美的解释!

幽灵粒子!质量极小的中微子,决定着宇宙的质量 - 天天要闻

这件事,在当时非常轰动,还真的有些科学家开始怀疑能量守恒的法则,也有一些人给这个事件起了个名字——能量失窃案

泡利破案

案子“立”了,谁来破案呢?

幽灵粒子!质量极小的中微子,决定着宇宙的质量 - 天天要闻

对此,泡利在1930年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在β-衰变的过程中,还有一种未知的粒子被释放了出去。这种粒子呈电中性,静止质量为零,但是又不是光子。它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与其他粒子的相互作用非常微弱,所以各种科学仪器都难以检测到。

不过,在讲这个故事的时候,其实我们有点“穿越”了。因为那个时候,科学家还没有完全搞懂β-衰变,甚至连中子还没有发现,只是知道有这种粒子的存在。以至于泡利在提出这个观点的时候,将这种预测的粒子称为中子。

幽灵粒子!质量极小的中微子,决定着宇宙的质量 - 天天要闻

“打脸”的时刻总是来得那么突然。就在1932年,科学家就发现了真正的中子——和泡利说得不一样。

更打脸的,还在后面。

“丢人”的新理论

在提出这个新的粒子时,泡利本人也是有点羞于启齿的。因此,在宣布这个猜想的时候,泡利本人没有参加那场物理学会议,而是写了一封信让朋友帮忙读出来的。至于没有与会的原因,是因为他要去苏黎世参加party,要通宵跳舞……

幽灵粒子!质量极小的中微子,决定着宇宙的质量 - 天天要闻

如果我是在场的物理学家,当时心里肯定跑过一万匹羊驼:par你妹ty啊,你在那par得挺嗨,我现在想踢你……

而且,在信里他还说明:这个猜想可能不太可信,否则为何到现在还没有发现呢?

幽灵粒子!质量极小的中微子,决定着宇宙的质量 - 天天要闻

泡利信件原文

他甚至还说,这种粒子实在太难检测了,恐怕人类永远也检测不到。

其他科学家也懵了:你在这胡咧咧一大通,最后说自己都没把握,逗我玩啊?

幽灵粒子!质量极小的中微子,决定着宇宙的质量 - 天天要闻

他不信,但有人信。比如著名的物理学家费米,他对此深信不疑。1934年,他指出了β-衰变的本质,核内一个中子通过弱相互作用衰变成一个电子、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微子,解开了β衰变之谜。

泡利被打脸

直到这个时候,人们依然还是对中微子半信半疑。终于,在大家争论不休的时候,一位中国科学家站了出来,他的理论终结了这次纷争,他就是王淦昌

幽灵粒子!质量极小的中微子,决定着宇宙的质量 - 天天要闻

王淦昌是我国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曾经多次有机会获得诺贝尔奖(未来我们会讲到)。刚才我们说到的查德威克发现真正的中子并且获得诺奖,就是受到了王淦昌的启发。在德国留学期间,王淦昌一直为中微子着迷,即使回国后,在那个动乱的年代,他依然对此念念不忘。

1941年,王淦昌终于想到了一个方法可以找到中微子——K层电子俘获。这个方法,我们未来会讲到。总之,又是王淦昌提出了启发,外国科学家实现了突破。美国科学家艾伦在次年利用这个原理,成功在实验中证明了中微子的存在。至此,中微子终于正名,没人再质疑它的存在。

幽灵粒子!质量极小的中微子,决定着宇宙的质量 - 天天要闻

不过,直到1956年,美国物理学家科温和莱因斯等人对核反应堆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才第一次成功发现了中微子,证明了它的存在。人类中微子的寻找过程,算是画上了一个句号。在发现中微子后,课文和莱茵斯第一时间联系了泡利,通知了这个“好”消息。

幽灵粒子!质量极小的中微子,决定着宇宙的质量 - 天天要闻

1958年,泡利去世。在有生之年,看到了自己提出假设却又红着脸不好意思承认的粒子被证实存在,也不知道他心里的五味杂陈,到底哪一味多一点……

那么,他们发现的中微子,和泡利或者费米描述的是否一样呢?这种粒子究竟有什么惊人的特点呢?它为何能影响整个宇宙呢?咱们下一期再介绍~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深度科普:光飞行一光年需要一年吗?光:我只需要一瞬间! - 天天要闻

深度科普:光飞行一光年需要一年吗?光:我只需要一瞬间!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速度的理解往往基于牛顿力学体系下的相对速度概念。比如,当我们坐在一辆行驶的汽车上,观察到车外的物体在以一定的速度向后移动,这个速度是相对于汽车这个参考系而言的。然而,光的速度却截然不同,无论在何种参考系中测量,光在真空中
超导量子计算机关键核心设备之一:本源量子批量出口稀释制冷机 - 天天要闻

超导量子计算机关键核心设备之一:本源量子批量出口稀释制冷机

IT之家 7 月 7 日消息,本源量子今日宣布自主稀释制冷机获国际订单,将批量出口“一带一路”国家,标志着我国自主量子计算核心装备在国际化进程中迈出关键一步。▼ 本源 SL400 稀释制冷机稀释制冷机是超导量子计算机的关键核心设备之一,能够为量子计算机提供接近绝对零度(IT之家注:-273.15℃)的极低温运行环境,除量子...
自然之美:布氏苇莺 - 天天要闻

自然之美:布氏苇莺

布氏苇莺:雀形目、莺科、苇莺属鸟类,属小型鸟类。体长12-15厘米,体重10-12克。其中国内主要分布于新疆以及香港,主要栖息于湖泊、河流、水库、水塘、溪流、沼泽等不同水域附近的灌木丛、芦苇丛以及草丛中。
超绝!夏日的沈阳!今天4时5分正式进入…… - 天天要闻

超绝!夏日的沈阳!今天4时5分正式进入……

今日4时5分 我们迎来“小暑”节气小暑,暑气渐盛虽还未到最酷热之时却已奏响了盛夏的序曲年方过半 季夏正始小暑,又称“小热”暑气蒸腾、热浪翻涌虽未到三伏极盛之时但此时的沈城已浸满了夏日的浓烈气息此时节气温飙升最高可达35℃雷雨也时常突袭闷热与
90%稀土中国掌控!美国7000万卖厂悔断肠?今我们技术卡它脖子 - 天天要闻

90%稀土中国掌控!美国7000万卖厂悔断肠?今我们技术卡它脖子

美国这会儿估计正对着空气拍大腿。20多年前7000万美元就卖掉的稀土工厂,现在想花7亿都买不回来。更扎心的是,全球90%的稀土话语权攥在咱们手里,它想造点像样的东西,还得看咱们脸色。这事儿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稀土这玩意儿,听着像土里的稀罕物,
清华大学韩敏芳教授团队:从实验室到应用转化,高性能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理论与实践 - 天天要闻

清华大学韩敏芳教授团队:从实验室到应用转化,高性能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理论与实践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转换技术,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其高能量转换效率和广泛的燃料适应性使其在能源领域具备了独特的优势,特别是在分布式发电、便携式能源装置和大型电力系统等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平板式SOFC电池堆重复单元(CRU)及千瓦级电堆实物图▲ 2011~2020 年全球SO...
颠覆医学!AI帮助无精男喜当爹,800万扫描找出3个生命火种 - 天天要闻

颠覆医学!AI帮助无精男喜当爹,800万扫描找出3个生命火种

专注AIGC领域的专业社区,关注微软&OpenAI、百度文心一言、讯飞星火等大语言模型(LLM)的发展和应用落地,聚焦LLM的市场研究和AIGC开发者生态,欢迎关注!全球著名媒体CNN消息,一对国外夫妇饱受18年不孕不育折磨,主要原因是丈夫患有无精症,精液中无法检测到精子,而这是导致男性不育的罕见病症之一。在传统检查中,即使...
罕见!今年三伏天近10年来最短 - 天天要闻

罕见!今年三伏天近10年来最短

7月7日,小暑,迎风穿夏,寻觅清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夏天开始变得潮湿闷热,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也快到来。在过去10年,从2015年至2024年,连续10年的“三伏”都是40天。而今年的“三伏天”7月20日入伏,8月18日出伏,仅30天,是近10年来最短的一次。酷热还没真正开始,暑意已经蔓延。此时,寻一处清凉,成了夏...
国科大毕业生探访怀柔“一城两都” - 天天要闻

国科大毕业生探访怀柔“一城两都”

7月5日一早,雨过天晴。怀柔科学城新质生产力创造中心门前,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毕业生们正带着家人走下大巴车,准备进展厅“探秘”——这是中国科学院大学2025年毕业典礼走进“一城两都”活动的首站。